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脱贫攻坚手记(新春走基层湘潭县)

农业脱贫攻坚手记(新春走基层湘潭县)(1)

香菇大棚。

农业脱贫攻坚手记(新春走基层湘潭县)(2)

一个个香菇煞是可爱。

农业脱贫攻坚手记(新春走基层湘潭县)(3)

贫困户周冬枚在采摘香菇。

红网湘潭县分站讯(记者 彭圆 吴志勇)眼下,湘潭县石潭镇甘泉村的香菇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香菇,一篓又一篓的香菇即将发往湘潭市、株洲市的大型批发市场。“春节即将来临,香菇有些供不应求了!”忙得不亦乐乎的基地负责人黄明强笑得合不拢嘴。

走进香菇大棚,就有一股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菌棒整齐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争先恐后从菌棒里钻出来。黄明强介绍,香菇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都要达标才行。“今年的香菇菇形好,产量也不错,高峰时期每天可产5000斤左右。”黄明强一边仔细检查着香菇生长情况,一边小心翼翼摘下并轻轻地放进篮子里。

石潭镇有种植香菇的传统,邻近的八角村的香菇也是远近闻名。2016年底,黄明强被推选为湘潭县政协委员,他的合作伙伴刘建军被选为甘泉村党总支书记。一个政协委员,一个村党总支书记,应该为老百姓、为村上做点什么呢?黄明强与刘建军商量,两人决定成立一家公司,带领乡亲们通过种植香菇共同致富。

说干就干。2019年,他俩投资200余万元成立湖南强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首批建设32个香菇种植大棚,没想到当年就喜获丰收。2020年,他们又追加投资新建了18个香菇大棚,同时还为公司的所有农产品注册了“列雁荆河”商标,并获得农业农村部的绿色食品认证。

经过几年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辐射带动了周边200余名群众就业,其中有9人来自当地残疾、贫困家庭,2020年公司发放工资达100多万元。在吸纳周边群众就业的同时,公司每年还在当地采购大量的杂木柴草、稻草莲壳等用来制作菇棒,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

周冬枚是该村的一名贫困户,今年57岁的她一直在香菇基地里工作。因为丈夫身体不好,自己没有外出打工。“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还照顾了家庭,挺好的呢。”周冬枚高兴地表示,老板对工人们很好,她相信只要加油干,日子会越过越好。

除了安排残疾人、贫困劳动力就业外,公司还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承担了全镇17个村91名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任务。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公司,91名贫困人口5年时间可以从公司获得1000元/人的分红。

“公司将始终坚持把造福家乡作为首要目标。” 黄明强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扩大规模、重点发展香菇和特种水果种植和深加工,全力打造出一个以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为主体的示范性现代农业园,力争在2013年总产值过亿元,吸收更多的乡亲们通过就业增收致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