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

“养儿养老,无后为不孝”。这种源用了几千年的养老模式到现在彻底发生了改变。随着70年代全国执行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这部分人将进入老年人群。他们的养老问题将是怎样?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1)

现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2亿多人,超过全国人口的20%,到2035年,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数量将超过3亿人。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年轻父母都到外地打工,留下的是清一色的老人和小孩。一对中年夫妻要养活4-6位老人和1-2个小孩,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遇上家中有人生病或是其它灾害,这个大家庭抬不起头,日子过的非常艰苦。没有办法,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农村老人只好弯着腰背挑起家中的负担。那么家中一般都有哪些负担呢?

一、一般老年人在家中要带好小孩。不要认为带小孩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认为过去老人不是没有带过小孩,而且还生过多个,带过多个,非常轻松。可现在带小孩与过去比就是不同了,过去带小孩,都是大的带小的,大人基本没有管过,白天放敞,只要晚上能回来睡觉就行。现在不行了,这一套不管用了。现在带小孩都是精养,不能有任何闪失,责任太大了。因此把带小孩比喻成放牛,要随时盯着,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许多老人都说,自己宁愿做事也不愿带小孩。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2)

二、其实做事真的就那么容易吗?许多农村老人,为了生计,尽管年过60岁,有的甚至过了70岁,一天到晚还要忙碌,要么在自家田里、地里劳动;要么在别人家田里、地里打工劳动,收取微薄的工钱。农村老人有个老观念,只要自己能动,就不会给子女添麻烦。自己家的承包地不能荒了吧,于是就种谷子。但现在整田、收割都是机械,一亩的成本就要百大几十元,种子、肥料、农药、油费都在涨,一年到头忙活着,收获时一计算,虽然是没有亏本,但绝对没有收到工钱。现在农村的老人也学乖了,也不种田,他们大多在自家地里种点蔬菜挑到城里卖,一个月的收入也可抵上一年的种谷子的收入还要多,累是累了点,还能换点零用钱,也算是自由。这是在农村生活得比较好的老人的生活方式。身体还可以、自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3)

三、最难过的是第三种老年人为空巢老人,他们既没有小孩带,身体差,又不能种田。这种老年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亦或者是根本无家室,一日三餐只能自己动手,为了省事,好多都改成了一日两餐,方便面、面条、馒头是生活常用物质,生活水平低,生活质量差;有的还生病,或是长期卧床,还需要长期卧床服药,用药来维持生命,营养不良。除了生活质量差外,生活环境同样也差,他们大多生活在低矮的房子里,泥土地面潮湿,屋内阴冷,环境简陋,大部分日常用品都是好心人赠给的,屋内几乎没有电器设备,日子过得确实艰难。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4)

四、在农村还有一种特殊家庭,那就是失独家庭。当年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个孩子。可由于各种原因,这唯一的儿子或女儿又先行一步离开的老人,留下一双老人和未成年的孙子,老人的生活困难,情感受到的严重打击。

农村老人的生活共性表现为:经济压力较大;情感需求缺乏,老而无欢;日常生活照料缺失,老而无安。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家,缺少经济来源,靠国家的低保钱和基本养老金维持生活,生活困难;如果有子女给一部分赡养费,过年过节子女能回家看望一下老人就算是好的家庭了。

农村老年人生活苦,那么农村的年轻人生活又怎么样呢?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同样是一个字“苦”。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5)

现在一对中年夫妻,上要养活4-5个老年人,下要养活1-2个小孩,如果要是留在老人身边,一家人的生活就成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没有办法,只能外去打工。因此养儿防老在现在看来是一句空话。

好在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土地流转,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农村农民参股、分红、就地务工,实现家门品就业,解决农村老人无人照护的问题;另外也可把农村老人集中起来供养,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现在国家也大力提倡农村居民依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承受力,制定了不同档次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交费标准和补贴标准,大力支持农村居民交纳养老保险金,以便到了一定的年龄,同城里人一样享受领取退休金。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6)

还有国家的民生政策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最典型的是国家提出了民生兜底。在教育、就医、养老等许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了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7)

现实是这么个现实,摆在农村老人面前,不知道各位朋友家的老人是怎样度过晚年生活,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怎样的计划和安排,让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各地的养老经验;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多、更好的农村老人养老政策和措施,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让农村老人晚年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地生活,这是我们大家都要想的事,也是自己的事。

老来难顺口溜(农村老人养老难)(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