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食疗养生常识(立秋节气饮食养生指南)

现在虽已立秋,但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

所谓“立秋不是秋”,说的就是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甚至还虎视眈眈。

正值季节交替之际,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如果此时不注意调养,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

有一句俗语说“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衣裳”,表示天气还是很炎热,但日夜的温差会变大。

因此在饮食方面也要顺应节气的变化,以滋阴润肺为原则,预防秋燥。

下面一起来看看立秋的饮食习俗以及禁忌吧。

立秋食疗养生常识(立秋节气饮食养生指南)(1)

立秋食疗养生常识(立秋节气饮食养生指南)(2)

· 养生食俗 ·

1.吃渣

俗话说:“吃了立秋渣,不呕也不拉”,“渣”意为豆腐渣,就是用豆渣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立秋之后,凉风出现,而凉风最容易导致胃肠受凉,然后会拉肚子。

吃渣的习俗也体现了老百姓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有些地方还有“吃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说法。

民间对节气多数讲究与饮食、防病有关,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关注生活健康。

2.喝蜂蜜水

立秋后,气候会逐渐干燥,皮肤容易干痒长疙瘩,身体还容易便秘,此时,可以多喝蜂蜜水。

牛羊肉和烹饪得比较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这些食物都容易上火,而海鲜特别是深海鱼类可以多吃一些,可以起到滋阴的作用。

3.吃鲤鱼

虽然说步入立秋了,但是湿热天气依旧存在,所以去湿热依旧是养生的重点项目。

建议体内湿气重的人们,平日里要多吃一些能够除湿、利水、开胃的鲤鱼肉。

鲤鱼肉吃了很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孕妇、老人和小孩等等都可以吃,而且还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矿物质,可以说是末伏过后家庭进补的佳品。

4.吃芋头

中医学认为,芋头性平,味甘、辛,归胃经,具有益胃生津、宽肠通便、化痰散结、补中益气等多种功效,非常适宜用来补虚。

常食芋头能补肝益肾、添精益髓、健胃和中,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及久病体弱的老人食用,是老人秋补的佳品。

立秋食疗养生常识(立秋节气饮食养生指南)(3)

立秋食疗养生常识(立秋节气饮食养生指南)(4)

· 饮食禁忌 ·

1.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的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效,因此提倡吃有辛香气味的食物比如芹菜。

应当少吃刺激性强、燥热、辛辣的食物,如尖辣椒等。

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会发生变化。

饮食要特别注意避免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病。

2.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容易伤津耗气。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很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食过燥的食物,如一些煎炸类食物。

另外,为了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

因此,热量的摄取远大于散发,稍一不小心,体重就增加,故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多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

3.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的煎炸之类食物不容易消化,积聚在肠胃中,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脾胃功能较弱的人食用油腻煎炸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不利于人体适应秋季干燥的特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