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

昨天为大家分析了一下山东的下蔡,漏看的可以点开传送门: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下蔡。

今天为大家继续分析巴蜀的争夺关口——涪县 & 郫县。

山东由于地图的线路比较清晰,相信所有的盟都会直接选择下蔡作为第一铺路目标,而作为稍远的武原可能会被闲置几日才会开始进入争夺的节奏。

巴蜀与山东情况有所不同,所以今天解析的地图直接带来两个关口。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1)

巴蜀官方地图

之前的大地图测距表示

朱提~涪县 : 沓中~涪县 = 200:98朱提~郫县 : 沓中~郫县 = 140:157

关于曹魏和孙刘的关口,还是会集中在沓中和朱提两处。

至于涪县和郫县的孰优孰劣,我后文会简述看法,具体也需要各位盟指挥和盟管理自己斟酌。


郫县篇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2)

郫县关口

连接地:郫县的连接地数量为4:4,双方平分秋色堵路城:见下图,也是平分秋色2:2,曹魏需要打一个8才能堵死,稍稍吃亏。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3)

喜闻乐见@郫县

从地形结构看来,郫县的关口位置,双方平分秋色。

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精确地图距离测算环节。


孙刘:朱提到郫县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4)

郫县孙刘最佳路线

孙刘从朱提到郫县路上基本没有经过大的阻碍绕行,比较畅通。(未在行军路上的阻碍物没有上图)。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5)

距离计算

228.5的距离,约耗时1143分钟(以5分钟一个格子计算,1.5分钟的不作讨论)。


曹魏:沓中到郫县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6)

郫县曹魏最佳路线

曹魏从沓中到郫县路上需要经过一个前往涪县公用的码头,然后从江边的山谷近路经过,从郫县北侧小道进入,比起孙刘略显曲折。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7)

距离计算

324.5的距离是目前以来距离争夺关口最远距离。

而回顾之前的大地图预测的157:140 = 1.12

现在在的324.5:228.5= 1.42

也验证了当时提出的,曹魏一侧多山地崎岖难行可能绕道的预言,只是不曾想官方给增加了那么多距离。

折算到时间需要1622.5分钟,相比孙刘增加了整整480分钟,也就是8个小时。



涪县篇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8)

涪县关口

连接地:涪县的连接地数量为4:3,曹魏多一个格子,稍稍占优。堵路城:见下图,也是平分秋色2:2,孙刘需要打一个7铜才能堵死,稍稍吃亏。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9)

喜闻乐见@涪县

从地形结构而言,显然涪县曹魏有一定优势,更多的连接地以及低级地便于迁城堵路,都是前期的优势所在。接下来再看一下双方的距离。


孙刘:朱提到涪县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10)

孙刘涪县最佳路线

与郫县共用一个码头,前程完全一致,过码头后转向北,抄小路直线抵达。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11)

距离计算

一举超越了上面的沓中~郫县的距离,跃升为目前最远的关口~争夺关距离。也因此,让巴蜀南北两侧的势力侧重的方向会有变数存在。

这里暗涌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考虑从临江前往涪县,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开荒前期队伍的捉襟见肘,多打一个关口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孙刘因为在郫县有480分钟的时间优势,必然会选择使用朱提铺路涪县。反之如若使用临江铺涪县,虽然目测可以减少部分时间,但是将在郫县方面大大增加距离,所以朱提是唯一的选择。


曹魏:沓中到涪县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12)

曹魏涪县最佳路线

这里曹魏又遭遇了重山的挑战,一个“几”字型铺路抵达。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13)

距离计算

确实沓中离开涪县更近,虽然绕了路,依然比孙刘可以减少120多格的距离,换算为时间为600分钟,即10小时。和孙刘之于朱提和临江的选择同理,曹魏也仅会从沓中铺路,而不会选择西县开关。

之前大地图分析的比例为200:98 = 2.04实际地图距离比例为 372.5:248.5= 1.5

可见曹魏确实在地图上被多加了一些绕路元素,但是依然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述

根据山东和巴蜀3个争夺的关卡可以看出官方对于两翼资源州争夺的态度。

巴蜀由于成都位于南侧,所以其实是孙刘的资源州,而在争夺关方面具有劣势。

同样山东由于许昌位于北侧,所以是曹魏的资源州,而在争夺关方面同样具有劣势。

官方希望两翼的资源州因为初期的距离优劣势带来的局面交换反差和己方州府争夺的驱动,增加双方在两翼资源州争夺关口附近的对垒,同时又因为距离遥远,分兵困难,同时多线作战看上去很美。

希望不要最后大家喜闻乐见一番,最后变成下图情况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解析s1(三国志战略版S5地图解析)(14)

城头:你上来呀! 城下:你下来呀!

谢谢大家的观看,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分享的文章,下期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