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近代名人廉洁故事(陕西县名的故事)

陕西几个县名的字,由于解放初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低,生僻字难认,一直被垢病,并被编成笑话。除了当地人,外地人大都只认半个字或者相像字的读音。把鄠(hu)县念鄂县,把盩厔(zhouzhi)县念盘屋县,把豳(bin)县念幽县,把鄜(fu)县念鹿县,把沔(mian)县念丐县。 为了大家好认好读,国务院还是把鄠县改成了户县、盩厔县改成了周至县、豳县改成了彬县、鄜县改成了富县、沔县改成了勉县。地名改成常用字以后,字面直白,好认并不易读错,但失去了原有的历史含义。

陕西近代名人廉洁故事(陕西县名的故事)(1)

豳县的豳字,体现的是农耕文明初期,圈养六畜的历史印记,解放后只是为了好写易读,改成彬县,丢掉了厚重的历史记忆。 盩厔的盩,字典解释为“山曲折处”,厔“水曲”“半包围”,改成周至二字以后,谁能从周至二字联想到这里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 这几年也有陆续改回来的。比如户县恢复历史地名鄠邑,即保留了原有读音,又留住了厚重的历史记忆。

陕西近代名人廉洁故事(陕西县名的故事)(2)

户县改鄠邑,把其历史还原至2200多年前,说明户县有学者把关,比开始把户县改成西户区有水平。如果改成扈邑,就将其历史还原至4000多年前夏朝时期的扈氏国(部落),历史著名的甘之战这里就是古战场,即现在鄠邑区的甘亭镇,更能体现出鄠邑区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

陕西近代名人廉洁故事(陕西县名的故事)(3)

勉县有学者呼吁汉中市政府,向鄠邑学习,希望改回使用长达2000多年的沔县二字,或者撤县设市时,用沔水市或者沔州市,不宜采用拟议中的定军山市,古时的沔水就是现在的汉水。当年湖北省的沔阳县当年就没改过,仍依旧在使用(后来改成仙桃市那是后话)。 过去国人文化程度偏低,生僻字是个问题,现在国人文化程度普遍提升了,恢复到原历史用字,不但符合历史史实,而且对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陕西省在1964年的改名中,一共改了14个县地名称,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以下县地名:郿县改为眉县,郃阳县改为合阳县,雒南县改为洛南县 ,葭县改为佳县,栒邑县改为旬邑县,洵阳县改为旬阳县,汧阳县改为千阳县,醴泉县改为礼泉县,商雒地区改为商洛地区。 如不恢复旧称用字,很多周、秦、汉沿用至今的称谓,至此将走进被遗忘的历史,很是遗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