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书本(道德教程了凡四训)

成书缘起,袁了凡原名袁黄,字坤仪,在考科举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测其未来功名,结果都应验,因此认为命运不可改变,且命运中他将于53岁寿终,且无子嗣然之后于1569年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准提咒与解说命运(数)其实可以改变之后,积极为善助人,因此改变自身的命运,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正是袁要给儿子的训示《了凡四训》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了凡四训书本?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了凡四训书本(道德教程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书本

成书缘起,袁了凡原名袁黄,字坤仪,在考科举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测其未来功名,结果都应验,因此认为命运不可改变,且命运中他将于53岁寿终,且无子嗣。然之后于1569年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准提咒与解说命运(数)其实可以改变之后,积极为善助人,因此改变自身的命运,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正是袁要给儿子的训示。《了凡四训》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分四个部分来讲解如何改变命运。是古代著名劝善书,《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

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

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

四篇主题

了凡四训全册划分为四篇,包括以下:

第一篇 立命之学 - 说明人的命运是可靠自己创造,而不是被命数所束缚。

第二篇 改过之法 - 从小的过失起改过,那自然便不会犯下大的过错。

第三篇 积善之方 - 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事积多了,命运自然也有所改变。

第四篇 谦德之效 - 与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中学习,自然便有进步。

后世影响

明朝袁了凡进士原著,民初黄智海先生演述,了凡弘法学会整理。了凡四训这本书,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

但是了凡四训的原著,是用文言文写的;对现代人而言,阅读起来比较吃力,而且不太容易懂,民国初年的黄智海先生,为了使这本书能让大家受益,所以用白话文不厌其烦详尽的注解,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功德无量;黄先生的白话注解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优点是内容丰富详尽,缺点则或许是过于繁琐些;而现代人比较缺乏耐心,可能会因此而影响读这本书的兴趣,以致在有形无形中,使这本好书的影响力减弱。根据所整理的《了凡四训白话解释精简本》,录制成《了凡四训有声书》。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