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上女下的不合理猜想)

(男上女下的不合理猜想)(1)

《人类简史》7

文/殷明

图/金枝子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用来占卜,其中有一块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即将临盆,占卜问是否吉利?答复是:若在丁日分娩,吉;若在庚日分娩,大吉。然而,卜辞最后的验辞语气十分遗憾: 31天之后,妇好在甲寅日分娩,不吉,只生了个女孩。

过了三千多年,许多中国家庭仍然觉得生下女儿是种不幸。有的甚至刻意遗弃、杀害女婴,希望再试一次,生出个带把的来。

《圣经》有:“若有男子遇见没有许配人的处女,抓住她,与她行淫,被人看见,这男子就要拿50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因他玷污了这女子,就要娶她为妻。"这时,妇女只是男人的财产,通常属于她的父亲、丈夫或兄弟。许多法律中,强奸罪是属于侵犯了某男性的财产。

scho content

就像坚持同性恋“不自然”并没什么意义一样,各种规定男人就该如何、女人就该怎样的法律、规范、权利和义务,反映的多半也只是人类的想象,而不是生物天生的现实。

几乎在所有的农业和工业社会中,父权制都是常态,历久不衰。为何大部分文化都重视阳刚胜过阴柔?虽然有各种理论,但没有任何一个真能完全站得住脚。

-肌肉理论-

最常见的一种理论,认为男人比女人强壮、力气大,就能掌控较多体力劳动的工作(像犁地和收割),于是让他们掌握了粮食的生产,进而转化为政治上的影响力。

然而,肌肉理论有两大问题。第一,“男人比女人强壮”只是一般情形,而非人人皆然。而且,强壮分了许多种,渡边淳一先生在《女人这东西》中就曾说,女人比男人更能忍受疼痛,单从分娩一事就可以看出。

第二,这种理论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历史上也有许多不需要什么体力的工作,但女人不但没分到这些工作,反而是在田里、工厂里、家庭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军队统领是男人,判官律吏是男人,进士翰林是男人,就连吟诗作对、为文著述、抚琴吹箫、问诊医病、清谈哲思、科学研究也几乎都是男人一手包办。

事实上,人类历史显示,在大多数社会中,体力好的反而干的是下层的活。再比如,智人在食物链中体力不算最大,然而,靠着聪明才智和社交技巧,却跃升到了食物链顶端。

(男上女下的不合理猜想)(2)

scho content

-流氓理论-

另一种理论认为,男性占有主导地位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好侵略的个性。历史上的各场战争就是男人主导。

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有以文人领军的传统,将领常常是舞文弄墨的,而不是舞刀弄剑的。这样说来,为什么所有官职都被男人占走了?

我们并不能说,就因为女人体力较弱、睾固酮浓度较低,就不能做好官职、当好将军、搞好政府。虽然运筹帷幄确实需要一定体力耐力,但不需要力大如牛或是凶残无匹。战争可不是什么单纯的约架,胜利的关键,常常是能够同时安内攘外,并看穿敌军思维。

一般说来,女人被认为比男人更八面玲珑,更懂得如何安抚他人。那么女人就该是绝佳的政治家和帝国领袖,至于战场上的肮脏活,就交给那些睾固酮爆表的肌肉男即可。

-父权基因理论-

第三种理论想要从生物学解释,认为男人和女人在演化中发展出了不同的生存和繁殖策略:男人要得到更多个体繁殖的机会,就看他能不能比别的男人强。随着数百万年过去,传到后世的男性基因也就最具野心、最积极、最好胜。

对女人来说,要找到个愿意让她受孕的男人完全不是问题。但让孩子长大成人,除了得怀胎十月,还得再辛苦许多年。而在这段时间,她自己取得食物的机会就变少。所以,她需要有个男人来帮忙。为了确保自己和孩子能够生存下去,女人只好同意男人提出的各种条件。时间慢慢过去,传到后世的女性基因也就是顺从、愿意接受他人照顾。至于花了太多时间争权夺利的女人,没有机会让那些好胜的基因万世流芳。

根据这个理论,由于有不同的生存策略,男人的基因倾向是野心勃勃、争强好胜,擅长从政经商;女人的基因则倾向趋吉避凶,一生养育子女就心满意足。

这种理论最有问题的一点在于,认为女人需要外部协助的时候就需要依赖男人,而不是其他女人。但有许多种动物(例如大象和倭黑猩猩)虽然也有需要依赖他人的雌性以及争强好胜的雄性,但发展出来的却是母系社会。正由于雌性需要外部帮助,所以它们更需要发展社交技巧,学习如何合作,给予彼此抚慰。于是,它们建构起了全为雌性的社会网络,帮助彼此养育后代。于是,在倭黑猩猩和大象的社会中,便是由互相合作的雌性组成强大的网络,主导全局,至于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不合作的雄性,只能滚到一边去。如果倭黑猩猩和大象都做得到这一点,为什么智人做不到?

究竟是为什么,在一个以“合作”为成功最大要素的物种里,善于合作的女人总是处于被控制方?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很具说服力的答案。

但我们明确知道的是,人类的性别角色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越来越多社会让男女在法律、政治和经济上享有平等的地位、权利和机会。虽然性别差距依然显著,但情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我们对性别历史继续的戏剧性发展拭目以待。


From思酷内容部

思酷:专注于一体化移动学习 官网http://www.scho.com/index.php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