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1)

春到细塔河

文/李琳筠

去年冬天有太阳的一天下午,忘年交余老师专门到我谋职的地方,扯了阵谈后,慢悠悠地描述:细塔河在山的深处,崖峭陡坎偪仄,少有外人到过,那儿的木房保存得好,那儿的河水清澈,那里的田地没有抛荒……,邀我去造访。

惊蛰过后,难得的好天气,于是租了车,兴致勃勃地去那深山尽头一揽。不巧的是,通往寨子的硬化路只到半山腰,简易车路坑洼不平,车底板矮了点,我和余老师只好弃车步行,一老一少抄小路走到接龙渠,下去的路掩映着芭茅和荆棘,余老师拄着根指头大的树枝作拐杖,颤巍巍地在水渠上这里瞧瞧,那儿看看,渠坝外是光光的陡坎,我血压自去年来就有点高,加之工作中天天喊安全呀,追责呀,防范呀,担心他出了事不好玩。经过极力劝说,余老师扫兴地答应后,怏怏回车路上去了,我一个人放心地穿过树林,快速向山下进发。大约走了二十几分钟,走到通往村子前的简易车路上,隐约看到河坝坪上坎的村房,房前的果木树,以及阶沿上走动的鸡。

通往村落的车路从陡崖间逶迤下来,河两岸山陂高岩坎上长着长绿杂木树和竹篁,岩坎下的落叶树林染上一层淡淡的嫩绿,人工栽植的杉树和枞树林,那么占据着山腰平缓之地,一根根大小树杆,修长挺拔。在那些落叶和没落叶的原生树林和芭茅笼窠间,一株株,一丛丛的樱桃树,恣意地开着花,点缀着春阳荏苒的寂寞山川。河边稻田,绿汪汪的,有丘田中堆着一堆堆的农家肥,三头牛在田陌间悠闲地吃草。

走到河边,只见清澈的河潭中,游动着一群群两三个指头大的羊角鱼和白条鱼,水岸细砂中长着一蔸雀儿菜。环境宜人,我洗脸,洗颈脖子,把双脚泡在水里,石上小坐,调整心情,感受河风和乡野春天泥土中夹杂着的青草气息。其后拿出照相机,矜持进村。

经验使然,在乡村中行走,第一要务是当心狗,吠狗不咬人,不叫唤的狗从背后攻击,专一咬人脚杆。果然,我跨过跳岩,就有两条半大不大的狗,呲牙汪吠着在岩墙上热烈欢迎,其中一条黑狗眼皮上还有一小坨白毛,我们这儿称着“四眼狗”。我警觉地一转身,一条半灰半黄的家伙快冲到我脚后边了,那是一条不叫出声的土狗。我一跺脚,那狗骇得跳到河里。老李可不是好惹的,现在身上也有几个买萝卜白菜的钱,大不了花几张红板子快活手,再拿你这不叫狗的肉打平伙。

许是听懂了我的狠话,也许是被我的气场所慑,反正那三条狗再也没找我的麻烦了。个中也得益一个村媪与我打招呼,伊穿着件红底撒黑花的上衣,佝偻着腰杆,伫足和我交谈,好象说是要给放羊的儿子送早饭去。

我沿河从寨子下边走到上边,看到十七八栋村房,依次排列在河两边的五个地方。最下边一处的房屋,挨着一块数十米高,一百多米长的弧形岩壁板边。岩壁板刀削一样竖着,上面还长着些毛绒绒的巴岩姜,岩壁顶上是从高山延伸下来的陡岭,长满细叶硬木树。岩壁板对面田后坎,有五栋木房,我在屋檐下碰到一个村媪,说后坎两家和伊屋并排的一家,已经几年没有人住了。河上游三处,每处只一栋房子。最上边那家围了篱笆,我推开绳枢柴门进去,院子里一群鸡咶噪着慌乱找藏身之处,阶沿上一只旱鸭静静地站着,对我看了一会,头一伸一缩,摆着羽尾走开了。屋檐下晒衣竿上晾着一些衣物,又有一些大小蜂桶,有两个蜂桶放在闲弃的木扁桶上。

我从上游返回,走到弧形岩壁边的村房前,先前打招呼的村媪喊我,原来有个野猴子正在伊家抢柑子吃。我走上岩墙,野猴跳到下一家楼上去了。村媪叫梁清翠,有七十五岁了,伊的老伴彭武纪坐在大门内,说是七十八岁,会土家语。下坎住着他哥哥彭武科,九十五岁了,耳聋。于是,我坐在大门外,与彭纪武老汉扯起谈来。

细塔河是河名,也是自然寨的名称,村民的父系姓氏,有彭姓和梁姓。传说因为兄弟分家和田地耕管,上六代或者是七代祖宗相中这儿,除了一条山路进出,几乎与世隔绝的了,可以逃避科税,还可以推脱摊派,便从邻近的细塔欣然迁至。为了不忘祖地,称其“细塔河里”,久之,称着“细塔河”了。早先,山壑多树,彭姓和梁姓前人初至时,在河流的平旷处,依山枕水营造家园,一方面为了抱团防虎狼和匪患,一边空出多的土地开垦成稻田。于是,土家人就那么真实地与细塔河相依,日出日落,春种秋收,依山而号,涉水踏歌,平静地快乐生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建村房才分散在田陌间。有趣的是青一色木房没有吊脚楼,也没有虎口屋。旧时是用木背桶背水,背桐油到邻近的田家峒集墟去卖。

细塔河源古丈县西北边与保靖县毗邻的山岭坳陂间,有三岔常年不枯的水源,所以在半山腰开凿一条叫接龙渠的水渠,横山数十里,灌溉断龙山镇一半多的稻田。河源距村寨七八里远,有一道二十多米高的香溪帕那阳沟瀑布,两岸悬崖,杂树藤萝丛生,瀑景壮观,瀑布下潭绿滟滟的,栖岩蛙,多鱼和虾蟹,杂草乱岩中藏茶杯大的蛇。担心余老师和司机闲等无趣,时间也按排不过来,又没带雨鞋,我只好放弃观瀑行动。

峡谷山壑两边尽是悬崖,成为古丈县和保靖县的天然县界。因为细塔自然寨,河西北边山崖下属于古丈县,山崖上属保靖县龙头山。龙头山悬崖高且峭且长,上下不通路,山上的村民很少下山。山崖下普布隆洞,有干洞和水洞,干洞可纳上百人,水洞长年不枯,清流数十米,延伸到村房后边,深涧一侧外延断崖尖岭,有百十米高,十分雄状。村落东南边为古丈县的断龙山,数尊高大岩柱,柱顶树木青翠,土家语又称阿姐冲岩坎。

自然村周边的陡岩坎崔嵬间,长有黄草,就是书名叫石斛的名贵中草药。有香獐,角麂,野猪等野生动物,原来多猴,现在只见那么一只,时常窜到房前屋后,不是欺鸡,就是惹狗骑牛,还进屋抢饭吃。彭纪武和梁清翠两老如是说。本来上边一里外的召蒿坪,建有一栋木房,因为外出工作,只留下房子,没有人住了。

现在,村里有十多人常年居住了,多是上年纪的,舍不得丢掉祖上留下来的肥田好地,以及一山沟的风光,他们种些稻田,田里养些鱼,还有十二头耕牛,两家人养一百多只羊,传承鸡鸣狗吠的村野的气习,让在外打拼的人不致找不到回家来的路。听说一个什么旅游公司,去年在村落里住了三天,说是考察旅游资源。

河流从村子向下十多里,就到白溪关水库,再向下塘家河,汇入酉水。九十多年前,沈从文搭的船在渡口出了事,晚上在河滩上烧火,听风,听白溪关山湾里有老虎喊。所以,“白矶关”就真实地存在《边城》里了。现在,田畴染绿,满山满坡的樱桃花,点缀着山壑陂陂坎坎,直到看不见的天边,春天的细塔河愈加妩媚妸娜,细塔河的土家人,如居住在桃花源里的武陵人欢快幸福。

只是,这个地方太过僻远,不可能再来一游,除非是旅游开发。返回时,我特地走一趟从寨子通向山外的上陂岩板路,分享细塔河土家人的乡愁。岩板路过涧处冲刷虚了些,延伸下去,下边是几十米高的岩坎。有两处短陡陂,我不得不手脚并用通过。到了山坳车路边,我热得脱掉衣裤,只剩一条长短裤挂在胯间,吹了半天凉风。

写好拙文后,放到网上晒一下。曾经在小学一起教书的同事龙老师看了,讲他年轻时随做长工的族兄到细塔河挪菌子,扯笋子,认识一个端庄大方的村姑。后来,他外出读书去了,村姑嫁了人。再后来,他到田家洞赶场见到伊,还到伊家吃了餐饭。龙老师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满是皱纹的老脸满是伤感,颓废而又沮丧。所以,我就更加相信,细塔河的春天不但风景美,那山,那水,那洞,那冲天尖岩山岭,刀削峭壁,也许都蕴藏着美丽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2)

屋檐下摆着大小蜂桶,两个蜂桶放在闲弃的木扁桶上。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3)

快乐的细塔河村媪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4)

野猴进寨吃柑子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5)

田中堆着一堆堆的农家肥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6)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7)

寨西北龙头山。山崖下普布隆洞延伸的断崖尖岭,高百十米,十分雄状。

额尔古纳河左岸散文(今日作家李琳筠)(8)

作者简介

李琳筠,现供职于古丈县统战部。1992年开始创作,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农业科普文、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论文300余篇,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参编地方文献三部,编撰非遗内部交流资料两本,编撰政协古丈县文史《古丈金石撷考》,著有《萧离评传》《龙廷久传奇》《一世茶缘》等文学作品。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