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棠梨花(香椿棠梨花金雀花)

掌上春城讯 荠菜、蚕豆、藜蒿……立春刚过,昆明人的餐桌已“春意”初显。2月14日,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部分专属于昆明春天的蔬菜已经上市,引得市民争相购买,而最受昆明人期待的香椿、棠梨花、金雀花等春季菜品将在2月底大量上市。

昆明棠梨花(香椿棠梨花金雀花)(1)

笋尖

昆明人餐桌“春意”初显

14日上午11点,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蔬菜区,最引人注目的时令蔬菜是蚕豆。成堆的蚕豆粒粒饱满,堆满了竹筐,标价8—10元/公斤。 “每年1—4月是吃本地蚕豆的日子,我们家卖的蚕豆是观音山的本地蚕豆,很受欢迎。年前每天能卖出一吨左右,年后买的人少一些,每天能卖出500公斤左右。”摊主李先生介绍,大部分市民会将蚕豆买回家后爆炒或是焖饭吃。

昆明棠梨花(香椿棠梨花金雀花)(2)

时令小菜让市民驻足

除了引人注目的蚕豆,在大观篆新农贸市场,随便一个转角处都能看到一个小竹筐,装着或多或少的荠菜,昆明人吃荠菜的时间通常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别看竹筐不起眼,寻着来购买荠菜的市民一个接一个。大观篆新农贸市场的荠菜普遍为16元/公斤。上午,市民许女士买了13.5元的荠菜,准备回家包饺子吃。摊主苟女士是富民人,她摊位上卖的荠菜是从富民收购来的。“我们家是今天才开始卖荠菜的,每天能卖出10多公斤,比起其他四季菜,时令野菜更受市民欢迎。”苟女士说。杨先生的藜蒿售价为25元/公斤,每天也能卖出10多公斤。杨先生介绍:“藜蒿口感生脆,买回去折成小段素炒或是炒腊肉,都很好吃。”

昆明棠梨花(香椿棠梨花金雀花)(3)

荠菜

盘龙区阿子营街道的居民李有芬已经卖了10多年的野菜,她的摊位上正售卖着从阿子营收购来的绿肥尖和荠菜。李有芬说:“绿肥尖的售卖时期为每年8月至次年3月,春天是绿肥尖最嫩的时候,也是口感最好的时候。”市民陈女士花5元买了半公斤绿肥尖。她说:“我们的方言管这种菜叫‘马豆草’,小时候经常见到,但是不知道能吃,今天看到了觉得很新奇,准备买回去尝一尝。”

摊主吴女士在市场内专门经营一家野菜店,售卖云南的各种野菜,在她的摊位上足足有70多个种类的野菜。其中,来自腾冲的棕包是时令野菜,从每年10月可以吃到次年3月。据吴女士介绍,棕包售价为40元/公斤,其口感清脆、味道微苦,常常搭配肉末爆炒食用,能起到清凉降火的作用。在市场内,还有少量小甘露,售价为25元/公斤。据摊主介绍,小甘露也是一种春天特有的野菜,收购于建水,从每年10月可以吃到次年2月。

昆明棠梨花(香椿棠梨花金雀花)(4)

小甘露

昆明棠梨花(香椿棠梨花金雀花)(5)

棕包

大批春季时令菜月底上市

摊主们介绍,每年春天昆明人餐桌上最常见香椿、棠梨花、金雀花等菜品将于本月底上市。届时,一场鲜花盛宴将被搬上昆明人的餐桌。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不时不食”,就是说不到特定的时节,就不吃反季节的菜。云南人吃花的历史已经有数百年,“花”作为一个美好的意象,早已从观赏物变成了云南人餐桌上的美食。

昆明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华美食文化大使李孟泽介绍,云南人吃花的日子一般从春节后持续至4月底,而大部分花口感微苦、略涩,通常搭配腊肉爆炒后食用。正因为花微苦、略涩的口感,其本身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人们春节期间吃多了大鱼大肉,到了春天刚好可以通过食用花来降火排毒。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彭云 王飞

责编:杨芮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