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

他是隋朝宰相杨素口中的“神童仙子”;他有个侄孙,正是那位写下《滕王阁序》的大才子王勃,他崇拜陶渊明近乎痴迷,为此而作《五斗先生传》,只为在饮酒一道上胜过陶渊明。

他是王绩,你或许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定然读过他的诗《野望》: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1)

山野秋色,田园牧歌,清丽朴素,鲜活入画,再沾染上诗人心绪,诗中弥漫着一股百无聊赖的孤独彷徨。

01

少年神童有大志,时运不济遇乱世

公元约585年(一传589年),绛州龙门县王家,有一娃娃呱呱落地,取名王绩。其兄长王通是隋朝有名的大儒,位列《三字经》诸子百家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的“文中子”便是王通,可惜史料上甚少记载。

王绩家学渊源,博闻强识,好学不倦,11岁的年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四处游学增长见闻。少年神童有大志,一到长安便登门拜访当时的宰相杨素。若非听闻其兄长王通的声名,想必以一朝宰相之忙碌,也抽不出闲工夫来接待这个小孩儿。

席间,王绩一鸣惊人,在座公卿无不感慨:青出于蓝啊,真真是个神童仙子,未来可期!少年王绩究竟是如何展现自身的才华,留下过什么诗作,早已湮灭在历史里,并不见只言片语。

单从王绩敢于寻求机会,表现自己,可知其年少便有踏入仕途、为官做宰之志。

然而不过十年,天下隐隐大乱,能在乱世脱颖而出的是人杰,能够避开乱世的人是幸运的,必然有先见之明。

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2)

02

三度为官不离酒,随性所至终隐居

五年后,隋炀帝初登基,开科取士。

王绩得到推荐参与考试,得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正字,类似掌管朝廷文书的一类属官。管虽不大,却处于权力的中心,还是很有分量的。

对此,王绩心不甘情不愿,他对自己有较为明确的认知,那就是不善经营人际关系,甚至因为喜爱喝酒,行为时常出人意表,“在京城为官,喝酒都不能痛快吧?”

于是,王绩主动申请,外放地方为官,长安城从此少了个大酒徒,六合县倒是多了位嗜酒如命的县丞。也不知道过了几年,王绩因为饮酒贪杯、不理政务,被上司弹劾了。也不等人开除,他直接先不干了:“到处都是天罗地网般的束缚,我还不如回家呢!”

此番作为,幸运地与隋唐交替那几年的战乱擦肩而过。王绩每日在家读书、饮酒、写文章,过得逍遥自在。

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3)

李渊建立大唐,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被举荐,当了门下省待诏。

门下省是“三省六部”里的重要部门,而“待诏”,顾名思义等候皇帝的诏命,可谓是闲的闲死,忙的忙死,端看皇帝想不想得起你来。

待诏的待遇还不错,按照惯例每天可得三升美酒,正是这美酒让无所事事的王绩舍不得离开。这不,有吏部官员例行考察,问到王绩这里,“这福利还满意吗?”王绩坦言道:“唯有这美酒让我舍不得离去。”

这位爷原来是个酒徒,吏部很上道,投其所好,每日便供他一斗酒,“斗酒学士”的名头渐渐传扬开来。

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4)

李世民刚登基,王绩先称病辞官,后又被征召为官,还自己挑了个职位。

王绩听闻,太乐署史焦革是个酿酒高手,“那,请让我去做个太乐丞吧!”吏部的官员道:“你原来的品级就比太乐丞高了几级,这样安排岂不是屈才了?”王绩说,我是自愿的,不用你操心,哪里有酒我就往哪里钻。

这段时日大抵是王绩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日日有美酒作伴,同酿酒大师焦革更是志同道合,学习酿酒津津有味,神仙日子也不换。“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醉后》、《独酌》等诗篇陆续问世。

待到焦革过世后,伤心的王绩想着离开,被焦革的妻子挽留“我送你酒喝”,等到焦革之妻离世,已经是个老头的王绩落寞道:“难道是上天不愿让我畅饮美酒吗?”随后弃官而去。

唐初人才济济,王绩虽心念仕途,却明白在唐朝官场上难以显赫发达,最终还是选择归隐田园,饮酒、弹琴、作诗以自娱,过着“……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的生活,直至终老。

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5)

03

洗尽六朝之铅华,开启唐诗之新风

王绩的一生,随性而为,永远活在自我的理想中,建立在唐朝稳定繁荣的基础上,不至于遭遇李杜流离失所的困窘之境。之所以被称为五言律诗奠基人,在于其诗歌风格清新,别出心裁,真情流露,独树一帜,堪为表率。

清代翁方纲在《石洲诗话》里写道:“(王绩的诗)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大意是诗歌风格自然朴素、疏落淡然,在唐初的文人圈中,好比是漫天凤凰青鸾成群飞舞,忽然冒出一头野鹿来,清新别致,难得一见。

因为在唐诗尚未繁荣时,初唐诗坛延续着南北朝时华而不实的脂粉诗,其中以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的应制诗最为泛滥,人称“上官体”,只讲究对仗技巧,诸如“残红艳粉映帘中,细蝶流莺聚窗外”,多为毫无内涵的靡靡之音。

王绩最经典五律(活在唐代的晋代隐士)(6)

除了王绩,还有为数不多的几首好诗脱颖而出,吹散了一众靡靡之音: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的《蝉》你读过吗?就在《唐诗鉴赏》开篇第一首哦!#我在岛屿读书#​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萍水相逢,感谢您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