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十三太保下场(目不识丁的十三太保之大太保做了后唐皇帝)

#创作挑战赛#

史上最有名的十三太保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手下的一帮猛将,里面有义子、儿子、部将,里面名气最大的是排名末尾的“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的十三太保李存孝。但大太保做了后唐皇帝。

后唐十三太保下场(目不识丁的十三太保之大太保做了后唐皇帝)(1)

大太保是李嗣源,他为什么成为大太保了? 十三太保的称呼是后人给他们的,应该是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李嗣源出道早,13岁就跟随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后来成为李克用的义子;

第二、军事才能突出,骁勇善战;

第三、后来当了皇帝,创造了短暂的盛世应该是主要原因。

李嗣源是代北沙陀人,本名邈佶烈,没有姓氏,后来跟随李克用被收为义子,赐名李嗣源。公元884年的上源驿事件,17岁的李嗣源拼死救出了被朱温围困在汴州的李克用,成为亲信开始受到重用,后被任命为四太保李存信的副将,因勇敢彪悍,李克用嘉奖其麾下500骑为横冲都,李横冲威名远扬。

908年李克用病逝后,李嗣源忠心辅佐世子李存勖,921年李存勖在邺都(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称帝,建立后唐,后世称唐庄宗。李嗣源进拜检校太傅,兼任侍中,李嗣源功高权重又勇猛善战,这在五代时期就是个相当危险的存在,受到唐庄宗李存勖的猜忌。李嗣源驻外避祸,附近的魏博军士造反,李存勖开始故意没让李嗣源出手,派元行钦镇压接连失利后,才不得已启用李嗣源率皇帝从马直亲兵出战,结果李嗣源到了前线,却被从马直军士挟持哗变,与前面造反的魏博军士合为一处,李嗣源想法逃出后,又被元行钦诬奏与叛军合谋叛乱,几次上书唐庄宗李存勖,进行申辩都被阻挡,估计李存勖也不太相信他了。李嗣源采纳女婿石敬瑭的建议,谋求自立自保,多方势力积极加入拥护。李存勖亲自率军征讨李嗣源,部下又有人投靠李嗣源,李存勖撤退途中又有亲兵叛乱,结果被流矢射死,局面大乱。

后唐很多武将、大臣反而很支持李嗣源,希望李嗣源进驻洛阳稳定局面,并进一步劝进未果,改请李嗣源监国。公元926年四月二十日60岁的李嗣源称帝,为表示合法性,未改国号,继续称唐。

后唐十三太保下场(目不识丁的十三太保之大太保做了后唐皇帝)(2)

李嗣源虽是目不识丁的军人出身,但是一位开明的皇帝,在位七年也算是五代时期很长的了,改革用人机制,不重门第,重德才;减轻税负;大幅减少宫里的太监、宫女、节省财政开支;整顿禁军、削弱藩镇力量。当时的战争令百姓困苦、人口进一步减少,人们迫切希望安定的生活,唐明宗李嗣源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国家稳定,政治清明,人民休养生息,生活达小康。这在五代时期绝对是一个奇迹。

后唐十三太保下场(目不识丁的十三太保之大太保做了后唐皇帝)(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