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

韩信,我们都知道,汉初三杰之一,世人尊称“兵仙”,什么“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类的,有很多故事流传至今。后来的的“武庙十哲”里更换多次他也在榜上。他用兵如神,最终帮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而高祖刘邦也封他“三不死”: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金不死。最终的结局呢?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韩信还是被杀,那么刘邦有没有后悔杀韩信?且来梳理一下。

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1)

先看《史记》里司马迁的记载,在得之韩信被吕后杀死在未央宫里之后,刘邦的感觉是:且喜且怜之。短短五个字把刘邦的心思展现的淋漓尽致,枭雄本色展露无疑!也就是说刘邦确实想杀他,但是觉得杀了又太可惜,毕竟在天下一统的路上,唯有韩信可以和项羽对抗并战而胜之。

韩信是个人才,首先是萧何发现的,所以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刘邦当然也有眼力,会用人,但是每一个统治者都有一个共性——多疑。看现在的史料,韩信绝无反意,虽然被人怂恿,但真的没有起兵造反的念头,如果真有,也就没有刘邦啥事了。

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2)

当初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韩信就派人送信,要求立他为假齐王,把当初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韩信就派人送信,要求立他为代齐王,把刘邦气得要死,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啊,还是张良更有大局观,踩他的脚,让他稳住韩信,他才立即醒悟,改口说要封就封真齐王,封什么代齐王。韩信这才出兵,这也为刘邦严重埋下了一根刺。

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3)

而后来,刘邦约韩信、彭越一起进攻项羽,结果他们都不来,刘邦大败。刘邦没办法,找谋士商量,张良献计,让他将沿海大片地区分封给韩信,其他选了一片地方封彭越为梁王,他们才肯过来打项羽。看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刘邦能对韩信放心就见鬼了,用大白话来说,韩信这是给刘邦上眼药啊。

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4)

但刘邦是真不忍心杀韩信啊,这个不是瞎说,也不是美化刘邦。来分析一下韩信为楚王这一段,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召集众将,结果众将说打他是送死,最后采用陈平计谋,才抓了韩信。抓了韩信以后,按说刘邦该立刻杀了他,但刘邦没有,而是将他封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这样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最后,韩信被杀时,刘邦正在外面打仗。是吕后让萧何将韩信骗来杀掉了。刘邦得知以后,是又高兴,又怜悯。高兴是,韩信能力超强,但又一直不是很听话,多次关键时刻抗命,忠心有限,一直为刘邦所担忧。怜悯,则是韩信毕竟能力很强,且也是刘邦多年部下,战功赫赫,刘邦也一直有点不忍心杀他。

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5)

也许有人说,吕后如果没有刘邦授意,是不可能杀韩信的。也许这个刘邦还真没授意,但刘邦肯定是说过这个韩信太不听话了。吕后一向心狠手辣,比刘邦狠多了。就拿彭越来说,原来是梁王,被举报谋反,审讯之后,被判定有罪,当斩,报给刘邦的时候,刘邦最终放过了他,免除死罪,将他流放四川。彭越从洛阳去往四川时,碰到了从长安来的吕后,就被吕后抓回去,要求刘邦杀了他,最终倒霉的彭越被杀了。另外,吕后在刘邦死后,将戚姬砍手砍脚,割耳朵、挖眼睛,真是惨绝人寰,不光如此,刘邦的几个儿子都被她杀得差不多了。她的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韩信为何被称为兵仙(兵仙韩信之死刘邦有没有后悔)(6)

刘邦杀韩信,是为了震慑异姓王,但适得其反,各个异姓王得之韩信这样的功劳斗被杀,何况我等 于是分分造反,使得刘邦适得其反。刘邦想杀韩信是真的,毕竟谁都不敢在身边放一颗定时炸弹,但刘邦必定后悔杀韩信杀得太早,如果等一切安定也就不会有叛乱了。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就这么简单的道破了韩信的一生,他的政治眼光为他自己埋下了祸端,刘邦又怎能容下眼中的肉刺,但也曾后悔韩信杀得太早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