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疼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脚跟痛不能忽视)

大家有没有过脚跟痛的情况,有些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或者关节有问题的朋友,可能会经常出现脚跟痛的情况,脚跟痛出现时,大家会感到步履艰难,一走一动都是困难。非常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的生活。那么造成脚跟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治疗和缓解脚跟痛的问题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脚跟痛的预防和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脚跟疼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脚跟痛不能忽视)(1)

【什么是脚跟痛】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 跖 筋膜 炎 ,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 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脚跟痛很多都是由于人们长期不注意关节处的保健和用穿鞋、运动等不科学造成的。我们来看看,哪些人群最容易患有脚跟痛的问题。如果大家是这类人群,一定要学会保护脚跟关节,避免问题发生。

1、年老时,跟垫的弹力会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还会形成瘢痕以及钙质沉积,从而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2、产妇在月子里,气血两虚,很容易受凉寒之气。特别是足部,包括足后跟,一旦受凉,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出现疼痛。 产后穿高跟鞋,经常赤脚穿拖鞋、凉鞋等等都是重要的诱因。

3、经常性坐着工作的都市白领们也是足跟痛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对于穿高跟鞋的职业女性。

【脚跟痛的预防】

相比较脚跟痛的治疗,合理的预防更为重要。对于一些脚跟痛的高发人群,预防更是避免病痛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不同高危人群对于脚跟痛疾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此点。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软底、后跟部垫一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减肥治疗。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4、类风湿性跟骨炎,应先用药控制类风湿后,并在鞋内垫软垫。

5、外伤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当,在制做石膏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脚跟痛的治疗】

脚跟疼的原因与治疗方法(脚跟痛不能忽视)(2)

脚跟痛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注重日常脚跟关节的保护,避免脚跟关节受损严重。其次是合理的使用药物,严重的脚跟痛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咨询医生的建议,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两个治疗和缓解脚跟痛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使用矫正鞋垫

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少刺激,舒缓疼痛;跟垫痛针对于老年人,跟垫弹力下降,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海绵跟垫及封闭疗法有效。

2、中药治疗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元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方解:方中川乌、川椒、威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元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木瓜、川断、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芒硝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食醋含醋离子,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助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力。诸药水煎熏洗,药物作用于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软化骨刺,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除。

用法:将前12味药加冷水3000毫升,浸泡12小时,煮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两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