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刷朋友圈被骗 十倍返现孩子也会心动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就是熊孩子”,身为家长,对这些动辄上房揭瓦的宝贝们,那是又爱又“恨”,尤其当他们拿到家长的手机,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打游戏、刷视频、交朋友...不亦乐乎,而当他们再拿到手机支付密码,那就仿佛为诈骗分子打开了“生财之路”,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小学生刷朋友圈被骗 十倍返现孩子也会心动?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一小学生刷朋友圈被骗 十倍返现孩子也会心动

一小学生刷朋友圈被骗 十倍返现孩子也会心动

7万!四个“熊孩子”太令人上头了!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就是熊孩子”,身为家长,对这些动辄上房揭瓦的宝贝们,那是又爱又“恨”,尤其当他们拿到家长的手机,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打游戏、刷视频、交朋友...不亦乐乎,而当他们再拿到手机支付密码,那就仿佛为诈骗分子打开了“生财之路”。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天内南昌市四个熊孩子的辛酸历程。

01

“逃跑吧,熊孩子”

4月30日,14岁的熊孩子小琪在家中使用母亲的手机玩一款叫“逃跑吧!少年!” 的手机游戏, 游戏中被另一个玩家引导加入“逃跑吧少年礼包福利群8”的QQ群。

此时,一个由诈骗分子伪装的群管理员账号添加了小琪的QQ,让其扫描二维码领取游戏福利,小琪兴致冲冲进行扫码,当操作进行到一半时,网页反复提示领取异常,而诈骗分子却恐吓小琪,称不完成操作会抓其父母坐牢并罚款10万元。

小琪因为害怕便在诈骗分子的引导下添加了“解除员”QQ,“解除员”通过视频电话称之前扫码领取游戏福利出现异常,必须要先支付几笔钱才能解除异常,解除之后会把钱归还,单纯的小琪信以为真,于是使用父母两人的支付宝扫码支付了六笔钱共计11970.26元,后被母亲发现并制止,迅速赶到派出所报案。

02

“十倍返现,你心动了吗”

4月30日,12岁的熊孩子小陈在舅妈家中使用自己手机登录QQ,其中有一个QQ群在做抽奖活动,中奖后会返现十倍微信钱包余额,随后群内诈骗分子添加了小陈为好友,称小陈已参与抽奖活动,但因未成年,必须使用家长的手机解除限制,否则微信账户将会被扣钱。

于是,小陈用舅妈的手机通过视频共享按照对方引导操作,下载了某购物APP,并在该APP上下了两笔订单进行购物,共计42122.52元。

之后发现所购买的商品被他人领走,也并无返现,终于意识到被骗,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报案。

03

“防沉迷也要防诈骗”

4月29日,15岁的熊孩子小谢在家中使用手机玩网络游戏,因未成年,被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了游戏时间,为了解除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小谢在网上搜索“防沉迷”关键字并加入一个QQ群,群中诈骗分子添加了小谢的好友,称能帮助其解除防沉迷系统限制,但需要通过大人手机号码辅助验证。

随后小谢使用母亲手机进行操作,诈骗分子通过视频通话让小谢使用其母亲手机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进行解除防沉迷操作,其实却是收款码,小谢在没细看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笔1699元的转账,随后要求诈骗人员退款,对方称需要再次扫码刷满相应额度才能退款。

小谢只能按照要求继续操作,进行了多笔转账,直至被母亲发现时,转账金额已达10289元,之后到派出所报案。

04

“醒醒吧,少年!”

4月30日,11岁的熊孩子小菲在玩网易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时,一个自称是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以送装备、游戏充值为名,将收款二维码发送给小菲。小菲误认为对方给自己钱,便偷偷通过支付宝的口令红包试出父亲的支付宝密码,并转账1501元给对方,次日,对方又以类似的理由让小菲两次转账4000元,之后将微信拉黑。

套路解析

1.骗子通过社交软件或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免费送游戏皮肤、道具等的广告,吸引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上当。

2.引导受害者扫码进群,并填写相关个人信息。继而指引受害者进行扫码付款、转账、充值等操作。甚至诱骗受害者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3.在这些“游戏福利”骗局中,不法分子不仅会诱导青少年本人进行支付充值,还会手把手教孩子用家长的账号支付。

应该如何防范?

1、家长要教育孩子健康上网,限制上网和玩游戏的时间,同时提高孩子的识骗、防骗能力。尽量让孩子少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课,家长应做好监督,并在相关APP中开启青少年模式,打开防沉迷系统。

2、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及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号的密码;孩子使用的手机不与家长的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相关联;家长和孩子使用的智能手机都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打开来电预警功能。

3、学生要提高防骗意识,不轻信网友,不乱点网友发的链接,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给钱不要、要钱不给。

4、一旦遭遇诈骗,要准确记录骗子账号、联系方式,保存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并尽快拨打96110或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来源:南昌市公安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