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ipo或仅是一场营销闹剧(名创优品第三季度营收26.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碧华 实习生梁饶川 广州报道

11月18日晚,从“10元店”起家的名创优品(NYSE:MNSO)公布了2022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7月-9月,公司总营收26.5亿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增长28.1%,毛利润为7.284亿元,同比增长39.4%。与此同时,当季名创优品录得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80%;净利润率7%,为疫情暴发以来近六个季度新高。

对于最新一季取得的营收增长,名创优品归咎于: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5.6%;电子商务业务同比增长58%;以及潮玩玩具品牌TOPTOY为公司的国内运营收入贡献了1.092亿元。

名创优品ipo或仅是一场营销闹剧(名创优品第三季度营收26.5亿元)(1)

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名创优品海内外业务表现持续低迷。整个2021财年(2020年7月-2021年6月),集团总营收90.7亿元,同比仅增长1%,全年亏损额达14.3亿元。

而在最新一期财报中,名创优品实现国内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18%;海外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78%。该公司认为,这反映了“一些国际市场的销售逐渐复苏,分销商为即将到来的假日季重新供应库存。”

名创优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在一份通报中表示:“2022财年的第一个季度面临疫情大流行、暴雨灾难和国内市场消费疲软等阻力,但本季度却保持了稳健的表现。我们的战略执行良好,国内业务业绩令人鼓舞,而海外业务正在逐渐复苏。”

2017年,叶国富曾提出“百国万店”计划,即在2022年前进驻100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达到1000亿元,全球门店达到1万家。2021财年受疫情掣肘,名创优品扩张受阻,“万店”进展缓慢。

从最新一期财报的数据来看,名创优品正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据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MINISO全球门店数量增加至4871家,当季净增加122家。其中国内门店数量3035家,季度净增加96家;海外门店数量1836家,当季净增26家。平均每家MINISO店收入为519.1万元,同比增长10.5%;而在国际市场,每家MINISO门店的收入同比增长了65.3%。

名创优品ipo或仅是一场营销闹剧(名创优品第三季度营收26.5亿元)(2)

对于一直以低价低毛利称著的名创优品而言,只有追求薄利多销,不断扩张门店数量,才能维持一定的营收规模和利润。但随着门店数量不断上涨,名创优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是多门店带来的分流问题,这使得单店盈利能力受到减弱。另一方面,在“薄利多销”模式下,单品的利润极低,对供应链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少考验。

此外,在当下国内市场,诸如拼多多、淘宝特价版等主打低价的零售平台的出现,利用互联网和电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也为名创优品带来不少分流。种种因素影响下,曾一度称以线下为主的名创优品也不得不开始发力线上渠道。财报显示,今年7-9月,名创优品线上渠道(电商 O2O)的营收贡献超10%。其中,电商业务贡献1.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58%;O2O业务贡献0.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26%。

另外,名创优品还通过创立潮玩品牌“TOPTOY”,利用热门IP吸引年轻消费者,试图提升客单价、增加营收。财报显示,第一季度TOPTOY门店数净增39家。截至9月30日,TOPTOY门店数累计达72家,其中梦工厂店9家,集合店63家。该品牌当季收入1.092亿元,环比增长64%。

不过,由于潮玩市场的入门门槛并不高,加上泡泡玛特、52Toys、酷乐潮玩等竞争者也在不断抢夺市场,“TOPTOY”能否持续为名创优品带来增长动力,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疫情仍然是名创优品海外业务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集团海外市场仍有157家门店未恢复运营,同时由于疫情复发,许多恢复运营的门店也减少了营业时间。

名创优品预计,下一季度集团收入将在25亿元至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至17.5%,但这仅代表管理层对市场和经营状况的初步看法,尚未考虑新冠疫情的影响。MINISO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张赛音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将在预算、成本控制和资本配置方面执行财务战略,专注于持续提供稳健的财务业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