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1)

撰文·摄影/马惠钦 (河北省衡水学院)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2)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3)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4)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5)

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绿叶荫庇的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中,生活着一类神秘的动物。它们或大或小,行动或缓或疾,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常栖息于树皮下、枯枝落叶层中、石头或苔藓下、枯木中,大多有着细长的身体和很多条“腿”,它们就是多足动物。那么,这些多足小虫都有哪些种类?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唇足纲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6)

蜈蚣是唇足纲的典型代表

唇足纲通称蜈蚣、百足虫。身体细长扁平状,体长10~300毫米,最长可达400毫米。触角从十几节到100多节,第一对附肢特化为内含毒腺的颚足,盖在口器之外,是有力的捕食工具,因此称唇足纲;躯干部长短背板交替出现,每一体节有一对步足,最末对足向后伸展。唇足纲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比较潮湿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少有分布,是典型的昼伏夜出性的捕食性动物,以小型节肢动物、蚯蚓等为食。冬季,它们潜伏于离地面10~13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用作中药的蜈蚣多是蜈蚣目蜈蚣属的大型种类。

倍足纲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7)

一种马陆(拍摄于海南)

倍足纲通称马陆,又称千足虫,体多呈圆柱形,或背腹扁平呈带状,少数细长。体长1.4~350毫米,躯干部有11~192节由两两体节融合而成的体节,称之为倍节,除前4节和后5节外,每节有2对附肢,故称倍足类。倍足类行动缓慢,行走时左右两侧足同时行动,前后足依次前进,呈波浪式运动。主要以绿色植物的枯枝烂叶、凋落物、朽木等腐殖质和真菌菌丝以及细菌等为食,是生态系统物质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倍足纲有15000多种,大都具有毒性,其中,一些马陆与山蛩可入药。

少足纲

体小型或微型,体长0.5~2.0毫米,触角分叉,无眼,躯干多数11节,有9对足。分为2目10科,大约500种。

综合纲

体形瘦长,2~10毫米,形似蜈蚣,多纯白色,无眼,躯干部有14个体节,有12对足。寿命一般为4年。分为1目3科,大约100种。

多足小虫的自卫与防御

唇足纲动物常以具毒腺的颚足来驱逐敌害保护自己。此外,地蜈蚣的腹部有腺体可分泌黏性、有毒甚至还会发出冷光的分泌物,石蜈蚣末对步足的基节腺可分泌黏性的分泌物,而蚰蜒可通过自断部分步足,来转移敌害的注意力而获得逃生机会。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8)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9)

藏文词汇大全30秒学会 藏文科普多足小虫百变SHOW(10)

靠盘卷身体、以坚硬背板御敌的三种球马陆

倍足纲动物则主要依靠表皮或化学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盘卷身体可确保身体最坚硬的外表皮在最外边,以坚硬的背板来抵御敌害攻击。比如,大部分马陆都具有防御性的臭腺,由臭腺孔释放类萜类和氰化物等有毒液体以驱逐敌害,其分泌物甚至可杀死蜥蜴。当生存条件不适宜时,倍足类还可以成群迁徙。

至此,你是否对多足动物有了一些了解呢?虽然它们不像昆虫一样多姿多彩,却也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林下秘境,发现它们“苗条”的身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