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

今天是教师节和中秋节的双节会,很难得。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说来惭愧,记忆中的中秋节,除了拎着月饼、礼盒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聊天吃饭,并不曾深思这项由来已久的传统文化。

就在大家都在抨击孩子们只记得外国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甚至万圣节时,也并不曾细想过,由于自身知识匮乏,没有很好的起到传承的作用,导致无法告诉小辈们,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如何之优秀。

我们的父辈祖辈,经历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最贫困的时代,着实艰难。我们印象里的节日都是因为可以吃到美食而欣喜雀跃。当吃饱站稳后,我们这一代,十分有必要重拾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再不努力,可能若干年后,中秋节都被棒子国申请专利了。

那时,我们情何以堪。

努力过后,也许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在关键岗位和有利的时间上,面对觊觎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文化侵略者时,可以给予迎头痛击,打碎其狼子野心,何其畅快。

这十足的力量,就有我们今天的一份功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除了祝我们的老师节日快乐,也要祝我们自己两个节日都快乐。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1)

对于中秋节的由来,流传较广的是“天象崇拜”一说,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一天,后来由于历史发展,历法融合,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又称为“仲秋”。

早在春秋时,《周礼》上就有记载中秋,“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伯仲叔季是古人用来表示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最小。

其实总共有十个次序:伯、仲、叔、季、春、夏、秋、冬、玖、末、土。

很有意思,从名字就大概知道在家是老几了。可惜,独生子女时代,独占所有,这排行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中秋节

起源于上古时代,

普及于汉代,

定型于唐朝初年,

盛行于宋朝以后。

据记载,在汉代时,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

可能跟社会发展有关,饱暖、稳定在那时是第一位的。

唐代时,国富民强,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地区已开始流行。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2)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这时月饼雏形也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古人在中秋节玩的很嗨呀。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3)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瓣刻如莲花,中国人唯美的吃货本质由来久远矣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4)

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

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

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发展至今

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昨天的地铁上,各大品牌月饼盒子争奇斗艳,车厢里大红色礼盒比比皆是,看着很有气氛。

可以想象的阖家团圆、欢声笑语、大快朵颐......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5)

唯独忘了祭月。

“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其实,不用燃香,只需诚心鞠躬而拜,我们可以都做到。

先别反驳。

聪慧的古人有时候更为先进,只是我们没有了解到而已。

敬畏古人,敬畏传承,说不定就能解决你的大问题呢。

栾加芹博士就曾结合易经知识研究过拜月,又分析了月老的本质,很有意思。

栾老师认为:月光能够促进巽卦的经络空间开放------从而有助姻缘。所以,古代,把决定人的姻缘的神仙,叫做月老。

月老,民间又称月下老人、月下老儿,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6)

对于大龄男女,促姻缘的方法,其中很方便的一点就是:

在有月光的夜晚,多到外面的天空下,直接沐浴月光。

特别是中秋月圆,自古的节日,当然大有深意的,是得月光最好的时候。这节日拜月,更易得姻缘。

做父母的也可以在这天给自己的子女求个好姻缘。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7)

写完这些,望了眼灰蒙蒙的天空,回忆一下昨天刺眼的阳光,

哎,月亮估计今晚会躲猫猫了。

没关系,拜月还是要进行,其他时候的月亮一样可以赐福于我们。

《中秋月夜》

宋*林光朝

玉露金风满桂枝,

清光因此更华滋。

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

月在中天(月在此时圆)(8)

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