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相遇叫蓦然回首(34蓦然回首)

一句著名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家耳熟能详。

有一种相遇叫蓦然回首(34蓦然回首)(1)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前总以为是写泡妞的词,但又隐隐觉得不对劲,今天认真研究了一下:果然!

这句话应该辛弃疾同学借美人,表达自己的清高、孤独、执着和郁郁不得志,泡妞成分少,表达自己情绪、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的成分多。

理由如下:

1、创作背景。此时作者35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满腹经纶,但怀才不遇,没有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的时候。

2、字词分析。我总感觉奇怪的是“那人”、“却”、“阑珊”,总觉得与美人关系不大。一是“那人”。对自己心仪的美女,怎么能说“那人”?要肉麻一点,说“伊人”、“佳人”、“卿卿”、“亲爱的”吧。二是“却”。美女站在哪里,怎么要用“却”?美女站哪里就是哪里,美女站到哪里、哪里就美丽,为什么要用“却” ?三是“阑珊”。美女站的地方,怎么是灯火“阑珊”?不说用“缤纷”“璀璨”等积极、温暖的词,至少得中性一点的词,最多是“朦胧”、“依稀”、“斑驳”嘛。

所以,这首词是借美女,借繁华的灯景,表达自己的情绪:“我自己一起在埋头苦苦追寻,突然发现,我追寻的目标却是和世间许多人不同的,那个地方,并没有多少光明。”

有一种相遇叫蓦然回首(34蓦然回首)(2)

而王国维说这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第三个境界,主要是取的这其中的通过执着追求,豁然开朗的那层意思,和老辛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两码事。

有一种相遇叫蓦然回首(34蓦然回首)(3)

我们许多人能够记住这句词,但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体会到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又有多少人能够去“蓦然回首”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大义凛然、出尘脱俗地站到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灯火阑珊处”去?

有一种相遇叫蓦然回首(34蓦然回首)(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