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少女美照诗句文案(风情万种思伊念伊)

西域少女美照诗句文案(风情万种思伊念伊)(1)

1前言

笔者对歌手索朗扎西的认识就是两首歌,《姑娘我爱你》和《江南姑娘》,前者是索朗扎西的成名曲,2008年6月推出,即红遍大江南北,并由此登上2010年央视春晚;而后者则是2017年10月推出的单曲,两者一前一后,相互间有颇多共同点和沿袭之处,都是表达情感、吟咏爱情的作品,演唱均带有藏族“振谷”唱腔,使得流行乐曲中,带有浓郁的藏民族音乐韵致,且歌名均冠上“姑娘”一词。这可窥探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后者或许欲延续前者之辉煌,因此继续以“姑娘”为创作主题是主要关键点。

从作品风格和质量上看,《江南姑娘》可视为《姑娘我爱你》的“姊妹篇”,加上2012年底推出、反响平淡的《家乡的姑娘》,索朗扎西“姑娘”系列渐显雏形。

2总述

《江南姑娘》是一首通俗歌曲佳作,其填词洗练简洁、俊朗可观,句形规整、修辞灵动,选取一些富有江南特色意象,巧妙镶嵌在各个段落当中,逐渐铺排、依次呈现,诗味浓郁、意境清朗,形成一首隽永新体诗;谱曲旋律欢快、婉转流丽,借鉴舞曲元素,富有节奏感,加上突出鼓音运用,使得整首乐曲,层次丰富、绚烂多彩,形象鲜明、韵味绵远;演唱则嗓音清澈明亮,藏乐风格浓郁,高低音对比鲜明,起伏跌宕、抑扬顿挫,深情款款、真挚感人。

西域少女美照诗句文案(风情万种思伊念伊)(2)

3曲品

《江南姑娘》整首作品曲式大体上呈现为 D D A A B B E A B B F的结构,即前奏 主歌 主歌 副歌 副歌 间奏 主歌 副歌 副歌 结尾乐句。节奏类型为4/4拍,缠绵而低回、深情而热烈,讲述的是江南水乡一次难忘的邂逅。配器有古筝、鼓、笛子、埙等,带有浓重的传统民乐风格。

整首曲作,大体可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两部分,前半段为 “ 主歌 主歌 副歌 副歌”(A A B B ),主要讲述与 “江南姑娘”的邂逅过程;后半段“ 主歌 副歌 副歌”(A B B),主要表达对“江南姑娘”的爱恋之情。

作品前奏部分,由一小节古筝带出,一段欢快激越流行乐句(D)古筝、鼓、笛子合奏曲,接着是一段流行乐句(D)变奏的古筝曲,最后是副歌(B)后三句的变奏曲。间奏部分,在乐器的编排上与前奏略有不同,开始由一段悠扬笛子演奏流行乐句(D),接着是与前奏相同的一段流行乐句(D)古筝、鼓、笛子合奏曲,节奏欢快、感情激越,带有舞曲风格,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尾奏部分,对前奏进行大部分回旋重复。

这是江南风情与藏乐风格的一次碰撞,是一次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 粗犷与婉约交汇、率真与含蓄交融、雄壮与柔美激荡,在这 一粗一细、一动一静、一开一合鲜明对比和有机融合中,让音乐之花绽放出别样异彩!

西域少女美照诗句文案(风情万种思伊念伊)(3)

4词话

填词方面,《江南姑娘》歌词凝练考究、清朗典雅,意象典型、意境悠远。整首词作,构思精巧、修辞多变,歌词富有画面感,有如戴望舒朦胧诗《雨巷》所营造的意境,令人印象深刻。

《江南姑娘》整首词作,采用“主歌 主歌 副歌 副歌 主歌 副歌 副歌 结尾句”的布局,歌曲主体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主歌 主歌 副歌 副歌”,后半部分为“主歌 副歌 副歌 结尾句”,突出副歌比例,通过反复吟唱,充分表达主人公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期许,意象洗练、形象鲜明、主题突出、感情真挚。整首作品用“寒(an、ian)”韵和“唐(ang、iang)”韵,两韵相近相谐,交替使用,因需致宜,相辅相彰。

整首词作营造出一个宛如梦境的江南水乡朦胧唯美意境,勾勒出一幅风情浓郁的江南水乡画卷,谱写出一首向往美好爱情的隽永诗篇。

第一段主歌“我化作一叶舟,晃呀晃在这湖面,望杨柳对岸,略形色大千,只有你惹人眼。”故事开端,主人公自我物化成小舟,开始一次美好邂逅。

“我化作一叶舟”。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变换为一叶小舟,以此为切入点,破题直入、转换时空,宛如从尘嚣世界变身进入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入情入境,开始自己的情感奇遇。此句与同是歌咏江南的经典歌曲《梦江南》中的“我愿化作唐宋诗篇”一样,手法相同、异曲同工,表达一种只有梦里才能实现的希冀和愿望,意境唯美典雅、如梦如幻。

“晃呀晃在这湖面”。体现出随性悠哉、闲然适意的主体状态。“晃呀晃”口语化语言,无刻意雕饰,寓意主人公在此情此景出现具有偶然性、随意性,一切都是上天的美意、造化的安排。此句营造的意境与《让我们荡起双桨》有几分相似,幸福美好、无忧无虑;又与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句相近,闲淡宁静,悠然自得 。

“望杨柳对岸”。此句一“望”字,将主体从“船”到“人”的巧妙转换,手法轻盈、不着痕迹。“杨柳”一意象,颇富人文气息,为历代文人墨客多所吟咏描摹,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春秋《诗经》)、“羌笛何须怨杨柳”(唐王之涣《凉州词》)、“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等等。以此句为发端,词作者陆续选用“杨柳”等一些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意象,开始舒展江南风情画卷。

“略形色大千”。此句语意不全、令人费解。大体上为动宾结构,“略”为动词,表示领略之意;“形色”、“大千”两个并列词语连缀构成宾语。“形色”典出《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指形体容貌。“大千”是佛教词汇,是“大千世界”的省称,典出晋道恒 《释驳论》:“故神晖一震,则感动大千。”此句意为领略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只有你惹人眼”。此句开始出现这女主人公“你”,“惹眼”指显眼、刺眼,“惹人眼”指引人注目。此句结合上句所营造的意境,犹如摄影的“聚焦”技法、舞台镁光灯“聚光”效果、水墨画的“晕润”手法等,除了女主人公靓丽形象之外,周围全都浑晕模糊。

第二段主歌“我化作一阵雨,落呀落在你身边,你躲油纸伞,回眸我瞬间,一眼一万年。”结构和手法与第一段主歌大同小异,进一步深化主题。

“我化作一阵雨”。此句句法与第一段主歌首句相同,运用比喻,把自我物化为雨滴,春风化雨、因缘际会,与倾慕对象相遇。通过描写雨景,传情达意是文艺作品的一个常用手法,仅音乐作品,以雨为主题的就有很多,如费翔《三月里的小雨》、孟庭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张宇《雨一直下》、李翊君《雨蝶》等等,不胜枚举。

“落呀落在你身边”。此句句法与第一段主歌第二句相同,意承上句,化作雨滴与倾慕对象接触,感情真挚朴实、表达直抒胸臆。

“你躲油纸伞”。“躲”字极为精妙!动作传神、意境全出!一个字即将女主人公轻盈身姿、羞涩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惊慌失措中更添别样风姿,翠袖生风、霞染香颊,犹如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一般,惹人怜爱、美不胜收。

“油纸伞”是江南地区特有物品,这与江南地区较多阴雨天气有关。“油纸伞”也是描写江南地区文艺作品中常用的意象,还发展成为一种爱情符号,情侣之间以伞相赠,寓意同伞风雨、不离不弃。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故事,如《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

“回眸我瞬间”。此句描写主人公与倾慕对象目光接触,女主人公的回眸,让男主人公暗生情愫。眸,泛指眼睛。回眸,指转头看、回顾。“回眸”这一意象,为历代诗人多所吟诵,如“送我不出户,决我不回眸” (元稹《阳城驿》)、“不敢回眸空泪下”(韦庄 《秦妇吟》)、“西望双剑黯回眸”(曾觌 《水调歌头·长乐富山水》)等等,而名声最著者莫过于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诗人从目光神态的角度,描写杨贵妃端庄美丽、闭月羞花的倾国倾城之貌,美人回眸,风情万种。

“一眼一万年”。此句意承上句,回眸一看、惊鸿一瞥,即一见钟情、一见定情。“一眼”对“一万年”,一瞬间对永恒,对比鲜明强烈,表述富有诗意和哲思。“一万年”表示永久、永远,象征爱情永恒、经久不变。“一万年”也是文艺作品常用“意象”,如“爱你一万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等等,不一而足。

西域少女美照诗句文案(风情万种思伊念伊)(4)

第一段副歌“我在江南遇见你,吴侬软语的姑娘,檀香石砌墙,那一片月光,你羞涩模样。”此段交代相遇的情景和过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我在江南遇见你”。主人公直抒胸臆,像是面对面表达爱意,语气中又带有几分庆幸,庆幸自己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遇上遇上美丽的姑娘。

“吴侬软语的姑娘”。此句中“吴侬软语”,别称“吴侬娇语”、“吴侬细语”。吴侬,指吴人。软语,指细软柔美的语音和讲话方式。指“吴人讲话轻清柔美”这个现象,一般用来形容苏州一带的方言比较软糯婉转。

“吴侬软语”一词亦偶见于古代文艺作品,如晚清著名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莺声,尽都是吴侬软语。”此句充分表现女主人公的轻柔婉约、小鸟依人,柔声细语,温婉可喜。

“檀香石砌墙”此句语意破费思量,世上似乎没有“檀香石”此种物品,所以在语句结构的解析上,偏正结构——“檀香石/砌墙”,理解为檀香石砌的墙,语义不通;合理理解应是并列结构——“檀香/石砌墙”,表示“檀香树”和“石砌墻”两种意象,为了保持语句的规整,将之裁剪压缩组合而成。这种处理方式,暗合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让人颇感新颖别致,使词句增添几分诗意。

“那一片月光”此句进一步增加故事的时空感。时间上,从此前的白天转为当下的夜晚;空间上,视野从地面上转向空中,由平面转化为立体。在一个月色迷人的夜里,有情人相约。此情此景宛若欧阳文忠公《生查子·元夕》所描述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良辰美景,花好月圆。

“你羞涩模样”“羞涩”指腼腆、害羞,这词的使用与“江南姑娘”这整体形象很贴切,主要表现女主人公的矜持端庄、清雅柔美,婉约娉婷、楚楚动人。“羞涩”颇受宋代诗人的青睐,纷纷拈之入句,如“点检春工首到梅,枝枝羞涩未全开”(卫宗武《和咏梅》)、“相逢举止无羞涩,一段风流似上都”(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若无春意犹羞涩,应待诗翁着句催”(吴芾《后圃初见梅花一萼二首》)等等,手法多变、出神入化,形象生动、别有韵致。

第一段副歌“我在烟雨中等你,恋红若仙的姑娘,青石板小巷,我念念不忘,江南的姑娘。”进一步表达对“江南姑娘”的爱恋,强烈的内心情感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我在烟雨中等你”。表达主人公一种期待,在烟雨中等待,“烟雨”一词运用,使得整句意境清雅幽远、朦胧浪漫,似玄似仙,如梦如幻。“烟雨”作为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自然现象,为历代文人吟咏常用之意象,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宋谢逸《卜算子》)、“一望西山烟雨,目断心飞何处”(宋万俟咏《昭君怨》)、“不但长烟雨,阴晴有间时”(宋赵孟坚 《题高氏烟雨馆》)等等。

“恋红若仙的姑娘”。赞美倾慕对象,增添爱慕。“恋红若仙”似不可通,令人费解。如将语法置之不论,或可宽泛理解为恋上红霓裳翩翩若仙的姑娘。

“青石板小巷”。“青石板”属于沉积岩类,是水成岩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岩石,过去常用于园林中地面、屋面瓦等,具有古建筑独特风格,石文化底蕴丰富。“小巷”是“婉约”的江南水乡人文地域特征的一种外化和体现。现代诗人顾城就有一首《小巷》新体诗,诗歌讲述了一条充满灵性,朦朦胧胧的小巷,小巷的格局虽小,但诗意开阔,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牢记于心、时刻不忘,指对某物的思念之情从未改变。此词古代著作中时有出现,如《朱子全书》:“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玄宗因秦国夫人之死,益信公远之言不谬,念念不忘,然已无可如何。”《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藩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等等。

“江南的姑娘”。副歌结尾,再一次点题,强化主题、深化情感,使得整首词作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篇章结构和情感回路。此句在副歌结尾的运用,具有“豹尾”的艺术效果。

5结语

综上,《江南姑娘》词曲兼佳,填词洗练疏淡、文辞简约,意象典型、意境悠远;谱曲旋律欢快、清新雅致,婉转流丽、真挚感人。整首作品将藏乐风格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韵味别致、颇耐聆赏,是一首优秀通俗歌曲。

西域少女美照诗句文案(风情万种思伊念伊)(5)

(声明:该赏评为玉临君个人独家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