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1)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几句令人耳熟能详的诗来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他在离开康桥时所作。但徐志摩对人生挥别时可没有挥别康桥时的平淡,反而是在众人的心中重重地砸下了烙印。

一、诗人灵魂的选择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出生了。他的家庭条件十分优渥,徐氏一族世代经商,积累了许多的财富,其父徐申如也是清末民初时期有名的实业家,早年时就已继承了祖辈的产业开始经营徐裕丰酱园,后合股创办了硖石的第一家钱庄,一跃而成硖石首富。

除了优渥的家庭条件,徐志摩的亲戚中也不乏知名人士,例如沈钧儒、金庸、琼瑶等,想必这也给他无形中建立起了一个独特的家庭文化氛围。九岁时,徐志摩进入学堂读书,并常年占据班级第一的位置。当时的他师从张树森,为他之后的古文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2)

十四岁时,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并在这里发表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7年,因为他就读的北洋大学法科被并入了北京大学,徐志摩也跟着转入了北大继续研读。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良师梁启超,对他自己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北方求学的日子里,徐志摩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决心出国谋求一条救国救民的良方,于是在1918年,他便离开北大,动身前往美国。在国外,徐志摩也不忘祖国,常常参加当地留学生组织的爱国活动。

但很快徐志摩就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厌恶,在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下,他再次横渡大洋来到了英国,并进入了康桥大学(也就是现今的剑桥大学)。这里浓厚的浪漫主义氛围整日熏陶着他,徐志摩在与各界人士的交往中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在雪莱和拜伦的影响下,他走上了诗人的道路。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3)

三段爱情

徐志摩作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如若将其放到古代,怕也是一代风流名士。而就像是约定俗成一般,诗人多风流,多情甚至滥情之人无数,徐志摩的情感便仿佛循了这个"旧例",一生中与三个女人有着情感的纠缠

1915年时,社会上各种思潮都在发生着碰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自由恋爱激烈冲突着,而刚刚十八岁的徐志摩,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听从家庭的安排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结为连理。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4)

但随着徐志摩受到的来自欧美新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重,他深感自己与发妻之间的差距愈发不能忽视。1920年,徐志摩与好友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相结识。林徽因作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对男人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徐志摩也不例外,他疯狂地爱上了她,甚至与当时已怀孕的张幼仪离婚。

但向往自由恋爱的徐志摩并未换得才女的倾慕,林徽因最终和梁思成成婚,她成了徐志摩内心深处的白月光与心口上的朱砂痣。留学回京后,徐志摩与好友王庚的妻子陆小曼相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渐渐打得火热,终于在1926年成婚。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5)

英年早逝

这一段婚姻徐志摩并未得到来自家人的祝福,父亲徐申如更是拒绝接纳陆小曼。结婚后的日子里,二人依旧过得十分浪漫,夫妻之间的缠绵深情也是令人感叹。可到了后来陆小曼渐渐失去了当时的灵动与激情,逐渐变得懒惰好玩,而徐志摩虽常常委婉地进行劝解,却仍旧是在行动上不断地迁就她。

陆小曼出身名门,自小便是备受宠爱,花钱向来大手大脚。失去了父亲经济支持的徐志摩为了赚取家用,不得不在三所大学同时教课。1930年时,徐志摩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工作,应邀北上任职,从此便在上海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当时他的年薪达到了几百大洋,是人均年薪的数十倍,可这样依旧无法满足家中的花销,家庭逐渐成为了压在徐志摩头上的负担。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6)

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拉锯战,而谁也没想到,给这场拉锯战画上句点的,竟然是他突如其来的死亡。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参加心中的白月光——林徽因——在北平举办的演讲会从南京乘飞机北上,不幸的是,在一片大雾中飞机直直撞上了开山,机上所有人员全部不幸遇难。

从沈从文的信中我们了解到了当时情形的惨烈:徐志摩全身骨折,左臂、左腿全碎,头上甚至还有一个大洞,死状极惨。当时的他才三十五岁,正是生命中最好的时期,作为一个诗人,他仍有许多可以进行创作的时间,但他的生命指针却永远地停在了那一刻。

恩怨随风

作为新月派与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徐志摩的死亡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他就像他诗中写到的那样,"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却给身边人及后人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哀伤与叹惋。

蔡元培曾为其写挽联,其中一句"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便可看出徐志摩在诗上的造诣。"多少前尘成噩梦,万千别恨向谁言",随意从陆小曼致徐志摩的挽联中抽出来两句话,我们也可看出二人之间虽在后来互相磋磨,却也有着深深的爱恋。

徐志摩死状(徐志摩死态惨烈)(7)

而冰心的悼词却格外显得意味深长。“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之下,仍得到社会一班人欢迎的人,得到了一个归宿了。"从中不难看出冰心对于徐志摩本人的行径还是有着不满的。

冰心欣赏肯定徐志摩的才华,却不满他与女人纠缠不清,尤其是针对林徽因。"女人的好处他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这一段悼词揭开其去世缘由,揣摩一下就可知这句话便也是直指林徽因,如若不是为了赶她的演讲会,徐志摩不见得会丧身于空难之中。

徐志摩一生都仿佛生活在浪漫主义中,他富有思想但他的思想却"居无定所",永远都在随着时代的浪潮而变幻。他的生活与爱情始终纠葛不清,但一切的一切却也早已消散,恩恩怨怨最终都也随风而逝。

往期文章精选:

印度“牛粪饼”一盒近30元,牛粪越多越尊贵,亚马逊上经常卖脱销

“五谷道场”方便面的辉煌:曾创20亿销售额,最后却被1亿多出售

非洲暴君对台湾少女一见钟情,少女远嫁非洲成王妃,后来过得怎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