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的日子除了自律还能怎样呢(不如用阅读来充实)

文|弥小木

收到这本《王立铭进化论讲义》,有点意外,最近快递都不怎么收得到。我家老大看到这本书,问了我一句“妈妈,家里怎么有好几本书,都是什么什么讲义的?”

连孩子都发现了,我最近的阅读喜好。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张明楷刑法学讲义》、《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这三本都是自己喜欢的书。阅读与写作,是原本就喜欢的内容。刑法学,是曾经的一门课。医学,是这两年开始关注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进化论?换作以前,压根不会去碰的书籍。但是,现在会主动去阅读。不管是自己喜欢的书籍,还是特意拓展阅读舒适区的书籍,阅读“讲义”系列的书籍,都有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讲义”系列的书,是我给自己迟来的“通识教育”。《学习变现》里说,成年人进行通识教育,可以获得两个能力:一是类推能力,二是述说自身故事的能力。

而对我来说,阅读“讲义”系列书,能获得一些新知,能开启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像这本《王立铭进化论讲义》,封面上就写着“用进化之眼,把世界重看一遍”。王立铭,是浙江大学教授,曾出版的作品获得了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居家的日子除了自律还能怎样呢(不如用阅读来充实)(1)

在《王立铭进化论讲义》里,会看到进化论的体系,体系里的重要概念,以及生命树的基本面貌等等。阅读《王立铭进化论讲义》,带来的感觉,真的是“把世界重看一遍”。里面的内容,既“陌生又带些熟悉感”。

陌生的是,“进化论的公理体系”、“适应方法论”里的“前馈”等等有关进化论的内容,这些以前不怎么关注的内容,是陌生的。

熟悉的是,在《王立铭进化论讲义》里的有些内容。比如,书里分享的哈耶克“乡间小路”的比喻,让人想起流传很广的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陌生又熟悉的阅读,让《王立铭进化论讲义》容易读下去。另外,在看《王立铭进化论讲义》时,会发觉同一件事,从不同的领域看,会有不同的含义。

对于“自私”的理解,一般是从道德的层面去看。而在《王立铭进化论讲义》里,从进化的角度,会看到“自私”的本质。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是“文化基因”。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层层递增的加工,因而“我们注定要生活在一个观念被扭曲的世界里”。

想想最近的谣传,菜场的抢购一空,虽然觉得不太可信。但是当看到空空的商店,内心的触动,不是一句“要理性思考”可以拉回来的。

身处不同的环境,一个人要做到完全的理性思考,是很有挑战的事。像王立铭说的,要我们主动“用理性代替情绪、用冷静代替下意识反应,去应对文化基因的传播”,这是一件艰难的任务,但是,又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居家的日子,人心惶惶的日子,阅读《王立铭进化论讲义》,更像是主动给大脑带来的一支清新剂。理清头绪,保持理性,发现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一起读书,保持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