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衡阳吗?笑侃湖南城市系列

“战”是刻在衡阳骨子里的

衡阳地处湘南地区的龙头,和湖南很多重要城市一样也是依湘江而建。不过翻看衡阳的发展历史,衡阳经济和依托水运做转口贸易似乎就扯不上什么太大的关系。相反因衡阳东临江西省,南近广东省,西南方向离广西也不远。在以前交通不便的时代,在东至罗霄山,南抵五岭,西接雪峰山之间的这个区域正好呈一个“凵”型,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片区域恰好就是“荆湖南北,引交广为颈”的战略要冲。衡阳更以衡山在后为依靠,湘水在前做屏障,成为了四战之地、十字路口,军事地位不言自明。

在湖南这块土地真正并入中原文明版图后的两千年年里,衡阳几乎就没缺席过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或政权更替而引发的大小战争。三国时期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为争夺衡阳小打。隋灭晋衡阳大战数月,唐末大大小小的割据者攻掠衡州,大战数十起,小战不断。南宋抗蒙衡州战至最后一刻,而反元大潮初始也不乏衡州南人起义。再到晚明抗清,衡州大战打得多尔衮的清兵差点怀疑人生。就算是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老色坯吴三桂,在他“反清复明”高举大周旗帜也神呼呼地认为衡阳是他福地并定都于此。再到曾国藩衡州练湘勇,战天国……封建时期的衡州大地,不论府治何处安生时刻总是那么短暂。

真正让衡阳敢战、能战这个特色带入高光的就是抗日时期著名的“衡阳会战”。方先觉将军以1.7万部队孤军奋战,在衡阳百姓的全力支持下,足足硬扛住了小倭寇10万大军整整47天,让8万鬼子在此或死或伤。此役衡阳以全城尽毁,仅剩3栋房子的惨烈代价赢得国人的信任、世界的尊重。湖南人能打,衡阳为盛!

回看衡阳的发展历史,活脱脱就是一部贯穿始终的战争史,经济、政治只能演配角。历史上在衡阳爆发的战争是越打越大,衡阳人是越战越勇。特别是在历次反抗异族的入侵保卫战时,衡阳人从来就不惜“玉石俱焚”,并换来了一次次惨胜。“不服就战”是刻在衡阳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基因。

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衡阳吗?笑侃湖南城市系列(1)

湘南龙头“不服周”的无奈与叹息

作为曾经楚国的湖南地区,和湖北在方言俗语上有些共同之处。比如湖北人常说的口头禅“老子就是不服周”,这个“不服周”其实在湖南不少地方方言里也有,表达的就是楚人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蛮”劲。

衡阳作为湖南省内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就是现在湖南14个地州市里最不服周的那个。面对邵阳、湘潭、常德这种老牌兄弟城市,衡阳有种发自内心的漠视感。面对同为湘南区域的永州、郴州更是从来就以老大自居。即便面对长沙,衡阳大多时候就是我们没啥不一样的“不服周”。

衡阳的这种傲气确实有底气。湖南这样一个中部偏南的内陆省份,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成为过主角。就算是长沙这个大多数湖南人目前都认可的省内政治、文化中心,在衡阳人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在湖南单独立省之前,衡阳大多数时候都是和长沙分治湖南不同区域的政治行政中心,甚至因衡阳管控湘江流域为主,地位完全不逊长沙管控的资江流域。

所以在衡阳人看来,历史上的长沙除了在五代的后唐时期做了几年南楚国那种99.99%的中国人都不怎么了解的鼻屎小国的国都,啥影响力都没有。400多年前吴三桂“反清复明”所建立的大周政权虽然不被正史承认,但名头不更响亮?而大周朝国都那可是设在衡阳,比成为两湖分治长沙成为湖南的省会时间还早。

而在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对省内城市以面积、赋税、人口为标准的等级划定中,长沙作为省会仅能排在邵阳和衡阳之后第三。第一等的城市里湘潭和湘乡更是不入衡阳的法眼,论财富老子衡阳才是湖南第一城。

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衡阳吗?笑侃湖南城市系列(2)

甚至论抗战时期的贡献,衡阳保卫战何其悲壮,比起相较长沙守军一把火烧了长沙城的悲凉,衡阳守军这种以死相搏、步步为营的抵抗来得更加壮烈和高亢。正是英勇的衡阳保卫战为衡阳这座城市赢得了中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的荣誉称号;但历史就是这么爱跟不服周的衡阳人开玩笑,很多史学家非要把衡阳保卫战说成东方莫斯科保卫战,更过分的是将这次灿烈、悲壮的大战看作三次长沙保卫战的后续和系列战。明明是抗战时期中国的三大经济支柱城市,人们记住了重庆和昆明,衡阳却总容易被人忘却。

其实让衡阳人抓狂的可远远不止这些历史。论经济衡阳在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衡阳经济居湖南之首。

论工业实力,从抗战时期开始,湖南省内的工业企业大多都迁往衡阳,为解放后衡阳成为全国有名的工业重镇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度衡阳工业产值占据湖南省工业的近三分之一。但株洲、湘潭在新中国成立开始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布局的工业城市,衡阳比大工业企业比不过湘潭、比工业门类比不过株洲。

论交通地位,衡阳铁路局曾经管辖中南六省所有铁路事务,境内的铁路也是四通八达。但随着衡阳铁路局迁到广州,衡阳反而被广州局管辖。虽然地处京广、湘桂黔铁路交叉口,客货运比不过株洲。随着怀化铁路的兴起,衡阳作为曾经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其重要性甚至一度搞不赢怀化。守着湘江,奈何河道限制水运不兴,只能对着临湖的岳阳一顿羡慕嫉妒恨。

论教育水平,衡阳古有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的石鼓书院,可望着比他年轻气盛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现在几乎无人问津。近代搞铁路的鼻祖衡阳铁院,摆脱不了迁往长沙最终合并为中南大学的命运;全国搞核工业最牛逼的中南工学院在院校大评比中连个重点都捞不着,最终还改了个民办“野鸡大学”般的名字——南华大学。就连省内最大的医疗培养基地也是遍布全省各地市的“衡阳医学院XX市附属医院”,但敌不过一句“北协和、南湘雅”,只能跟在湘雅的屁股后面捡漏。

论旅游景点,衡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是南方最大的佛道教圣地。香火是旺不假,但出了湖南几个人能想到南岳衡山。湖南被国人熟悉的经典旅游线路不是张家界、武陵源的旖旎风光,就是韶山、花明楼的红色记忆,再不然就是山水洲城的岳麓山、橘子洲,异域风情的凤凰古城。

论历史名人,衡阳古有东汉发明家蔡伦,近有明末清初集大成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现代有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但论在湘潭面前论历史名人,湖南其他城市都只能抢第二。甚至衡阳外的湖南人都会问:“我知道横刀立马的彭老总是湘潭人、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老总是湘西人,但罗荣桓是元帅吗?真是衡阳的?”

就是在论比“狠”斗“恶”的恶名上,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衡阳在全国人们把“火车易坐,衡阳难过”当歌唱,但在邵阳邻居的“剁手指、挑脚筋”暴行面前,衡阳也不得不表示“邵阳所至,三湘退避”。

……

总之衡阳哪哪都强,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哪哪都强得没亮点,欠些名声和火候。仿佛上天给衡阳开了巨大的玩笑,衡阳的天花板就只有这么高,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不由心生怜悯。如果把衡阳拟人化,衡阳就如同一个满腹经纶、能文善武还风度翩翩的才俊,但文治武功、相貌身材又总被他人强压一头。他可能是周瑜,但奈何世上不仅只有一个诸葛亮,而是一堆,想喊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都不行。

对此衡阳人表示有一种不明白叫搞不听、有一种不顺眼叫不当相、有一种凑活叫般巴几。除了偶尔跳出来用那“不服周”的言语来表达和舒缓一下自己的抑郁之情,始终无法摆脱其存在感的现实。

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衡阳吗?笑侃湖南城市系列(3)

有大格局的衡阳“拐子”

上一篇说湘潭的时候,我就非常明确地提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我始终是极其敬佩那些有思想的人才,特别是能影响后世的巨擎大拿。而驱使我去了解衡阳并佩服衡阳,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城市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

以我浅显的道行,去点评像船山先生这种人实在是自不量力,甚至说去分析这个人都诚惶诚恐。简单来说,我根本读不懂他的著作,只能看现代大拿对他评论和介绍,更多以二手信息来尝试对他思想的理解,并延伸到怎样的一个城市气质才能培育出这样的人。

船山先生对于大文豪杜甫推崇备至的同时却有不少责难,这是他内心对杜甫文才的高度认可和对杜甫处事的极度失望,一个文中豪杰怎能如此颠沛流离、失人气节。他观点独到、一针见血指出那个被国人称道的砸缸小孩司马光是聪明但虚伪的道德败类,“北宋灭亡,始于司马光”。正是这些有点桀骜不驯的“文人”气节和犀利独特的处世态度,船山先生绝对不只是湖湘文化的领军人物,更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影响了后世的优秀湘人曾国藩、毛主席。

不得不说,船山先生的性格真的和衡阳这座城市个性很相似。如果不是他恰逢生在明清交替之乱世,王夫之或许走着正常的仕途之路,或为一个如张居正般的好官,亦或者被明末官场的尔虞我诈所玷污。但可以肯定他的思想并不一定因乱世的沉淀而厚重、实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衡阳这座城市的血液之中不也是透着那股子忠烈爱国之情,每次当国家遭受异族入侵之时,必奋起反抗,以死相争,即使是在国破家亡之时,也必定不会放弃内心的坚守让国人失望。而在和平年代,这种远离中心、被人忘却的尴尬,虽让这座城市和市民感到了些许失望与无奈,但这并未阻挡衡阳人的正直无私与积极向上,衡阳是一座有大格局的城市。

浴血重生的衡阳前途在何方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工业立市的衡阳同样面临国企改革的暴风骤雨。衡阳的锁厂、氮肥厂、灯泡厂、轧钢厂、拖拉机厂等重点企业在改制中轰然倒闭,让衡阳背上了沉重的发展包袱。一批批有技术的工人下岗失业远走他乡,衡阳开始走下坡路,不仅仅是工业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还有治安迅速恶化的臭名以及人口的巨大外流。

为了生计,一大批有梦想的衡阳人流落到了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有文化技术的也好、徒有一身力气的也罢,广东成为了衡阳人寻梦、求生之地。人口的大量流失也间接加剧了衡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趋势。七普后,衡阳人口从2010年的714万减少到2020年的664万人,减少了近50万人。虽然人口总量依然位居全省第二,但现实是净流出量只比原来人口最多的邵阳少一丢丢罢了。在省内城市比惨大会上,这两个平日里最爱动手的大个子兄弟城市承受着同样的低城镇化率和全省最高人口净流出“大失血”的窘境。

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衡阳吗?笑侃湖南城市系列(4)

历史上从未服过输的衡阳会就此沉沦?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知耻后勇的衡阳人血性未泯。

首先,衡阳在湖南省的副中心地位已经确立。未来衡阳还将立足湘南,依托衡阳人口优势和城镇群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决定了衡阳发展的方向是恢复往日湘南龙头的地位,依托现有的交通基础优势,连贯南北、串联东西,也许以前衡阳的商贸历史不那么辉煌,但现在做并不晚。

第二,是提升衡阳城市的容量。衡阳计划把核心城区人口做大到200万人左右的体量,把衡阳建成为吸纳人口聚集的重要支点。毛爷爷教育过我们,人多好办事。没有大的核心区就不会有人口聚集,没有人口聚集就很难吸引产业聚集。

第三,利用衡阳曾经雄厚的工业底子。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我认为还要加大本土企业的培养和科教产融合推进。特别是在电工、核能利用方面的产业、教育、研发优势整合是衡阳需要积极去做的。

第四,作为省内医疗资源高度发达的城市,衡阳的医学教育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成果,下一步就是继续把医疗教育中心和医疗产业做大做强,通过软实力来持续扩大衡阳在湘南区域的影响力和向心力。

致敬英雄的衡阳

一部战争史、一部城市发展史,也许衡阳这座城哪哪都不如意。但我始终坚信,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期衡阳从未负过国人,那么面对如今的经济大竞争环境,衡阳也定不会负自己。加油,我的拐子兄弟姐妹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