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主要事项(颈椎牵引要注意什么)

颈椎牵引主要事项(颈椎牵引要注意什么)(1)

牵引常用来治疗颈椎病,但是许多人不懂正确的牵引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不良后果。如有的人牵引后出现头痛、眩晕、恶心欲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晕厥。还有的人出现上肢麻木、疼痛加重,多数人会出现颈部不适或感觉没有治疗效果。这并不是牵引不治病,而是牵引方法不对。

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做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好牵引的角度、力量、时间等要素,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角度 颈椎屈曲位时的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颈后软组织伸展,适用于颈椎病椎间隙狭窄和椎间孔变形的患者。屈曲15度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故前屈以不超过15度为宜。后伸位牵引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目的在于使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牵引可用于各种类型,但针对性较差。

2.力量 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千克,卧位10千克左右。

3.时间 一般每日牵引1~2次,每次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4.体位 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颈4至颈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颈部肌肉不用支持头部重量,比较舒适,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有牵引无摩擦力的优点。

5.方式 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牵引的适应症主要有:轻度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年龄在18岁以上(年龄过小骨骼尚未发育完全)、无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

不适合做牵引的人群包括:(1)颈椎病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骨桥形成的患者;(3)颈椎管骨性狭窄超过1/2的患者;(4)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患者;(5)年龄低于18岁;(6)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的患者。

在进行家庭自我颈部牵引时,必须先由医生指导,在清楚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变,降低颈椎的稳定性,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身体损害。

徐志成/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