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龙涧村怀梆剧团(河南省沁阳市怀梆剧团)

“ 天下第一团”是基于剧种发展和剧团生存状态而提出的通俗叫法,取决于一个剧种是否只有一个剧团“独唱”,这一叫法虽然响亮,但并非是官方授予的荣誉称号。“天下第一团”实际上是稀有剧种的“独生子”,其代表的剧种往往地域特色鲜明、发展缓慢,从这一点来讲,“天下第一团”的称号并不值得炫耀。

1992年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参演剧团共有32家获得此荣誉。

1955年沁阳怀梆剧团正式成立。建团以来,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戏曲汇演、调演、大赛二十多次,其中获国家级奖一次,省级奖六次,地市级奖十四次;演职员个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八十多次。2000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朱载堉艺术学校”。2004、2005年,市怀梆剧团荣获“河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六项金奖;现代怀梆剧《王东明》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出版了《怀梆剧团五十年》一书,编排了大型怀梆现代剧《好媳妇》,已申报省、市“五个一工程”奖。

1955年沁阳怀梆剧团正式成立。建团以来,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市级戏曲汇演、获国家级奖一次,省级奖6次调演、大赛二十多次,其中,地市级奖十四次;演职员个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八十多次。

1992年7月,在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创作的古装剧《古槐案》获优秀剧目奖,沁阳怀梆剧团也因此荣获“天下第一团”称号。近些年,沁阳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为了怀梆事业后继有人,2000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朱载堉艺术学校”。2004、2005年,市怀梆剧团荣获“河南省民族民间艺术稀有剧种会演”六项金奖;现代怀梆剧《王东明》入选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出版了《怀梆剧团五十年》一书,编排了大型怀梆现代剧《好媳妇》,已申报省、市“五个一工程”奖。

2005-2008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阳市人民政府先后举办了四届“神农杯”怀梆戏曲大赛,来自沁阳、武陟、修武、温县及济源市等地近30家代表队先后参加了比赛,进一步促进了怀梆艺术的交流;从2006年起,沁阳市财政对怀梆剧团的差额补贴由原来的每年11万元增至20万元。2007年8月,经沁阳市编制委员会研究同意,为市怀梆剧团新增财政差补编制28名;2007年,中央财政对怀梆剧团下拨了20万元的保护经费,主要用于音像、灯光设备更新,道具购置及新剧目的创作等方面。

沁阳市龙涧村怀梆剧团(河南省沁阳市怀梆剧团)(1)

怀梆在表演艺术上有不同凡响的独特风格。其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犷、奔放、豪迈、激越的特点,撼人心魄,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和感染。怀梆属于北方梆子系统的板腔体,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怀庆府的方言口语发音吐字,具有浓郁的地方言语特色。

怀梆演唱时以梆定板,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压韵,结构基本规整。唱词多为整齐规范的二、二、三格律句式和三、三、四格律句式。主要伴奏乐器有弦乐:大弦(尖弦)、板胡、二胡、月琴、扬琴、大小提琴,其中大弦(尖弦)是怀梆独有的弦乐。其中,打击乐是怀梆音乐的主力军。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飞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后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是怀梆独有的别具一格的唱腔。怀梆的武戏场面,多数演员能十分自然地将武术动作运用到戏剧演出之中,在全国戏剧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沁阳市龙涧村怀梆剧团(河南省沁阳市怀梆剧团)(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