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万达小镇5年规划图(丹寨万达小镇五年蜕变)

丹寨万达小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旅游小镇,建成运营五年以来,小镇的运营模式、旅游产业逐步成熟,不仅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更成为了贵州的一张旅游新名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丹寨万达小镇5年规划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丹寨万达小镇5年规划图(丹寨万达小镇五年蜕变)

丹寨万达小镇5年规划图

丹寨万达小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旅游小镇,建成运营五年以来,小镇的运营模式、旅游产业逐步成熟,不仅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更成为了贵州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这些天,丹寨万达小镇里的非遗传承人、商贩都忙得不亦乐乎,除了筹备迎接暑期旅游高峰,这里也即将迎来小镇五周年庆活动。在小镇长街宁航蜡染工坊里,画娘们正聚在一起赶制着一件特别的蜡染作品——苗族百鸟图。

“五年时间带来了很多客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蜡染,苗族蜡染中最重要的一个图腾就是‘鸟’,它在苗族蜡染中传承了千百年,有着吉祥的寓意和传说,我们把这些鸟以现代的形式画出来,也是一种美好祝福的寓意。”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成昊说。

五年来,“非遗 旅游”的运营理念成为了这个新兴小镇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越来越多的当地非遗传承人看到了商机,纷纷进驻小镇,开起了店铺。五年间,小镇带动丹寨20个大行业和50个子行业发展,直接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直接和间接带动2万余人发展产业增收。

记者近日走进万达小镇,看到街道上巡游的队伍熙熙攘攘,中午随意走进一家餐饮店都是地方特色美食。走进非遗作坊,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刺绣、蜡染、古法造纸和鸟笼制作技艺,非遗文化变为旅游商品,既可以沉浸式体验还可以带回家,而这也正是小镇的独特之处。

“对这里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第一就是环境,这里有苗族侗族的建筑,还把少数民族文化浓缩在这个小镇里面,让人来到这里就有不一样的感受。”游客王玉鲜说。

“今天来这里体验了一下古法造纸的制作过程,挺有意思的,我想带孩子一起过来体验,让他学习一下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游客潘泽美说。

2014年,万达集团帮扶丹寨,开创性地提出“包县扶贫”思路,从扶贫思路、资源整合、产业选择、运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形成了富有成效、可供借鉴的社会企业扶贫模式。2017年万达小镇作为帮扶内容中的重要一环应运而生,围绕丹寨县少数民族地域特色,万达集团将当地的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结合,构筑新地标,打造新品牌,紧紧围绕万达小镇发展业态及功能延伸,不断提升旅游项目,丰富小镇旅游功能业态。正因如此,小镇才能时刻保持着“新”与“兴”。

“得益于万达集团总部和丹寨县委县政府在相互不断地探讨和融合当中去探索了一些自己的发展之路,通过提炼我们丹寨本地的一些非遗资源展现给游客,达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效果。一方面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根,这样来打造我们小镇的品牌、设计和生产我们的产品,让小镇能够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还充满很多人喜欢的时尚流行元素,让更多人到小镇来体验。”丹寨县文旅局非遗中心主任韦士勇介绍说。

于游客而言,这里的旅游项目丰富有趣;于当地百姓而言,游客能接触到的所有项目都是他们的旅游“饭”。曾经巷深道远的非遗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风险,而今却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宝典,既得以传承,更得到规模化发展。

“万达小镇在带动全县的农业产业、非遗文化的民族手工业是非常大的,我们借助万达小镇这个平台,不仅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也促进非遗产品和农特产品的销售。”丹寨县乡村振兴局社会力量帮扶中心主任龙昭华说。

“我原来是贫困户,现在来公司上班了,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说普通话,有工资收入,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丹寨县州级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杨乃金说。

“因为之前画蜡染赚不到钱,我们为了生活就去外面奔波,现在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传承着手艺,又可以赚到钱,感觉很幸福。”丹寨县县级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杨成柳说。

五年来,丹寨万达小镇累计接待游客突破3030多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247.44亿元,逐渐成为了国内极具特色的综合旅游项目,有效带动了丹寨县关联产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学”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

丹寨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序云说:“目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万达集团启动2021-2025丹寨帮扶计划,由‘企业包县扶贫’思路转变为‘支持丹寨致富’,规划将充分利用丹寨万达小镇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搭建全域旅游平台,打造排牙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建好万达小镇旅游文化娱乐设施、非遗街区、多彩贵州国家级营地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丹寨旅游业态。”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邱力 铁源 刘汉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