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

幼儿园是孩子开启“象牙塔”生活的序章,它的角逐,可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以教育为先”的社会,父母、孩子之间的战斗,在择园时就已经开启。

据大数据统计,越是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家长们越会认真考察当地的幼儿园,硬件设施、家长口碑、师资力量等等因素都要被考量进去。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1)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不过相比这些,还有一个难题亟待解决——究竟该选公立还是私立?听说很多父母都困在了这一关卡,下面不妨来听听看专业人士的看法。

资深幼师:公立幼儿园上小学更显优势

我之前就遇上过这个难题,在给大宝选择幼儿园时头痛不已,每天“货比三家”,又是考虑通勤,又得考虑教学资源。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2)

后面还是一位从业十几年的幼师朋友说: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以后上小学更有优势。

最后全家人决定把大宝送去了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虽然当初也有点“冒险”的行为在,毕竟第一次涉及这个领域,结果后面才发现确实好处多多,幸好听了那位朋友的话。

1、资源更有保障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3)

公立幼儿园有教办园、集体园和部门园,具备办学资质,而且职员都是教育局或者是上级主办单位统一任命、管理的。

因此,无论是软件设施还是硬件资源,相比私立幼儿园来说更有保障一些。

2、“性价比”更高

公立幼儿园是由国家标准统一收费的,而且费用公开透明,相对来说性价比会更高一点,而且家长也知道钱花到哪儿里去了。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4)

而私立幼儿园大多为盈利性组织,每年的学费会相对来说贵一些,再加上有时候会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可能有额外的附加费。

两相对比之下,普通家庭往往会更倾向于把小孩送去公立幼儿园。

3、拥有直升公立小学的机会

不少公办幼儿园是当地公办小学的直属管理,属于一种”生源招牌“。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5)

特别是现在公立小学的招生名额有限,很多家长挤破头都想孩子能进去,那选择这类可以”直升“小学的幼儿园,可以说是占据了优势,应该会令不少家长心动。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家长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公立幼儿园都比较传统老旧,跟不上现在的教育理念,实际上现在的公立幼儿园越来越规范。

而且老师们的教龄都比较丰富,流动性小,有助于对孩子进行长期持续性的培养,以后上小学时能更快地适应。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6)

公立小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学生过于饱和,比较难进;

2、九月份统一招生,一年一次,程序也相对繁琐;

3、招生的门槛比较高。

而且每个校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正是这些导致一些家长比较头疼。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7)

在给孩子择园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

1、考虑安全性

这是首要任务,毕竟安全是第一位,可以提前去学校”踩点“,看看里面的各项设施是否过于陈旧、地理位置如何(周围出入车辆和人流量多不多)、监控系统是否完善、每天的饮食怎么样以及环测检查报告(可查看甲醛含量)。

这些因素考虑到位,至少能让孩子以后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父母也能少操不少心。

2、考虑师生比

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8)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7或者1:9是相对合理的,大概是20~25个人左右。

这种班级大小能让老师相对轻松一点,比较容易把控整个班级的风向,给孩子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通勤距离

从家到幼儿园的距离,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这样无论是对小孩还是大人都是“解脱”,幸福感大大提升。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9)

如果距离太远,每天在路上就要耽误很久,不仅家人遭罪,孩子每天早起上学,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最后,就是对比一下办校的时间、家长的口碑、老师的表现、学生们的反馈等等,这些多少都能看出这家幼儿园是否合适。

延伸阅读:“退园潮”开始流行,父母别盲目跟风

提到幼儿园这个话题,不妨延伸来讲一下最近看到的“退园潮”。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10)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小学开学的前1~2个月),有些家长出于种种原因,会选择直接退园,等九月份直接带着孩子上小学。

但我觉得还是不要盲目跟风,一来幼儿园最后几个月,其实有一部分“幼衔小”的内容,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的自律性等都有帮助。

幼小衔接如何上小学(再难也尽量让孩子上公立)(11)

二来在上幼儿园的期间,相信孩子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深厚的友谊,这段校园时光是特别美好的,如果父母提前就让他告别幼儿园,告别周围的小伙伴,这对小孩子来说有一些残忍。

最后,我们要教会孩子凡事要“善始善终”,眼看着马上就要走完这段旅程,就更要珍惜路边的风景,让孩子坚持完成这件事,也能给孩子的人生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