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

35mm镜头的话题其实聊过很多了,比如之前说的索尼FE 35mm F1.8,实际上这颗镜头有个直接的对比对象——RF 35mm F1.8,它们有相同的规格,有类似的定位(都是轻巧低配,堪称年轻人的第一颗定焦大光圈),但也有非常明显的设计区别,就来简单分析和测试一下RF 35mm F1.8吧。

老规矩,先看光学设计: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

先不管我画的这个红框,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与索尼FE 35mm F1.8: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2)

这俩看起来像不像是沿光轴的镜像?一个是前组小后组大,另一个则是反过来,当然,其实主要是具体直径上的差别。产生这个设计区别的最主要原因是RF 35mm F1.8做了0.5倍微距设计,我们知道微距的本质就是把像距,也就是像方主面往前推(思考一下高斯成像公式吧),实现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整组或大部分前组往前推,表现形式是外对焦。其二是以近似变焦镜头的设计,利用放大组 补偿组的方式,表现形式就是内对焦,其实这些在我以前微距镜头的文章里也都提到过。前者的优势是收纳后体型小巧,因此是大多数短焦距微距镜头的主要设计形式,RF 35mm F1.8也不例外: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3)

上图为对焦于无限远或收纳时,下图为最近对焦时: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4)

而结构图的红框内部分就是它的对焦组,往近距离对焦时它就会往前推,体现在外观上就是内镜筒伸出,所以从机械结构稳定性来看,对焦组越小,需要的对焦马达扭矩就越小,结构强度要求就越低,因此RF 35mm F1.8采用的是前小后大的设计思路。

这个设计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大家应该都能想到——口径蚀,它的形成原因就是远离渐晕光阑的透镜直径太小,从镜尾可以直观观察,稍微倾斜一点角度就能看到出瞳孔变成了猫眼形:

实拍也很容易看出来,离开中心后点光源虚化就会呈现口径蚀: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5)

所以很自然地,RF 35mm F1.8 RAW文件全开暗角也比较明显: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6)

作为对比,同时机内保存的JPEG会强制把边缘亮度增强: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7)

造成暗角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口径蚀、余弦四次方、轴外光束入射角角度,事实上从光学设计来看,RF 35mm F1.8已经尽力在减小轴外光束入射角,以保证传感器边缘像素的量子效率,再次祭出结构图: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8)

首先是在光圈后很快跟了一个非球面,在这个光线转向的位置上非球面比较合理,理论上可以缓解轴外像差,而负镜1的第一面具备整个结构里最高的面型曲率,配合高折射率材料,再加上位于光圈像面侧,这意味着它有助于分离轴上和轴外光束,再结合同样具备高折射率的正镜2,能让轴外光束入射角变得更加缓和,再往后主光线就近乎平行出射到传感器了,当然,这也要非常详尽的整合设计才能实现,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相对而言FE 35mm F1.8口径蚀就要小很多,但因为没有对余弦四次方进行优化,所以暗角也很明显。除此之外,前组外对焦的设计也会因为缺乏补偿组,而导致非常明显的呼吸效应: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9)

上图为物距0.5米上焦时,下图为手动到无限远时,物距不变: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0)

像高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也算是一个小缺点。不过,光学上有瑕疵并不等于它不好用,因为做微距的目的就是增加它的万金油属性,拍点花花草草美食小品在不挑剔的前提下还是可以的。

但显然,我是个挑剔的人,所以还是要做比较详细的测试,首先,这种短小型大光圈结构必然使用大量高折射材料,这意味着光路走势相当陡峭,再加上镧系材料往往有相当低的异常分散性,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它不会有特别好的色差抑制能力(事实上大多数像差都难以控制),这一点也适用于同价位的大多数竞品,因为即便是堆料也得服从设计目的,盲目堆也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比如光圈后那一片如果能用上UD(其实这是光学防抖补偿镜片)应该会起到一定成效,但这会导致系统长度增加,这也是它为什么不上特殊材料的主要原因。

实测表明,RF 35mm F1.8存在比较明显的轴向色差,且轴外光束也会形成明显的倍率色差,对于一颗把微距当卖点的镜头来说,这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高反差边缘很容易就看到紫绿边: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1)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2)

解决方法要么不放大或者在小屏上看,靠脑补把它滤除掉,要么就拍RAW然后软件消除一下,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收效并不算明显,所以这是RF 35mm F1.8比较弱的一个方面。

其次,即便是中心部分,即便是缩光圈,极限分辨率也不高,哪怕与RF 50mm F1.2差了一档多,但后者全开就比RF 35mm F1.8最佳光圈分辨率还要高,这就是价格差4倍的价值体现……导致RF 35mm F1.8分辨率偏低的关键原因是对球差的放任(也是一种无奈),对于这个价位的镜头来说也成了一种常态。

而球差偏大也意味着彗差和像散将无可避免,因为除场曲之外其余轴外像差均由辅轴(轴外物点与球心的连线)球差引起,这一点通过边缘点光源成像就能明显看出: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3)

上图为F1.8全开时,下图收缩到F2.8: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4)

很明显,全开时受轴外像差影响,呈非常明显的结像不实(物距在约50米开外,确定在景深内),收缩后明显改善,所以RF 35mm F1.8跟大多数中低价位镜头一样,是一颗需要缩着用才能好好发挥的镜头。

杂散光(也就是俗称的眩光鬼影的相对正确说法)可以简单延伸来说一说,RF 35mm F1.8有一定幅度的杂散光: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5)

但幅度还可以接受,不太影响日常拍摄,近期比较火爆的话题是iPhone 11系列的鬼影事件,而在光学成像系统里,大部分光束会按照设计路径传播到传感器靶面,但不可避免的,有小部分光束会在各个折射表面或机械镜筒表面进行多次反射,最终抵达传感器靶面,这部分光束就是杂散光,一般说的眩光指的是不会汇聚在传感器位置的杂散光,比如这样: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6)

眩光虽然是光学瑕疵,但却很迎合主观审美,很多手机修图APP甚至还会主动加眩光。但鬼影就有些不一样了,它指的是在某个角度下,杂散光刚好也能在传感器靶面聚焦,与眩光的差别就是前者只有光强,而后者可以“成像”。

但注意,有时候鬼影会因为光源亮度较低而不会形成目视可辨的像,看起来就像是眩光,在强光源下即便是Mate30 Pro也会出现鬼影: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7)

上为Mate30 Pro,下为iPhone 11 Pro Max: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8)

差别在于华为出现明显鬼影的光源亮度需求比苹果高出很多,像的亮度也要低一些。显然,无论鬼影还是眩光,它们对成像有负面影响,缓解的方法有两种,基本都需要双管齐下,第一是镀膜,取入射角为90度垂直的菲涅尔公式,折射率1.5的材料表面反射率也有4%,而且这还是假设为绝对光滑的理想前提下,实际单个表面反射率就会超过6%,而采用对应应用波段的增透膜之后,实际反射率可以下降到1%以内,自然缓解这个问题。

而第二则是光路设计和装配精度,减小平行度误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杂散光带来的影响,iPhone 11系列显然这两方面都没做到位,算是一个明显的退步,相同的问题在华为和三星同等级机型上要轻微许多。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19)

作为有0.5倍微距功能的短焦镜头,RF 35mm F1.8的最近工作距离(也就是物体与镜头最前端的距离)仅7厘米,所以布光存在比较明显的困难,需要搭配专用的微距环形灯才好用。有效光圈方面,设置一个无限远处对焦时测光F1.8,1/100秒,ISO 400的环境,固定光圈和ISO后转换到最近对焦,快门速度会减速到1/50秒左右,所以有效光圈掉了差不多1档,下图可以看到出瞳在对焦无限远和最近时有明显的尺寸差: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20)

上图为对焦到最近,下图为对焦到无限远: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21)

有效光圈的简单定义就是标称F值x(1 放大倍率/出瞳入瞳比),入瞳在对焦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这意味着放大倍率增大的同时,出瞳入瞳比在变小,它们的商自然也就跟着变大,从而让有效光圈F值变大,但RF 35mm F1.8仅仅一档降低对实拍影响不算大,而且它还标配佳能微距镜头的双重光学稳定器,也就是在防抖镜片除了常规的倾斜补偿之外,还可以平移补偿,也就是两轴变四轴,手持拍摄稳定效果也还不错。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22)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23)

定焦镜头有哪些值得买的(需要一颗不挑剔的心)(24)

总体来说,无反结构赋予了小型化大光圈镜头的易实现性,但也无法改变化学材料和物理规格的先天限制,因此依然需要复杂且笨重的设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性能,所以无反时代的镜头轻重两极化会相对比较明显,而RF 35mm F1.8以及索尼FE 35mm F1.8就是轻型化的代表,挑剔的来看问题不少,但显然它面向的应该是不怎么挑剔的用户群,关键是价格够香,以价格充分拉开了成品等级区分,所以也不会造成什么困扰,依然是适合年轻人的第一颗RF镜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