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研究(反复性自然流产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反复性流产为自然流产连续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中医称为“滑胎”,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反复性自然流产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殖道感染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常见的病原体为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孕妇身体抵抗力差时容易引起生殖道和泌尿道的感染,造成自然流产[1-2]。对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治疗,必须慎重进行、权衡利弊,不能太过急躁。同时对患者的性伴侣以及配偶的治疗也要慎之又慎,关键是要对患者生殖道病原菌的类型先进行具体的明确了解。有很多受到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患者,通过长期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其病原菌的检查结果依然是阳性,并且还会有很多的并发症状产生。通过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病原菌的耐药性、二重感染(真菌或者其它不敏感的细菌进行的感染)以及心理因素等造成的。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收治的45例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实行人工流产的45例健康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生殖道感染的检测,来研究反复性自然流产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入住的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45例和同期在我院实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45例,年龄范围为18岁-95岁,平均年龄为(28.3±5.5)岁,体重范围为51kg-76kg,平均体重为(66.8±5.2)kg。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将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且发生时间在怀孕3个月以内作为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诊断标准,孕妇均同意参与本研究调研工作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排除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殖器官质性病变以及免疫因素导致流产的孕妇,排除同时合并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孕妇。分组方法:选取45例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作为实验组,孕周为8-12周,自然流产2次的有24例,3次以上的有2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实行人工流产的45例健康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孕周为7-14周,45例健康早孕妇女既往均没有自然流产史。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平均年龄、平均体重、孕周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采用荧光定量法进行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所有试剂盒均有中山大学安达基因提供。对孕妇进行常规外阴道消毒后取患者的膀胱结石位,采用无菌窥阴器使宫颈充分暴露,将宫颈表面黏液擦去,在宫颈管2厘米处插入试剂盒提供的配套消毒棉拭子,擦取宫颈分泌物及上皮细胞,并旋转拭子停留30秒,放置于无菌试管密闭立即实验室送检。实验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检测及结果判定。

1.3观察指标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越高,反复性流产的可能性越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越低,反复性流产的可能性越小。

1.4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实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方法选择X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实验组45例患者中出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有21例,感染率为46.67%,出现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孕妇有19例,感染率为42.22%,两者复合感染的孕妇有10例,感染率为22.22%;对照组45例患者中出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有5例,感染率为11.11%,出现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孕妇有4例,感染率为8.89%,两者复合感染的孕妇有1例,感染率为2.22%。实验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的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1:

表1 两组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比较

组别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

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孕妇

两者复合感染的孕妇

n(例)

感染率(%)

n(例)

感染率(%)

n(例)

感染率(%)

实验组(n=45)

21

46.67

19

42.22

10

22.22

对照组(n=45)

5

11.11

4

8.89

1

2.22

X2值

8.957

8.543

6.759

P值

<0.05

<0.05

<0.05

自然流产2次的患者中出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有11例,感染率为45.83%,出现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孕妇有12例,感染率为50.00%,两者复合感染的孕妇有5例,感染率为20.83%;自然流产次数≥3次的患者中出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有10例,感染率为47.62%,出现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孕妇有11例,感染率为52.38%,两者复合感染的孕妇有6例,感染率为28.57%。自然流产≥3次的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显著高于流产2次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的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2:

表2 不同自然流产次数发生生殖道病原菌的感染率比较

组别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

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孕妇

两者复合感染的孕妇

n(例)

感染率(%)

n(例)

感染率(%)

n(例)

感染率(%)

自然流产2次(n=24)

11

45.83

12

50.00

5

20.83

自然流产≥3次(n=21)

10

47.62

11

52.38

6

28.57

X2值

5.651

5.867

7.916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生殖道感染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占致病因素的第二位,引起早起自然流产的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有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3-4]。解脲脲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其感染率比较高,正常人也可带菌,两种病原体主要通过性生活的方式传播,可以造成子宫内膜炎、尿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均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常寄生于生殖道,发生感染后子宫内膜发生慢性炎症反应,生长中的胚胎受到免疫系统活动及抗病原细胞因子的损害及干扰,保护胚胎的母体免疫系统调节机制也受到感染,从而导致自然流产[5-6]。

生殖道病原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危害性极大,有调查显示[5],近几年来特别是在城市当中,生殖道受到病原菌感染的患者逐渐增多,已发生殖道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就是沙眼衣原体,而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当中女性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孕妇的发病率更是能够高达13%。如果孕妇感染上了沙眼衣原体病菌就会增加自身早产、胎膜早破或者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性。如果感染了沙眼衣原体病菌的孕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在其分娩的时候就会将病菌传染给新生的婴儿,导致新生婴儿得肺炎或者是眼部疾病。虽然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很高,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的女性对其危害性了解少,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并不能够了解沙眼衣原体病菌有什么危害或者是其感染的途径。有文献报道[6-7],沙眼衣原体拥有很多个亚型,其中导致沙眼的最主要的亚型就是A型、B型以及C型,而能够导致泌尿生殖道受到感染的亚型主要就是D-K型,但是在非洲地区最为常见的导致性病也就是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亚型就是L1-L3亚型。不同类型的疾病是有不同的亚型造成的。沙眼衣原体病菌能够侵犯眼部、生殖系统、肠道等多种类型的脏器,也能够通过母婴的途径进行传播,使得新生婴幼儿患肺炎或者结膜炎。在女性方面,沙眼衣原体侵犯患者的泌尿生殖道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上行感染的途径进行蔓延,沙眼衣原体最常感染的位置就是宫颈管,进而导致女性患宫颈管炎;如若受到沙眼衣原体病菌感染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就会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宫颈管炎患者发生上行感染,进而导致病情转化为子宫内膜炎;如若继续上行感染就会有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的患者转化为输卵管炎,这样反复性的感染不仅能够让输卵管的损害加重,更能够导致盆腔发生广泛性粘连,有点严重的会导致盆腔炎性疾病、不孕不育、宫外孕(妊娠异位)等多种类型的并发症。除了这些之外,被沙眼衣原体感染了的患者发生细菌性阴道疾病以及淋病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没有被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8]。日常生活当中,同女性的生殖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就是解脲支原体(M.urealyticum),解脲支原体能够导致女性的泌尿生殖道发生感染,让患者苦不堪言,其被公认为是仅仅次于沙眼衣原体的一阵非淋球菌性的病原体。因为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孕妇,其生殖道内部都会有解脲脲原体,所以其能够经过胎盘让孕妇腹中的胎儿得到感染,进而致使胎儿早产、胎死腹中或者是在孕妇分娩的时候感染给新生的婴幼儿,让新生儿的呼吸道发生病变[9]。除此之外,解脲脲原体还能够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解脲支原体的感染途径最为主要的就是性传播,多数病情发生在不洁的性交之后或者是年轻性的较为旺盛的时期。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被病菌感染之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泌尿生殖道的粘膜表面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情况发生,这时解脲支原体病菌就会趁机从受损的部位侵入患者身体,进而引发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大多数的患者在感染解脲支原体病菌之后,没有明显的病征,所以这种类型的感染是很难被患者发觉的,也很容易导致误诊。解脲支原体可侵犯尿道、宫颈及前庭大腺,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与前庭大腺炎;上行感染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尤其输卵管炎多见。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女性生殖器官病理性改变,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有点研究资料显示[10-11],患有不孕症状的妇女的宫颈粘液当中解脲支原体病菌的含量能够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可以推断,解脲支原体感染和妇女的不孕症有着密切的关系。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不良的另一个原因是流产,有人从流产的组织中检查出解脲支原体的产生阳性的概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对不明原因的流产,尤其是多次流产者,应考虑有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可能。解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不完全梗阻的输卵管炎性粘连,可使管腔狭窄,通而不畅,还是发生宫外孕的重要原因。妇女妊娠后,由于孕激素的增加,抑制了细胞免疫,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受到解脲支原体的感染,解脲支原体可以经胎盘垂直传播或由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上行扩散,引起宫内感染,两者均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体重儿、胎膜早破,甚至造成胎死宫内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产道娩出时,也容易被感染。常见的有新生儿眼炎,其次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其他还有中耳炎、咽喉炎等。

本次研究显示(1)两组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比较:实验组45例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分别为46.67%、42.22%、22.22%;对照组45例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分别为11.11%、8.89%、2.22%;实验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自然流产次数发生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率比较:自然流产2次的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分别为45.83%、50.00%、20.83%,自然流产次数≥3次的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分别为47.62%、52.38%、28.57%;自然流产≥3次的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解脲脲原体感染率及两者复合感染率显著高于流产2次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造成反复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参考文献

[1]刘菲,纪巍.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细菌性阴道病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118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1):52-54.[2]林翠红.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心理护理对临床转归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52-153.[3]曹枫林,张友忠,高庆岭等.反复性自然流产病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1):12-14.

[4]曹枫林.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5):6-7,16.

[5]李晓梅,许燕雪,江森等.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与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相关性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03,12(4):206-210.

[6]吕桂芹,路鸿艳,房芃等.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89例主动免疫治疗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62-63.

[7]马秀娟,高亚洲,秦华等.生殖道感染与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73-1075.[8]张英,李尚为.反复性自然流产及不孕症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6):250-250.[9]徐璐,高建军,马丽等.194例封闭抗体不足致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635-635,636.[10]陈丽花.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发生不良心理情绪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15-117.[11]赵艳玲.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主动免疫治疗与护理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3):158-159.

复旦大学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研究(反复性自然流产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研究)(1)

复旦大学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研究(反复性自然流产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研究)(2)

复旦大学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研究(反复性自然流产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研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