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是什么时候准备卖掉腾讯的(马化腾一句不知道)

提到中国互联网人,你会想到谁?

马云?刘强东?马化腾?

如今前两位已经退隐江湖,只有马化腾依然做CEO,指点江山。

2000年,刚满两岁的腾讯就引来了一次重大经济困难,当然这也是小马哥的困难。

他试图将开发出的软件以60万元卖给深圳电信局,不过价格没谈拢。

后来小马哥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有了地位和名声,却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对他来说,“差评”属于常态。

二十多年的经商生涯,Pony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争议背后,他应该做什么改变?

马化腾是什么时候准备卖掉腾讯的(马化腾一句不知道)(1)

腾讯之前

即使马化腾没有创办腾讯,他也能过得很好。

1971年,马化腾出生于今天的海南省东方市。

父亲马陈术从海南港务局会计一路升至副局长,后来又做了深圳盐田港副总经理。

13岁这年,马化腾便跟随父母在深圳定居。

父母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条件,马化腾自己也很争气,没有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他成了一个有钱的学霸,1989年以739分的成绩考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

在大学期间,马化腾一边用自己的电脑写病毒程序,一边还有空研究天文。

1993年大学毕业,进入深圳一家通讯公司,给公司写代码,负责寻呼机的开发。

他的第一款产品,就是网络寻呼机,这款产品为后来WeChat的诞生埋下了线索。

工作内容对他来说没什么挑战,这段经历带给他的最大价值,是真正理解代码的意义

马化腾是什么时候准备卖掉腾讯的(马化腾一句不知道)(2)

做编程是为了实用,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写一个病毒程序,把学校机房的电脑都封锁。

明白了软件、编程是为了实用后,马化腾就开始写对别人有用的程序,还能赚取外快。

此外,小马哥对股市也有着灵敏的感知力,并且从中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良好的家庭条件,加上他本人聪慧的大脑,即使马化腾没有创业,也会有不错的未来。

腾讯之后

但是,不创业多浪费这个脑子啊!

他曾说:“其实大学一毕业我就想过要创业,也真的去做了,在华强北组装电脑。

但当时华强北组装电脑的人很多,我觉得自己打不过他们。”

1998年,马化腾看到了Internet,他创业的念头更加坚定。

于是他便和同学张志东共同注资,创办与Internet有关的公司—腾讯。

起初,腾讯没有自己运营产品,而是提供技术,帮助第三方企业开发。

有一次,马化腾得知广州电信局需要一个类似ICQ的软件。

于是便设计了OICQ,但腾讯没有中标,产品就这样砸在了手中。

小马哥当时一心想要把东西卖出去,但始终没有买家。

马化腾是什么时候准备卖掉腾讯的(马化腾一句不知道)(3)

“那就自己试着运营吧。”

为了让线上社区显得热闹,小马哥也要负责“陪聊”,必要时还要换不同的头像。

最终,OICQ从这些类似产品中脱颖而出,官司也随之而来。

OICQ仿照ICQ吸引了大量用户,对方将他们告上法庭,小马哥败诉。

名字和域名都还给了对方,不过产品却留了下来,改名为QQ。

小马哥没想到的是,用户在不断增长,可是不仅不挣钱,还需要大量投入。

Pony拿着自己改来改去的“PPT”找了很多人,在见到IDG负责人时,对方问他:

你觉得腾讯未来会怎样?马化腾想了想,只能说:“不知道。”

这三个字,让IDG看到他的务实,便决定投资腾讯,盈科数码也跟上IDG的步伐。

马化腾所占股份比例随着这些投资者的进入不断缩小,

但对这时的他来说:“公司活着最重要。”

2004年腾讯上市,3年后马化腾身价上亿。

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知道要想有长久生命力,就要有大局意识。

今年9月初,他还表示:

希望走上更远征程,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和解决,以绵薄之力助力社会价值持续创新。

马化腾是什么时候准备卖掉腾讯的(马化腾一句不知道)(4)

“差评”

随着腾讯业务的不断扩展,Pony的行为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不满。

2010年,一场闻名的“3Q”大战打响。

360公司推出一款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搜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

这年11月,QQ宣布将停止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的运行,“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最终双方走上诉讼之路,持续四年,终于画上句号。

这场“战争”成了互联网竞争的经典案例。

马化腾是什么时候准备卖掉腾讯的(马化腾一句不知道)(5)

直到今天,腾讯依然是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随它一起成长的,还有我们的监管。

此外,腾讯游戏是另一个让Pony备受争议的项目,越来越多的网友呼吁关闭游戏。

结语

不少人“恨”他,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

就像网友所说:“如果Pony不做网络游戏,还是挺励志的。”

如果他不会写软件,没有经商的头脑,没有对股市和行业的敏感,

那他就不会站在金字塔顶了。

但是“腾讯”依然会出现,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

互联网依然会发展,从萌芽到爆发,再趋于平缓,这是规律。

互联网大厂依然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会产生。

“马云”们也依然会出现,只是如果他们能早点意识到社会责任,

早点学会收敛,也许现在就不用那么急着退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