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来过大连(梅兰芳和凤还巢)

今日推送之《梅兰芳和<凤还巢>》录自《文汇报》1981年8月8日,作者许姬传、邹慧兰。文章开头有编者按:一九五〇年十月十六日起,梅兰芳同志自传式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在本报连载一九七期,曾引起各界的注视。梅兰芳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年了,本报特发表许姬传、邹慧兰同志的文章,以志纪念。

京剧以擅长表演历史题材著称,如全部连台三国戏以及以伍子胥为中心人物的《鼎盛春秋》。其中悲剧比重较多,喜剧较少,有一些讽刺、滑稽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应工的玩笑戏,都带有喜剧色彩,例如《一匹布》、《荷珠配》等都是喜剧,而闺门旦应工的喜剧不多。

梅兰芳先生编演的《凤还巢》,数十年来一向为观众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这出戏的结构是喜剧,故事是吸取昆曲《风筝误》编写的。有一位观众曾写信给梅先生,认为对朱千岁的处理应该更着重描写他的为富不仁和阴谋夺取程雪娥等细节,以引起观众对他的憎恨。梅先生同源来弟商量,不同意这样修改,因为这出戏是喜剧,出场人物,并没有令人十分痛恨的反面人物,特别是朱千岁的处理最有喜剧性。剧本描写一个封建社会里纨绔子弟的典型形象,他从出场到终场,始终是炫耀他自己有财有势,自作聪明(萧长华先生演得最深刻),冒名顶替,结果弄巧成拙,受骗上当。例如,路遇穆居易,送银赠马,都是炫耀他有钱。穆居易下场后,朱千岁独白: “真是个书呆子。那位程小姐,我是亲眼瞧见过的,长得如花似玉,他怎么倒要避婚逃走呢!嗯!这也是他无福承受,也是有之。我想程侍郎奉旨帮办军务,离家远去。我不免趁这机会,等到四月初二日那天,假冒穆居易的名字,前去娶亲,将程小姐娶过我家来,我们俩人成为夫妇,就是程侍郎回来,我们木已成舟,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再一说哪,他还敢把我朱千岁怎么样吗?嗯!主意已定。——小子们!带路回府!”

梅兰芳来过大连(梅兰芳和凤还巢)(1)

梅兰芳之《凤还巢》

这一段独白,可以看出朱千岁,他赠送银马时并没有别的用意,但忽然异想天开地打算冒名顶替娶程雪娥。入洞房,傧相的念白“两家成婚配,夫唱要妇随,洞房花烛夜,才知谁是谁”;以及十三场,朱千岁上场念对:“冒名娶得程家女,谁知也是冒名人”;末场,朱千岁指着程雪娥说:“那天我看见的是她。”程雪艳指着穆居易说:“那天晚上我看见的可是他呀。”这些都是构成喜剧的警句。还有在洞房,穆居易(姜妙香)、程浦(王少亭)、周公公(刘连荣)、洪功(李春林)互相问答,来回传话,波澜叠起,妙趣横生,剧本写得非常成功,它采用了对口相声卸包袱的手法,紧紧抓住观众,我看有百十次,从无“起堂”“抽签”的现象,可见好戏是百看不厌、光景常新的。

梅先生创造的程雪娥,既保持了旧社会里大家闺秀的典型,又突出了她敢与恶势力斗争的机智性格,同时,完成了喜剧的角色任务。

一九五八年,京剧演员邹慧兰看过梅先生演《凤还巢》的第三天,到护国寺街向梅先生学习程雪娥的表演。邹慧兰对梅先生说: “我从一九三三起就在上海看您这出戏,当时的表演场子,和现在有不少精简、修改的痕迹,最早还有开打,请您谈一谈各方面的情况。”

梅先生端着茶碗喝了一口,沉思了一会就把初演这个戏的情况告诉我。他说:“那是我赴美演出前排的一个戏,一九二八年春旧历二月承华社首演于中和园,那时的角色配搭是姜六爷(妙香)的穆居易,凤二爷(王凤卿)的程浦,李七先生(寿山)的刘鲁七,萧老(长华)的朱千岁,慈先生(瑞泉)的丑小姐,尚老将(尚和玉)的洪功,侯先生(喜瑞)的周公公,开打场面是为尚老将而设,场子相当火炽。以后,尚老将离开承华社,这个角色由李八爷(春林)接榜,就减少开打。解放后,根本取消了武打场子。这出戏从初演到如今,至少精简了半小时以上,戏总是越唱越短,最后就定型了。后期的修改是我和姬传、源来二位商量的。”

梅兰芳来过大连(梅兰芳和凤还巢)(2)

梅兰芳之《凤还巢》

“您演程雪娥,既保持了闺门旦的身份,又那么活泼可爱,您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我当年演过《风筝误》,剧情与此相仿,而且同台的人,都是‘好老’。他们给我说戏,告诉我许多窍门,在同台演出时,随时指点,使我得益匪浅,程雪娥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演《风筝误》的老先生还有哪些人还活着?”

“那是陈老夫子(德霖)的二夫人,李六先生(寿峰)的大夫人,李七先生(寿山)的丑小姐,郭先生(春山)的丑公子,姜六爷(妙香)的俊公子,我扮俊小姐。你看到的只有我和姜六爷,其余的都故世了,那几位老先生坐科时,多半先学昆曲,所以既准确,又有身份。陈老夫子的二夫人,是正旦应工,端庄稳重,极有身份;郭春山是有名的昆丑,萧先生有些戏就是跟他学的。”梅先生那天谈起许多往事,连照例的午睡都没有休息,他看我(邹慧兰)把一句句都记在小本子里,很高兴,就说: “刚才提到的人,你都没有见过,而这些事也没有人知道,记下来,对你有好处。”

我趁他高兴,就把话题拉回《凤还巢》,说: “我演《凤还巢》偷视一场,总觉得不合适,您给我说说吧。”

“你走一遍给我看看,有不对的地方,我给你改。”梅先生口内念着锣经,我做了三次偷视的身段表情。他说: “身段、部位、眼神都大致不差,但不够深,要琢磨程雪娥的心理,这是她的终身大事,必须在‘看’的时候层次分明,每一句念白都表达她的内心活动”,说到这里,他站起来做三次偷视给我看。梅先生说: “程雪娥出场念对, ‘堂前遵父命,屏后看才郎’,情景已经规定,你心中要有一座假设的屏风。第一次偷视的眼神‘虚’,要很随便的一瞟,表现大家闺秀温慧贤良的性格;第二次偷视的时间要较头一次稍长一些,因为,第一眼留下了好印象,第二回就过细的看了,所以,看时的眼神‘实’,看后赞美‘哎呀呀,我父亲的眼力果然不差’;第三次要看,又怕被人瞧见,她沉吟犹豫,还是想看,末一次急剧回身而迅速地偷视,反映人物心跳脸红,看后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哎呀呀,好一个美貌的书生’,用羞涩的眼神,含情微笑着以袖挡嘴快步而下。至于偷视时的手势动作,不拘一格,用折袖、反袖、扯袖等都可以。”

梅兰芳来过大连(梅兰芳和凤还巢)(3)

梅兰芳、姜妙香之《凤还巢》

梅先生一口气说了两个钟头,我怕他累着,又给他倒了杯茶,请他歇息。他喝了口茶,抽了支烟卷,接着又说:“下回丫环三报:有警句,也是经过大家多次修改才定稿的,”这时梅先生从沙发里站起来,连念带比划: “……那日朱千岁前来拜寿,也曾见过一次,那相貌长得十分丑陋,与我姐姐么,真可以称得是一对女貌郎才,有那边冒名前来迎娶,就有这边顶替前去出嫁,怎么这样的凑巧哇!大娘呀,大娘,如今你是枉用心机了。”

上面梅先生亲身示范说戏,邹慧兰同志的记录,现在发表出釆,可供专业和爱好京剧的同志们参考。

(《文汇报》1981年8月8日)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