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方小城的历史(一个过来人的回忆)

从城市到乡村,从“上班儿的”,一夜之间变成“”种地的”,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编者。

夜 话(纪实小说系列)

寻找北方小城的历史(一个过来人的回忆)(1)

走过去,领略人生不同的风景!

作者 阿兰

小油灯,在腰窝儿里,拉着长长的,黑缎带子般的烟儿,飘飘忽忽、招招摇摇。东抓一把,西扎一头的,就像一个初学画者的笔。那几张刚刚糊上没多久的大白纸,有点儿微微地黄了,看来,用不多长时间,它就会比灯灰还要黑,黑得发亮,亮得油浸浸的,要是能刮下来,一定能炖菜吃吧。

我家的三间屋里,早就收拾妥当了,只有妈,每日里还不时地动几下,偶尔,还会叫上我去打个零杂什么的。小姐?小姐人家早就不干了,她呀,正抓紧一切时间看教科书呢。这一刻,她正独自享受着这安宁,眯起眼睛,凑在油灯下,恨不能把自己,都溶进光影里的书中去。开了春,她就要到五棵树镇上的中上学去了。再过一会儿,屯儿里的乡亲们,就会像以往一样的,到我家串门子来了。

屯里的乡亲们厚道,热情,也自来熟,把我们家叫下放户。那意思就是说,这家也是屯子里的一户,是下放来的。听他们讲,这三间房,原是生产队的一个仓库,冬月(就是农历十一月)前儿,公社说要来下放干部,让收拾好。队上给记二十个工,每个工十分,每十分八毛钱。大胡子叔叔带几个“劳力”,该堵的堵上,该抹的抹好,又在屋地的中间,搭了个红砖炉子。

乡下就这样,不动火,屋里很冷,一见火,马上就有了暖气儿。

我们家到的那天,刚好是农历腊月初八,天好冷好冷啊。乡下人好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我那天一劲地摸啊,也没冻掉啊,就是手一下胖了许多,像个大白面馒头,肉肉的,喧喧的,圆圆的,亮亮的,还真挺好玩呢。真的,就是戴着大姐在下乡前,给我现做的“棉手捂子”也不行,妈和小姐常把我的手放到她们的怀里。我觉得,这儿就是比城里冷,还爱下雪,一下就没完没了的,那雪还大呢,每日早起,都是爸和大哥用力地推开大门。我呀,没事儿不早起,要不是憋不住,才不去上厕所呢,对了,他们这儿,把这叫上“外头”。这要是在城里呀,我早就跑出去了,堆个大雪人儿,做好鼻子、眼睛,再在肚子上掏个洞,找几个人钻进去一玩儿,绝对“盖帽儿”了!

自来这儿第三天起,爸就到五里地外的公社上班儿去了,说是“五七”连。早早地就走了,一般回来都很晚,大都在公社吃了饭。大哥也在来的第四天上,到“社上”出工刨粪去了(这儿的人,把生产队叫社上)。他今年刚好初中毕业,该下乡当知青了。每天一帮妈张喽吃完晚饭,他抬腿就上社上去,听他说,也不过是坐坐,扯扯。一整就带着一帮子人,揣上那些人自家的瓜子儿,七吵八喊地到我们家来唠嗑。他们扯的时间长,我从未听到过头儿,早就睡过站了。不过,他们唠的还真是让我长了见识。

昨儿晚上,二丫来了,妈让我和小姐叫她二姐,说是“屯亲”。她的大号叫梁秀君,她就是那个那天在车上,把大胡子叔叔叫“四叟”的那女的。她可真逗,把好多乡下的话翻译给我们听。什么四叟,就是四叔,夜儿个,就是昨天等等。她是常客,几乎天天来,一来就和小姐唠,不是她从小姐这儿拿几本“封、资、修”,就是带来几本“大批判”,总是在捣弄着啊。时不常的,也和妈说上几句笑话,让妈那紧绷着的脸,在那一刻开了晴。她真有点像我们家,居于大姐、小姐之间的二姐,小姐在屯子中唯一一家串门子的,就是她们家。对了,她爸,她叫爹,是我们这个大队的支书,是我们这个县里文革前的劳模,文革里又成了造反派,现在?听说还是县委委员呢。那个大胡子叔叔,是我们队的队长,她的亲四叔。她呢,是我们公社小学的音体美教师。

今儿又是,她几乎和大哥同时进的屋,像我和大哥要好吃的、好玩的那样的,和大哥笑着,说着。

“我真的不行,从来没演过,也学不来。”大哥不大习惯她这个求法,挠着头,推让着,脱下大衣,本来是递给小姐的,却让二姐一把抢了去,放到被垛上,一转身,又求上了。

“大小,啥事儿啊,你就答应二丫不行。”妈叫着大哥的小名,笑了说。

“妈,你不知道,他们都追我好几天了。大队上要演《沙家浜》,让我来刁德一,我哪会那个。”大哥从不对妈使粗气,只是深深的皱了几下眉头,咧了一下嘴,坐到炕沿儿上。

“娘,你尅他,尅他他就会了。”二姐鼓动妈。

“我可不好尅他,八成他不是那块料。”妈用手指点了一下大哥,又回身打了一下二姐的头,走到外间儿去,给他们倒喝的水去了。

“小妹,帮姐们动员动员。”二姐又拉拢小姐。

“咱可不敢,他再打咱吧。”小姐放下书,揉着眼睛,摇着头。

还没等她再说什么呢,大门响了,又有七、八个人,唏哩呼噜吵吵嚷嚷地涌了进来。“怎地,我咋说的,一准儿在这儿。”那个叫秀丰的,用手在鞋底上抹了一把鼻涕,得意洋洋地指着大哥和二姐说。

“这回你要是不答应,咱就给你做一回思想工作。“大队的团支书,社上专门儿放散牲口的刘家老叔,上来就给了大哥一巴掌。二姐也说:我这不是正“工作”着呢吗。

“真热闹啊,怪不得公社的人都说,到了太平屯,哪家热闹,不用说,准是你家。”爸下班儿了,在外屋地上跺了几下脚上的雪,搭上了腔。

这些个人,那是一涌而上,这样那样的,种种般般的跟爸学了一大遍,倒真像是大哥有了许多的“不是”似的。

“啊,这好办,咱给他来个理解的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爸用手指着大哥,对大伙大声儿的说。

大哥和大家一块儿笑了,可能算是答应了吧。

他们又开始唠上了别的,我不去听了,爬在窗台上,用舌头舔着玻璃上的一块儿霜,让它化了,我好看外面。外面的世界,白茫茫的,那飘舞的雪花,好像唱着歌儿似的,一片片地落着,慢慢悠悠的,可惬意地打天上飘下,非常得意地躺在先期到达的,它们的同类的上面,和我一起,看着这黑是黑,白是白的夜。偶尔,有小风走过,它们就一起挤着,到别的什么地方,大概也会串个门儿什么的去了吧。

我的额头,一直贴在窗上,那儿凉,一再地把我的睡虫儿赶走,让我是一阵儿明白,一阵儿糊涂的。

说不上哪一阵儿,他们先后地走了,妈放好了被褥,要我睡下,只有爸和大哥坐在炉前,还在唠着什么。

大概是睡够了吧,我倒不大想睡了,眯着眼睛听爸和他的长子谈些什么,可能是大哥给爸倒水了吧,我听见潺潺的水响声儿。

“大小,我觉得咱的祖先是农民,这次,咱们都来了,也都成了农民,我看咱们都得改造自己,你说哪。”停了一下,爸又说“这也怪我,平日里很少带你们到乡下走走,看看,哪怕到郊区去也好,让你们见见农民,知道农民,了解农民。”爸又笑了,那笑一挺很有感染力,大哥也跟上笑了,还挺大的声儿哪。

反正也睡不着,我一翻身,双手支着下巴拄着枕头,借着炉火的红光,看着爸和大哥唠着。

油灯不失时机地爆了个烟花,大哥走过去,用火柴杆儿把它挑开,随手把那灯拿到他和爸之间去了。见我没睡,大哥朝我做了个鬼脸儿。我趁机要爬起,打算穿衣服。

“小弟,回去,别感冒喽。”爸压低嗓音儿喊我。我极不情愿地缩了回去,继续我种姿势。

“今儿,我们五七连开了个会,张连长和我(对了,爸是五七连的指导员)都讲了这事儿,也涉及到你们的这些个家属的了。你该和他们一块儿演这个戏,你就当你是一个农民,年青的,读了几本书的农民,那就成了。再者说,你爸我就是个农民的后代,如今又变成了一个农民,你不至于瞧不起农民吧。”爸看着大哥,大哥笑了,很尴尬的,用手挠了几下头。

“我听你平日里也唱个什么《知青之歌》了,《山楂树》那些来的,吹个笛子,弹个琴我看也挺好的,咋能说你不会哪。”爸的声音严厉起来了,脸也沉下来,跟一汪水似的。

大哥有些手足无措了,定定地坐着,一动也不敢动的,深深地浸着头。

“再以后,少唱那些吧,啊?听见没有。”

大哥表决心般的,抓紧双手,就像生怕错了,爸一生气,真要收拾他,或者把他怎样一般的。

“过一阵子,我可能不在家住,去搞一个运动,你呢,多帮妈干点活,带好小妹,小弟,督促他们看书,学习,你自己也要学习,别吃过了就走。书,还是要看的,有许多的道理,书上早就写的明明白白的了。”

“你放心,爸,我会的。“大哥抬着头,俩手搁在腿上,看着爸笑了。

他的这种笑法,我从未见过,在我的眼里,他始终是大哥,好像他虽然也是爸妈的儿子,可从来没像我那样,耍过赖,哭闹过。爸不在家,他就是爸爸。小弟这不对,小妹那要重做了,等等的。连妈有时都找他商量这,议论那的。敢情,他也会像我一样啊。

爸不再说什么了,轻轻地帮大哥捋了几下头发,呆望了他一阵儿,又摇了摇头。站起身,拿着撮子,要往炉里加玉米瓤子,大哥马快地抢了过去。

手支的时间太长了,我坚持不住了,倒下望天,看着天棚。新糊的纸,灰白灰白的,中间有一大条子红红的,有前儿,它还一明一暗的,嗷,它映着炉火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