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

“光明

之绿”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2)

温暖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花儿们都开了,粉的,蓝的,紫的,一派春光明媚。蜜蜂们成群结队飞来采蜜(在孩子的笔下,就连蜜蜂的翅膀也像花儿一样缤纷)。在绿草地的深处,童话般的房屋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座屋顶上插着鲜艳的小旗。高远的天空中有朵朵云彩悠悠飘过。鸟儿们一队一队,欢快地歌唱着这同样也属于它们的美丽家园。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3)

这是云南省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光明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尹宏莉的画作,纸幅为A3,竖向作画,在画的左上角,用铅笔写着这幅画作的题目:我爱我的家乡。这是午间时间,乘着下午的课还没有开始,一些孩子正在洒满阳光的校园里游戏,粲烂的笑声就像校园一角的那株木棉正在盛放的花朵。

光明村小学共有一至四年级四个班级,外加一个学前班,共有70多名在校学生。在学校的办公室里,校长朱亚杰正在做一些课业的准备工作,接到镇里挂光明村的领导、镇宣传委员熊贵才在校门外给他打的电话,连忙开出大门来,两人亲热地相互问候着,一同向办公室走去。熊委员之前是光明村的挂钩单位、县融媒体中心的副主任,2018年3月起,被单位派到光明驻村,任光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几年的驻村工作中,熊队长走遍了光明村的每家每户,熟悉了村里的老老小小,小学的校长朱亚杰也和熊队长成了朋友。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4)

2019年2月,漾濞县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和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与省内的另外32个县同批退出贫困序列,全面转入乡村振兴。熊队长继续驻村,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努力推进美丽光明建设。2021年5月,熊队长从县融体中心调苍山西镇任宣传委员,因镇里的工作分工,又成为镇里挂包光明村的领导,继续走在他的“光明路上”,接续他的“光明事业”。苍山西镇是县城驻地镇,也是全县最大的一个镇,下辖共有17个村民委员会。为此,熊委员除了挂钩光明村,还同时挂钩着另一个村秀岭村。今天上来光明,熊委员特意来到学校,主要是叮嘱朱校长一个事:春暖花开,天气慢慢热起来了,学生的饮食安全一定要注意好,一日三餐一定要按规定的卫生标准操作,千万不能大意。办公室外的校园里,木棉花、玉兰花各种花儿竟相开放,而办公桌上那一摞四年级孩子们的美术作品里也是一派草绿花红,鸟飞云游。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5)

正像孩子们的作品里所描画的那样,这个时节的光明村,田野里的豆麦一片片碧绿,农家疏疏落落地散布在核桃林间。核桃叶子还没有发出来,树树青灰的枝干,仿佛一幅幅简静的铅笔素描画。而这个阳光灿烂而又多风的仲春时节也是森林防火的高警期。为此,熊委员今天先后去到了光明村果木箐护林防火点和小花园森林防火检查站,向点上值守的防护人员详细了解近期情况,叮嘱他们一定要高度警惕,把好关口,严防火种入山,确保苍山安全。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6)

位于苍山西坡腹地的光明村,背倚郁郁苍苍的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最高海拔2200米。由于适宜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这里早在公元前16世纪就有核桃生长,人工种植和嫁接核桃历史悠久。现今在光明村,树龄100年以上的核桃古树就有6000多株,村中最大的一株古核桃树,据测已有1100多年的树龄,被誉为核桃树王。古树核桃加上近几十年的种植发展,目前,光明全村共有优质泡核桃树13万余株,人均达到100余株。核桃林中的光明村,真正是“村在林中,人在景中”。夏天的时候,从高处俯瞰光明,十余万亩核桃林就像是一团巨大的绿色云朵泊在苍山的高处。光明村也因此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美丽田园果园景观”“云南省美丽村庄”等多项“绿色桂冠”,成为声名远播的“万亩核桃生态园”“天然氧吧”。因为海拔和地理环境,夏秋多雨时节,高处的光明村时常隐于大片缥缈云雾之中,如梦似幻,为此,人们把光明又叫作“云上村庄”。

——从身后的苍山,到十余万亩核桃林,绿,是光明深厚的根基,是光明静宁的底色,承载着光明滋润的当下,寄托着光明美好的未来。多年来,以光明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雪明为“班长”的村两委班子作出的所有努力,就是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这片绿,于这绿中谋划光明的良好发展,谋求光明村彝、汉、白、傣、傈僳5个民族共1200多群众的幸福生活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7)

回想2016年以前,虽然村里已经营起了几家农家乐,接待到村庄来休闲的游客。但因为核桃价格好,那时的光明村,核桃仍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起,市场上的核桃价格大幅下滑,并且在之后几年持续走低,村民增收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境下,不少村民想砍了核桃树种点别的来增收,然而一方面,核桃是祖辈留下的产业,二来,“另起炉灶”重新培植有效产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如何保护好这十余万亩核桃林,作好这篇“绿色文章”,让这“绿”继续成为群众的金山银山,带着村民走上持续发展之路?一程熬人的“赶考”中,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在各级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终于交上了一份以绿色、自然为招牌,发展乡村旅游的“光明答卷”。

“要致富,先修路。”尤其是发展旅游,路,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从山下的石门关国家4A级旅游景区前往光明的原有公路,大多数地方只容一车通行。为了扩宽公路,需要征地,许多靠路而居的农户需要拆去围墙甚至院子,这些都需要实打实的“牺牲”,为此,很多村民观望着没有行动起来。这时候,杨支书第一个让出自家的土地,让5米宽的道路从自家田地上修过去。有了杨支书的带头示范,农户们该拆的拆,该让的让,公路拓宽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让光明村真正地好起来、美起来,吸引更多游客到光明来旅游观光,杨雪明带领着班子狠抓乡村治理。2016年起,村里成立了河道水源、道路交通、民俗民风、环境卫生、生态管理、规划管理、人民调解、治保等8个管委会,以生态之绿、环境之“绿”、文明之“绿”、和谐之“绿”,努力建设全方位“绿色光明”。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8)

说起这些年乡村治理的话题,杨雪明特别感慨。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生态管理,规划建设……8个管委会,每一块的工作都事关全村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由于传统旧观念以及一些糟粕习俗的影响,许多环节那都是“硬骨头”,需要动真碰硬才能“啃”得下来。比如名目繁多的农村客事,就是一块最硬的“骨头”,多年来可谓家家深受其害,却也几乎户户难免地深陷其中,是群众抱怨最多的一个顽症,同时也是农户家庭经济支出的一大负担。2016年起,村里对村民客事办理严格实行“一刀切”,只允许操办“红白两事”,由此,让全村的生产力和劳动力从生日宴、升学宴、杀猪宴等20多种名目繁多的客事中解放出来,大幅降低了村民的经济负担和客事中醉酒、赌博、打架等治安问题的发生。也是从2016年起,鉴于垃圾焚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取得一致同意后,光明村取消垃圾池、增设垃圾桶,执行每人每年36元的垃圾清运费,由垃圾清运公司运往县城的垃圾处理中心集中处理。钱虽然不多,但一些群众心里一时不接受,觉得“没必要”。“我们有一位村民,不愿意交村里收取的垃圾清运费,别的农户都已经交了,他到村里跟我说他没有钱,交不了。我说那行,我先帮你垫上,你签个字,等你有了再来还我。他们一家三口,我帮他垫上了108元。过了没一个星期,他不好意思了,来还我钱了。——我们群众的工作,就是要多费费心。”当然,也有时候,一些农户对需要交纳的费用的确是一时拿不出来。在村上任职十多年,为群众垫付这样那样的交费项目,对于杨雪明和同事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甚至,为了村里的一些工作开展,他们也时常要垫上自己的钱。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9)

2021年5月21日,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光明村共有57户农户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在组织实施恢复重建过程中,村两委班子通过与农户沟通协调,请到测绘单位集中时间为农户建房进行测绘,大大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在建设过程中,村里组织起工程队、运输队,加班加点为农户赶工。村里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母子两人,是原先的建档立卡户,缺劳力,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在恢复重建中,除去政策补助资金4.6万元,重建资金还有较大的缺口。为此,杨雪明经过征求他们的意见,将他家的一部分闲置土地流转给石门关旅游公司,获得补偿资金14万余元,其中,9万多元用以补足他家的建房资金,还有5万元由村上暂时代管,以便在今后的发展中,及时为母子俩“加油”。

村里的监督委员会主任吴映东,家里也是恢复重建户。因为忙于村里的工作,建设进度赶不上来。为了赶上全村的建设进度,杨雪明特意给他批了二十天假,让他回家先把房子赶起来。“我们作为党员,要为群众作好带头示范。”村里帮,党员带,群众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光明村如期全面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57户重建户将在计划时间内全部入住安全、稳固的新房,像大地打开它新的春天那样,展开他们的新的美好生活。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0)

如果说,山下的石门关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险山秀水,那么,高处核桃林里的光明村便是代代传承培植起来的“绿色桃园”。融合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核桃文化、多姿的民族文化、古意的农耕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光明村逐渐打造成为了“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旅游特色村”,每年吸引着数十万计的游客向着光明而来,感受美丽乡村,体验浓浓乡愁。光明村鸡茨坪村民小组的年轻小伙陈佳汝,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接手经营家里的农家乐,每年的收入达到十多万元。2020年,家里又投资60多万元盖起了一栋新房经营民宿。在鸡茨坪,像这样吃住一条龙的民宿还有许多家,更多的农户则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相应的旅游服务业。搭上旅游“绿色轻轨”的光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赢得了自身的发展,整个光明村正向着“生态美、文化美、生活美”的“三美”家园迈进。2017年5月,陈佳汝被村支部吸收为党员,成为支部的又一新生力量。眼下,陈佳汝是光明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爱人周素亚则在2020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党总支副书记。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1)

“大理州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在光明村便民服务站的墙上,这一个个厚重的荣誉牌,是各级对光明村的充分肯定和鞭策,更是村两委班子在各级的领导下带领全村群众踔厉奋发,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艰难和光荣之路。作为班子的“领头羊”,1987年入党的杨雪明自2010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先后多次获得各级表彰。2020年4月,杨雪明被表彰为“云南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而杨雪明却认为,这是组织上授予光明村党总支的集体荣誉。一如之前的每一次那样,受表彰回来,杨雪明就把5000元奖金平分给了大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写在光明村委会院子墙上的一段话。走进村委会院子里,只见满院灿烂的阳光,却几乎不闻声响,原来,村里除了两个值班的年轻人,杨雪明和县融媒体中心接任的驻村第一书记杨镇雄带着其他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去了核桃园村民小组,为组里的村民议事点扩建项目作最后的协调工作,并于当日起动“放线”(用白石灰画线,标出建筑基槽位置)。院门外,路旁成排的核桃树正蓄积着春日阳光和土地的热力,再过不久,从那些灰色的条条枝干上,就会开出一串一串的核桃花,之后,很快撑开一树一树透明的绿阴,将村庄带进满目清凉的夏天。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2)

那时的光明,就会像光明小学四年级的另一位小朋友杨佳顺的画作《夏天的景色》里那样:池塘里长满绿草,水中游动着成群的小蝌蚪,碧绿的荷叶为蝌蚪们撑起大伞,花儿们对着从天南海北而来的游人微笑招手。阳光下,核桃树的浓密叶子投下片片阴凉,而在村庄身后的苍山上,连绵的、深绿的山林间,一朵一朵长出了可爱的菌子……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3)

本期供稿:左中美

本期编辑:张丽春

责任编辑:杨秋燕

终 审:袁建锋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4)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5)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6)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7)

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喜迎二十大大地之书之)(18)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掌心漾濞(ybxwxxzx)

新浪微博:@掌心漾濞

头条号:漾濞县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邮箱:ybb7525776@163.com

漾濞县“作风革命 效能建设”邮箱:ybb7525776@163.com

“作风革命 效能建设”热线:0872-7521055

如果大家对漾濞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有好的意见建议,或者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劳动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安全等方面有所诉求,可以在每天推送新闻的留言区进行留言,或者通过拨打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反映,我们将如实向相关部门反映,尽全力帮助解决。(所反映问题务必实事求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