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

如今我们再次回味那些经典老歌时,心里总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其中。因为多年后,我们发现从小听到大的经典音乐,很多都是翻唱于国外的。包括港台天王级别的人物,也靠部分翻唱作品红遍了大江南北。

九十年代初期那会儿信息还不发达,歌星翻唱别人的歌,我们也不会知道,反而会认为这是歌星的实力(最初的听众并不知道作词人和作曲人的伟大)。当然了,那时候大部分有知名度有能力的明星,都是花钱买了版权的,唱唱也无可厚非。但也有一些人,将别人的歌稍微改改,就成为自己的原创歌曲,反正那个年代也没人知道。

天知道多年后网络会这么发达,而那些旧账被网友一一翻出。只是他们该火的都火过了,赚得盆满钵满。而如今的网友也最多只能感叹一句:被骗了几十年!

当年的很多商家,也是利用这种信息差,将国外资讯翻译转化为自己的内容,吸引观众眼球,赚取收益。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年“日本出版商控告香港九家电子游戏杂志”的经典案例了。

杂志页面: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2)

那时候的香港杂志,将日版的专业游戏杂志翻译之后,直接就原封原样地排版发行。其中包括:超任一族、Super Game Mix、超任 Fans、Super Game Club、劲Game王、Game Book、超任攻略、超任小天才及电脑游戏月刊。

并在杂志中插入了各种本土的广告,其中大部分都是盗版游戏机和卡带的销售。那时候正是16位游戏机火爆的年代,游戏杂志非常吃香。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3)

配图和文中盗版杂志无关

由于是内部消化,香港当时的相关部门也没有管那么多。但是万万没想到杂志太火了,本土的销量非常之高,这引起了日方出版方的注意。于是在时机成熟之际,几家杂志出版商联合控告了当时的几家大型杂志社,最终达成了协议进行赔付。

另一边,海关方面通过刊登在杂志上面的广告顺藤摸瓜,将盗版游戏机和盗版游戏窝点全部瓦解。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4)

配图和文中盗版杂志无关

《电子游戏软件》当年在刊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不也经常这么干吗?

虽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我们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但是文章表达方式却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词汇、术语、腔调也是港台专用的。而《电子游戏软件》初期的部分文章,我们能读出这些腔调的味道,其实这就非常明显了:《电子游戏软件》将其他杂志的繁体字转化成简体字,然后就成为了一篇新的文章。

不过后期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电子游戏软件》最终还是走向了正途,发表了不少影响较深的文章,而且每一位作者的名字都被我们牢记于心。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5)

在香港游戏市场一片混乱的时候,国内当前的游戏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

此时国内的游戏行业正在遭受家长、舆论和媒体的围剿,同样是遍地哀嚎。《电子游戏软件》在本期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乌鸦乌鸦叫》的檄文。但很快就被舆论给淹没了,甚至杂志还差点成为出头鸟。

杂志原文: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6)

电软发表的这篇《乌鸦乌鸦叫》,其实就是对当时舆论的错误导向,故意将游戏妖魔化表达的不满。以及对游戏在国内的现状表现出的痛心疾首。

在电软发表了这篇文章之后,《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杂志也发表了一篇针对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对电软文引用的案例进行批判。

大家可以看看原文: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7)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8)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9)

电软针对的是社会现象,当时的舆论导向、人们对游戏的态度,以及对当时的游戏处境,都感到一丝悲观;

《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杂志则表现得比较理想主义,对电软所展现出来的“愤慨”非常不屑。《家用电脑与游戏机》认为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游戏环境非常乐观。像是:什么世界最大游戏软件公司在中国开分公司,中国人已经自己研发可以震惊世界的游戏,以中国的环境明天会做出比美国更好的游戏......并在最后一句呼应了副标题:祖国大陆游戏业更快地起飞。

但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真如电软担忧的一般,游戏遭遇了全社会的围追堵截。到了2000年国家直接颁发了“游戏机销售禁令”,一棍子将游戏打死,失去了最佳的发展机会。

《家用电脑与游戏机》说好的起飞呢?这算不算是盲目乐观呢?

时间能证明一切,二十年后的今天正好来验证。如今,我们回顾中国这段游戏发展史,你认为《电子游戏软件》和《家用电脑与游戏机》谁的言论才是正确的呢?国内游戏的现状大家也知道,主流游戏发行商在干什么?他们盯着的是游戏未来发展,还是玩家的钱包呢?

中国真的不缺人才,很多世界级的3A大座都是中国人参与制作的。很多日本的经典游戏也都是外包给中国公司做的。但却没有一款让中国人真正引以为傲,火遍全球的游戏。土壤决定了一切的农作物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0)

《电子游戏软件》最让观众欣赏的一面就是互动,他们接受来自天南地北的投稿。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有求必应,将玩家们的问题直接刊登在杂志上面回答。这种方式让电软有了十足的亲和力,同时大大增加了观众们投稿的兴趣。

在《电子游戏软件》第九期中,我们看到一篇受用终生的游戏秘籍:破解游戏中的密码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1)

在我们熟悉的MD游戏和红白机游戏中,都有一个PASSWORD的选项。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2)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3)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4)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5)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6)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7)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8)

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这里就是禁区,即使多次尝试也不得其法,不知道这玩意是用来干嘛的。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这里就是秘籍输入的地方,但是想要获取秘籍就比较困难了。

而在本期中电软专门讲到了秘籍的破解规律,算是给玩家们提供了一个测试方向。

破解游戏密码的方法,来自一位热心的读者,是他发现了游戏密码中存在的规律。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19)

说实话,当年的游戏秘籍估计很少有玩家自己测试出来的。毕竟那时候心都比较“野”,一心只想快点进入游戏,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哪还有什么时间来测试PASSWORD嘛!

能够破译出密码的游戏不多,我们能够获取到的密码一般都是过关之后显示出来的。也有一些游戏的密码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得到了一两组,就能将所有的密码全都猜出来。下面我们看看杂志投稿如何分析的: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20)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21)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22)

香港青年对乌鸦的评价(当年声讨电软的檄文乌鸦别叫了)(23)

看了这份秘籍之后,你是否也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是不是感觉当年真的白玩了呢?

只是如今网络这么发达,我们想要寻找游戏秘籍只需要百度一下就可以了,不用那么麻烦一个一个去尝试。但这样也就少了很多乐趣了。要知道,当年我们每测试成功一个密码之后的兴奋劲,比中了的三等奖还开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