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教育润泽生命 教育开启幸福门

打造幸福教育润泽生命 教育开启幸福门(1)

济南甸柳一小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山东济南,有一所小学,2002年就提出了“幸福教育”的理念,近年来,他们不断扩大“幸福教育”的内涵,追求智慧的增值,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不断启发学生的幸福感。

打造幸福教育润泽生命 教育开启幸福门(2)

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在踢球

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2016年春节,济南甸柳一小的赵珂老师接到一个越洋电话,电话是从葡萄牙打来的,开口就问赵老师好,给老师拜年。

打电话的是青年足球运动员郭田雨。他曾是赵珂老师的学生,虽然离开学校多年了,但是他仍然不忘老师,经常看望老师,每年春节都给老师拜年,哪怕在国外训练,也从没落下。

郭田雨说:“我没上过几年学,小学毕业就去鲁能了,遇到真正的学校老师就是我的小学老师。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比如辅导我上课。因为小时候家里很忙,所以有的时候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帮助我,关心我。”

在济南甸柳一小,老师关爱学生早已形成一种风气。

济南甸柳一小校长杨兴永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

打造幸福教育润泽生命 教育开启幸福门(3)

李静老师给学生们做的贺卡

想我了,需要我时,我就在这!

济南甸柳一小老师李静,工作20年,当了20年班主任。2018年7月,李静亲手给每个毕业生制作了贺卡。贺卡上是给学生的临别赠言,上面附上毕业照,还有语数英三个老师手写的签名,然后三个老师亲手将贺卡交到每个学生手中。

李静说:“相处了四年,感情特别深厚,孩子毕业了,就是想给孩子写几句话。”

李静至今还记着赠言的最后一句,“孩子们,想我了,需要我时,我就在这!”说起这句话时,李静仍充满激动。

谈到20年班主任的感触,李静说:“你对学生的关爱,学生能够理解到。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会批评他,但是批评完了之后,学生照样还是跟你特别地亲,下了课还是会跟你聊天。你生病的时候,第二天就有学生问你,老师你好了吗?你嗓子怎么了?其实你自己并没在意。虽然是很小的,细微的事,但特别让人感动,嗯!虽然累,但我觉得挺幸福的!”

说起幸福,李静讲了一件事。事情发生在2018年学生毕业的时候。学校开完毕业联欢会,老师照例把学生送到学校门口。往常,学生放学,老师送到校门口后,学生回头说声老师再见,就走了。但是那天,学生们都不走,他们知道再回来的时候可能就不一样了。许多学生站在校门口,集体地向老师鞠躬。最后,学生们和家长齐声对老师说,老师,谢谢你!

唉!那一会儿,我感到真的挺幸福的!李静再次感叹。

打造幸福教育润泽生命 教育开启幸福门(4)

学生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今天你读书了吗?

2018年,济南甸柳一小开展了“好习惯,我播种,21天来行动”活动。活动开启了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完成好习惯的行动!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天天坚持,定时完成,渐渐地让强迫习惯,变成了行为习惯。在坚持的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的发现:习惯就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好的习惯会是一切坏习惯的克星。

活动分四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好习惯,助进步,老师伴我来行动”。由同学们邀请一位教师,各自确定自己的好习惯目标,师生结对,互相督促,坚持21天,在记录表中记录完成情况,交流活动的体会和感受,携手完成好习惯养成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动力。

6年级4班王浩然的好习惯是读书,每天读书半小时。李涵菲的好习惯是跑步,每天晨跑半小时,夜跑半小时。两位同学一商量,决定选杨兴勇校长作为这个活动的陪伴者。在21天当中,每天都请杨校长在记录表上标注活动的情况。

面对两个学生的结对要求,杨兴永欣然答应,和两个学生约定,他在21天当中每天读书一小时。

于是,在21天里,每天,王浩然、李涵菲都会找杨兴永问,“你读书了吗?”

有时候见不到校长,就两天一问,然后在记录表上标注上。21天下来,不仅杨兴永每天坚持读书了,学生们自己定的目标也都坚持下来了。

21天的坚持,两个学生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刚开始我有一点烦,不想再做了,后来坚持了一下,再往后就慢慢变成一种兴趣爱好了,每天就自然去做了。”李涵菲认真地说。

“我觉得这21天里每天读半小时书,收获到了许多的知识,同时也觉得21天的好习惯养成不是很容易。”对于好习惯的养成,王浩然深有体会。

21天,王浩然读了四本沈石溪的书,李涵菲表示青少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她已经通读。更可喜的是,两个小学生表达能力极强,而且落落大方,条理清晰。我在想,这是不是也是好习惯养成的结果呢?

“读书,锻炼身体,这是一生的好习惯。一辈子必须做好这两件事,一个是润身,一个是润心。”杨兴永表示,“教育最高的境界就是影响心灵。通过教学在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这是我们遵循的宗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