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

许多慕新疆之名前来观光的内地游客,总是把哈萨克族的毡房同蒙古族的蒙古包混为一谈。

那么,到底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包是不是一回事呢?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族的蒙古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看这里!

哈萨克族的毡房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这是远嫁新疆的汉代乌孙公主刘惜君的创作的一首诗,诗中突出了中原与西域在食宿、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以此来烘托出作者的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

哈萨克族是一个崇尚音乐的民族,骏马和音乐是他们的两支翅膀,因而在他们口中,毡房的称谓特别具有诗情画意。一是草原的“白色宫殿”,二是“马背上的房子”。毡房的材料毛毡产自马牛羊驼之毛皮,既遮风挡雨,又防潮隔寒。另外,既然有“白色宫殿”之说,毛毡的颜色肯定是以白色为主,少数是浅棕色。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1)

哈萨克族毡房内部

毡房布置有严格规定:进门靠右第一块围墙前安放炊具、食品柜,对天窗的是做饭用的火塘、火炉;第二块围墙前是长辈床位,他人不得随意坐卧;第三块围墙前是客人席位,下铺手工绣成的彩色地毯,客人中年纪大者坐首席。吃饭时不能在盘中挑食,更不能用脚踩、跨放食品的餐巾;第四块围墙前是晚辈床位,床上遮挂帐幔,客人切忌牵动。毡房内除地毯外,还有挂毯、壁挂、绣有精美图案的挎包,均出自女主人之手。

蒙古族蒙古包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蒙古包其实就是“穹庐”的传承,蒙古语为格日。蒙古包并不是蒙古语,而是满语。这是因为满族人称蒙古人住的房子为“蒙古博”,“博”是“家”的意思,由于“博”和“包”音相似,蒙古包就作为一个语音的音译流传下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2)

蒙古包是一项伟大的艺术结晶,它的产生源于蒙古族随水源、牧草不断迁徙的要求,其“居所”必须要制作简便,易拆装,便于携带,并且要防风隔潮。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3)

蒙古族蒙古包

蒙古包的结构架设更为简单,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一个人就可以搭盖。蒙古包由五个部分组成:套瑙、乌尼、哈那、毡墙和门。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4)

一个蒙古包内的陈设

蒙古包搭建好之后就是内部装修了,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在地上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生活家具,四周挂上镜框。以房门、火灶、佛龛为中心线,佛龛靠近栅栏的地方,上面是牛毛或毛毡制作而成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像”。正中间的火炉主要是用来做饭和取暖的,右侧是家中长者座位和睡觉的地方。左侧则是一般成员的“领地”。


关于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最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毡房的顶部,如果圆球形顶就是蒙古包,而类似尖锥形的则是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5)

另外一个区别是哈色克搭建的毡房的杆子一头是弯的,要把弯头和架墙连在一起,而蒙古包用来搭建的杆子两头都是直的。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区别(哈萨克族毡房蒙古包)(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