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连连,频报捷传(喜闻捷报之我见)

喜报连连,频报捷传(喜闻捷报之我见)(1)

•原文

五律|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

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

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

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

凯歌奏边城。

喜报连连,频报捷传(喜闻捷报之我见)(2)

•浅解

开篇小序,交待时间、地点和写作背景。喜闻捷报,欣然命笔。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中秋佳节,晚风从黄河吹过;明月下,广袤的原野远接天穹。

这里的“度河上”与小序中的“步运河上”中的“河上”必然是同一个“河上”,“”也是同一个“”,即黄河。“度河上”即渡河上,写风从黄河吹过,没问题。“步运河上”句,如果把黄河称为“运河”显然是不对的,那么“步运”就必须是一个词或者词组。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步运”是“徒步运输”的意思,这样就不用去考虑“运河”、“散步”等,直接理解为部队在黄河岸边徒步运输物资即可。当时戎马倥偬,诗人专程跑到黄河岸边散步的可能性很小。

喜报连连,频报捷传(喜闻捷报之我见)(3)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当时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离开陕北迁移至佳县神泉堡。中秋佳节也如期而至,故云“佳令随人至”,这是拟人手法。当晚皓月当空,祥云相伴。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故里,这儿主要指延安,理解为延安、韶山以及诗人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亦无不可。妻儿指江青和毛岸英兄妺,他们此刻都不在身边。

这是诗人婉约的一面,不是忧伤,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愫,是“却看妻子愁何在”的喜悦。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明月之下,诗人心系前线将士,面对天空和远方,久久翘首而望,终于等来边城凯歌高奏,前线捷报频传!此刻,诗人伫立黄河岸边,耳听豪情万丈的黄河大合唱,中国革命的宏伟蓝图正在他的脑海中绘制着,他看到了当年的星星之火正在势不可挡地燎原!

喜报连连,频报捷传(喜闻捷报之我见)(4)

喜报连连,频报捷传(喜闻捷报之我见)(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