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马车夫为什么那么厉害(曾经兴盛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为何衰落)

历史上的荷兰曾是一个非常兴盛的殖民帝国,其势力在17世纪中叶达到了顶点,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荷兰在世界、在西方的领先地位并不长久。在此时也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英国,开始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荷兰的国际地位因而迅速下降。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荷兰工商业全面衰退,沦落为三流国家。18世纪常被称作荷兰的“假发时代”。

荷兰马车夫为什么那么厉害(曾经兴盛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为何衰落)(1)

作为17世纪西欧经济领先发展的典范,荷兰是以发达的商业贸易和繁荣商品经济著称于世的。人们似乎只要闭眼一想,就会出现荷兰那千帆竞发、遍布全球的海上马车夫形象。然而这个海上马车夫却从18世纪就走起了下坡路。当北海对岸的英格兰的工业机器发出隆隆响声之时,荷兰这边却悄无声息。直到19世纪中叶后才尾西欧各国,步履蹒跚地踏进工业革命时代。近代荷兰的殖民大帝国为何落到了这般田地?荷兰商业资本为何未能有利推动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荷兰的商业化和商品经济化是世所闻名的,正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才使商业贸易十分繁荣。正是以国内商品生产为基础,荷兰的商品流通才成功地进行国内和国际两种循环。这本是一种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它又存在着两个先天性的缺陷。

荷兰马车夫为什么那么厉害(曾经兴盛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为何衰落)(2)

1.纺织业造船业等支柱工业在城乡联系上不密切,城市工业缺乏乡村做广泛的支撑,乡村工业则得不到城市的引导而难以进步。这就大大弱化了荷兰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2.由商品市场而产生出来的商品流通,在运行和扩展过程中越来越超出荷兰国内商品生产基础所能承载的限度。致使对外贸易中因出口品匮乏而导致的大量金银财富外流。17、18世纪的荷兰成了西游最大的金银输出者。

荷兰马车夫为什么那么厉害(曾经兴盛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为何衰落)(3)

即使是商品生产这块基石,在荷兰也发生了问题,即出现了商品生产逆向发展趋势,特别是大众化的商品生产又回到了高档消费品上。在工业化过程中,占领大众市场是让社会全面商品经济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大众消费品才具有占领最广大消费市场的能力,高档品的消费只能局限于社会上层的一部分人。本来荷兰的工业已经逐渐大众化了,但由于城市总是固守旧习,越来越偏向高档品的生产,结果原有的市场在竞争中逐渐丧失。

荷兰马车夫为什么那么厉害(曾经兴盛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为何衰落)(4)

同西欧各国一样,近代早期荷兰的商人资本是全部经济生活的支配者。但商人资本具有较强灵活性,按马克思的话来说,商人资本很容易改变自己的用途。荷兰的商人资本虽然也热心投资于工业,转化为产业资本,但这种投资和转化是为其商业活动服务的,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哪里赚取财富的可能性大,商人资本就会向哪里转移,从而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波动。

荷兰商人资本就发生了两种消极性转移。一是从产业资本向商业资本转移,用经营手工业活动所索取的收入投入到商业活动之中。这种转移虽有助于商业贸易的繁荣,但是却以对工业投入的减少为代价,不利于工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从产业和商业等领域向金融资本转移。资本基本上离开了经济活动领域。其结果就是荷兰由商业资本主义演变成了借贷资本主义。而且这种借贷资本或参与国际投机,或向各国政府放债,越来越同本国的经济发展相背离,从而损耗了荷兰工业化和现代化所需的资本力量。

荷兰马车夫为什么那么厉害(曾经兴盛一时的海上马车夫为何衰落)(5)

荷兰的商业无疑是发达的,但是海外贸易形成后,其独立发展性越来越强,与国内生产日益脱节,虽然能达到极度繁荣的状态,但却因丧失国内生产根基或根基不牢而相当脆弱,经受不了竞争对手的打击。这样,近代荷兰人也有重蹈了中世纪意大利商人的覆辙。仅仅只是充当中间商、转运商而已,最终难以逃脱衰落的命运。

因此,马克思说,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程度成反比例的规律,在、热那亚人、荷兰人等经营转运贸易的历史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