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分布为害】

番茄溃疡病,又称细菌性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1985年在北京市发现后,已相继在内蒙古、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发生为害。全国皆有发生,具有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的特点。发病的地块番茄减产达25%~75%,发病严重时,可以造成全田大面积萎蔫死亡。我国已将其列为检疫对象以防止和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发病症状】

1、苗期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开始,病叶发生向上纵卷,并从下部向上逐渐萎蔫下垂,好似缺水,病叶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色枯死。有的幼苗在下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菌株体矮化或枯死。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

苗期,叶片开始萎蔫

2、茎秆染病,病菌在韧皮部及髓部迅速扩展,初期下部叶片凋萎或卷曲,似缺状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并向上扩展,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空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多雨或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2)

茎秆发病初期症状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3)

茎秆纵剖面症状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4)

严重时茎秆发病症状

3、果实受害时,病菌由果柄进入,幼果表现皱缩、畸形。果面上形成圆形的病斑,呈白色,有时隆起,单个病斑较多,且大小一致,中间为褐色,形似"鸟眼"称为鸟眼斑,有时病斑会连在一起。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5)

发病初期症状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6)

果实后期发病症状

【病原特征】

番茄溃疡病为细菌性病害,是由密执安杆菌引起,菌体杆状或棒状,无鞭毛,大小为(0.7~1.2)um×(0.6~0.7)um,以单个或成对方式存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代谢,不解脂,硝酸盐还原阴性,脲酶阴性,明胶液化慢,水解七叶苷,水解淀粉能力很弱或不水解。病菌生长缓慢,形成具光泽、圆形、边缘规则的黄色菌落,也存在粉红色、白色、红色及橙色的变易菌落。病原菌是一种好气、不游动、革兰氏阳性、无孢子形成的弯曲形杆状细菌。适宜PH7;1~33℃均可发生,最适温度25~27℃,寄主范围仅限于茄科的一些种、属。

【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2-3年。病菌由伤口侵入寄主,也可以从叶片的毛状体、果皮直接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后,经维管束进入果实的胚,侵染种子脐部或种皮,使种子带病。带病种子、种苗以及病果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近距离传播主要是靠风雨、灌溉水和昆虫,或随分苗移栽、中耕松土、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蔓延;此外,农事操作人员的手、衣物及鞋子、操作工具等也可以造成该病原菌在田间的近距离传播。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7)

植株发病症状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8)

植株叶片发病症状

【发病原因】

(1)栽培因素。播种出苗后,前期阴雨,后期又遇高温高湿,使病原菌得以在田间快速蔓延,甚至短暂几天就会造成植株死亡。农事操作造成了大量伤口,引致病原侵入。保护地内采用喷灌时亦可造成果实发病加重。

(2)病菌最适宜的生育温度在25~27℃,生长温度范围为1~33℃,高温高湿连作排水不良利益该病流行。气候因素。高温、大雾、重露、多雨等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是暴风雨后病害明显加重。

(3)连片种植,地块低洼,排水通风不良,利于病原的近距离大面积传播。

番茄病害图谱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番茄这个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9)

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发病严重地块可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轻土壤病菌基数。

2、定植前蘸根:可用3亿/克枯草芽孢杆菌150倍蘸根。进行保护,防治发病,定植时,可配合生物菌肥一块使用。

3、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雨水未干时整枝打杈,雨水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株并烧毁。整枝打杈时,应在睛天上午无露水时进行,防止病菌侵入。

4、涂抹:可用47%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30克加水2斤,对病部进行涂抹,严重的涂抹两次,效果显著。

5、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淋,或用3%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 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700倍液,或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植株整体喷雾,重点喷淋茎干基部。每隔7 天喷施1次,定期防治。可有效预防和防治番茄溃疡病的发生。

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52% 王铜·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 喷雾

47% 春雷·王铜 可湿性粉剂470-750倍液 喷雾

78% 波尔·锰锌 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喷雾

6% 春雷霉素 可湿性粉剂25-40克/亩 喷雾

20% 噻森铜 悬浮剂500-700倍液 喷雾

20% 噻唑锌 悬浮剂300-500倍液 喷雾

20% 噻菌铜 悬浮剂300-700倍液 喷雾

30% 碱式硫酸铜 悬浮剂300-400倍液 喷雾

30% 琥胶肥酸铜 悬浮剂400-500倍液 喷雾

0.3% 四霉素 水剂30-50倍液 喷雾

15% 络氨铜 水剂200-300倍液 喷雾

20% 乙酸铜 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 喷雾

86.2% 氧化亚铜 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喷雾

70% 王铜 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 喷雾

20% 松脂酸铜 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喷雾

77% 氢氧化铜 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喷雾

77% 硫酸铜钙 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喷雾

80% 波尔多液 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喷雾等药剂

交替使用,一般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