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涉及哪些技术(中建筑港7项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日前,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组织专家组一行赴青对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7项关键技术进行鉴定,7项关键技术均通过鉴定。其中,1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核工程涉及哪些技术(中建筑港7项关键技术通过鉴定)(1)

参与本次关键技术鉴定的专家组由全国水运行业五位正高级专家组成。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公司关键技术的实用价值,对其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给予认可,对关键技术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性给予了认同。

其中,“透空堤翼板式沉箱预制安装施工关键技术”首次研发了透空堤翼板式沉箱预制安装施工技术,实现了翼板式沉箱防波堤兼码头透水功能,促进了港池内外水体交换,保护了环境,研发了变截面(弧面)模板制作安装等技术,提高了沉箱预制质量。研发了沉箱安装技术,辅以BIM模拟,提高了沉箱安装工效和精度,保证了结构施工安全。经国内外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水喀斯特地区钢平台及桩基引孔施工关键技术”针对深水喀斯特地区斜岩、硬岩、溶洞、裸岩等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了5种不同钻孔方式,解决了桩基施工过程中桩引孔等技术难题。基于BIM模型结合多波束测量技术,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进行分析和模拟,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经国内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基于新型浮式钢平台的内河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了基于新型浮式钢平台的内河结构施工工艺,利用组合式新型浮式可移动钢平台进行内河区域内水上结构物施工,解决了通航、泄洪、环保等对常规工艺制约的技术难题。解决了传统筑岛、钢便桥等施工的局限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适用于大多数内河工程施工,为内河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经国内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大型模板混凝土浇筑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了大型模板混凝土浇筑远程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通过实时采集钢模板对拉螺栓螺母下压力传感器信息并自动演算,实现了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动态监控,提高了大型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的安全性。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经国内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跨泄洪通航航道自动提升式钢便桥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了跨泄洪通航航道自动提升式钢便桥结构型式及施工技术,满足了工程施工期的水陆交互通行需求。通过PLC系统实现提升装置多台卷扬机的同步快速升降,控制系统一键操作,安全便捷。采用建模计算软件验算钢便桥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满足了相关安全使用要求。经国内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海滩涂钢管桩沉桩施工关键技术”研发了近海滩涂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采用围堰筑岛形式进行钢管桩陆沉施工,解决了滩涂段打桩船无法施工的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陆上施工,设备平稳,操作便捷,提高了沉桩的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了陆域条件。经国内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含水砂层船闸基础振冲碎石桩施工关键技术”针对高含水砂层船闸基础,采用“起重机 振冲器设备”组合式成桩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基于船闸基坑临岸侧布置有垂直支护桩,在碎石桩成桩顺序上,优化传统的“围打法”,成桩挤密效果好,提高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该工艺处理高含水砂层船闸基础适应性强,环保节能,节省投资。经国内查新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字号”企业,以匠心铸精品,塑造了“海洋基地建设尖兵”和“船闸建设主力军”两大行业领先品牌,培育了“交通建设攻坚先锋”和“城市更新生力军”两大行业高端品牌,先后荣获“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市政工程质量金杯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行业最高奖项50余项,是海洋强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交通命脉贯通、绿色环保建造的综合品牌服务商,成为业内首选合作伙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曹保山 肖健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