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手抄报(快给手抄报减减负)

王治国 东华镇学区东峡小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减负手抄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减负手抄报(快给手抄报减减负)

减负手抄报

王治国 东华镇学区东峡小学

手抄报是教师检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手抄报的制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平面构图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组合搭配能力,书写绘画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也可以说手抄报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在各类中小学、幼儿园里,名目繁多的手抄报早就变成了教师、学生、家长谈“报”色变的一项“课业”负担。

一是,手抄报名目繁多,功能趋于万能化。近年来凡是涉校、涉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大抵少不了手抄报的“身影”。因为门槛低,手抄报成为各级部门工作留痕的“最爱”。《全域无垃圾手抄报》《语言文字工作手抄报》《精神文明建设手抄报》《爱眼护眼手抄报》《民族团结手抄报》《读书手抄报》《疾病预防手抄报》《推普手抄报》《心理健康手抄报》《道路交通安全手抄报》《预防性侵手抄报》《禁毒手抄报》《手机管理手抄报》……各色手抄报多不枚举、纷至沓来。

在笔者看来手抄报绝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品行、安全、综合素养教育本来就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岂是一张小小的手抄报所能支撑的?手抄报的精髓在于用心、自由、创意和精巧,没有走心,没有创意的手抄报甚至不如一堆废纸,只是徒添学生的课业负担罢了。

二是,手抄报内卷化严重,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在当前教育内卷化的驱使下,就连小小的手抄报也不能幸免被“内卷”。一些学校和教师一味地追求手抄报的精美,根本不去考虑手抄报的育人价值和学生的现实能力。在学校和老师的催促之下,在孩子的哭闹声里,在溺爱如潮的当下,不知有多少家长夜以继日的,在满腹牢骚中替自己的孩子奋笔疾“绘”。

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无论水平高与低,都蕴含着他们自己的思考和思想,也都凝结着学生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家长的水平再高,“作品”再精美,也不可能替代学生必须自己亲自完成的成长过程。家长替代孩子完成的手抄报并无半点价值可言,这样的手抄报不要也罢!

三是,手抄报“形式主义”泛滥,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评价。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是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不懂得变通和融合,只是一味地为了办手抄报而办手抄报,为了应付检查而办手抄报,致使手抄报“形式主义”泛滥。

智慧型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变通和融合。如果我们能够把手抄报和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预习、信息收集、课堂笔记、家庭作业,甚至正式作业巧妙地融为一体,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创作的手抄报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设计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综合应用能力。这样,手抄报便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帮手,手抄报的作用、价值也能更大化地呈现出来。

四是,手抄报形式固化,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我们日常见到的手抄报,其内容、形式都比较固化。基本上都是学生一笔一画地将知识点抄写或罗列到纸张上。学生制作手抄报的过程就是文字、图画“搬家”的过程,我们很难从学生的“作品”中看到思考、创造和个性。笔者认为手抄报的形式一定是灵活多样,相机而变的。如果我们把手抄报简单的定义为文字、图画“搬家”,这样的手抄报是没有灵魂的。

其实,手抄报的形式、内容都可以非常丰富和自由。

从内容上来说,手抄报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点梳理的思维导图;手抄报可以是学生结合学习思考绘制的趣味漫画;手抄报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点预习的札记;手抄报可以是学生听课过程的课堂笔记;手抄报可以是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和思考的表述;手抄报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问题和困惑的归纳等。

从形式上来说,手抄报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何谓静态手抄报呢?每一个“作品”都有独立内容架构,都有独立的设计意图,都有独立的育人目标,这样的手抄报就是静态的手抄报。那么,何谓动态手抄报呢?每一个“作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连环画或者连续剧一样,拥有系统完整体系架构,拥有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作品”与“作品”之间环环相扣、水乳交融。

从作用上来说,手抄报可以适当地代替预习作业、家庭作业、课堂笔记、学科作业(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实践作业,甚至正式作业。打破手抄报的形式固化,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建成系统、高效、融合的手抄报育人体系,如此,手抄报的价值才能最大化的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虽然手抄报减负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是,手抄报减负绝不能简单、粗暴地叫停或者遗弃。相关部门和一线教师应当在减少数量,提升质量,发挥最大效能方面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手抄报才能在提升综合能力,陶冶道德情操方面发挥作用,为孩子的成长蓄力、助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