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

6月14日,中国红十字会助力扶贫攻坚博爱家园现场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围绕总结推广博爱家园项目经验、推动红十字助力扶贫攻坚,重点对“十三五”期间红十字会助力扶贫攻坚、参与精准扶贫战略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讲话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2)

中国红十字会领导及贵州省有关领导听取专家关于扶贫攻坚报告

贵州是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的探索地和试验田,贵州省红十字会已在全省9个市、州41个县区援建“博爱家园”项目70个,创造出“5 X”项目运作、爱心互助金、励业帮扶等推广模式,有效实现人道救助从“经常扶”到“扶长远”、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转变,建立起长效循环救助、可持续精准扶贫等有效机制,为红十字助力扶贫攻坚创造了许多实践经验。

6月15日,出席中国红十字会助力扶贫攻坚博爱家园现场会的代表,深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和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现场观摩贵州博爱家园项目的实际成效。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3)

大风洞乡杉树林村是2013年绿色家园行动--健康新村(博爱家园)试点推广项目之一 。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4)

杉树林村在实施博爱家园项目项目前葡萄种植只有100亩左右,现在村里90%以上的农户都来发展葡萄种植,漫山遍野都是葡萄,村里的葡萄产业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极大实惠。现村葡萄8000亩,辐射带动全乡3.05万亩。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5)

与会代表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现场考察贵州博爱家园项目的实际成效。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6)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向杉树林村创业示范户八户村民发放第二批生计基金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7)

大风洞乡的杉树林村村种养殖户、创业示范户领到第二批生计基金1万元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8)

大风洞乡杉树林村村民用当地习俗表达对贵州红十字会的感恩之情。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9)

考察代表记录大风洞乡杉树林村的变化。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0)

考察代表在贵州省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了解该村的规划发展情况。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1)

代表们在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了解该村村民脱贫情况。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2)

与会代表深入到贵州省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现场考察贵州博爱家园项目的实际成效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3)

与会代表深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现场考察贵州博爱家园项目的实际成效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4)

参会代表与贵州红十字会负责人(左一)交流经验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5)

代表们在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了解该村的蓝莓种植情况。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6)

与会代表深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现场考察贵州博爱家园项目蓝莓基地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7)

红十字会在贵州民族地区建有健康文化长廊十一个,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8)

在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的带动下,按照项目“5 X”人道扶贫模式,杉树林村村委会动员村民借助爱心互助金实施精准扶贫,彼此互助励业荆棘变成了步道,斜坡变成了健康文化广场。

据悉,博爱家园项目实施以来,70个博爱家园项目点乡(镇)、村先后新增了137个基层红十字会组织、92支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和80个爱心互助金管委会,建立红十字服务站、红十字健康文化广场、励业帮扶示范基地等红十字阵地210个,发展红会会员8200余人、红十字志愿者2100余人,各级红十字及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00多次。

贵州画报订阅信息

关于我们ID: GZHB[贵州画报】
  1. 如果想看到电子内容【贵州新闻图片网】http://gzxwtpw.com/

  2. 如果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851--86826820。

  3. 如果想投稿,邮箱:1366157090qq.com

  4.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851--86822572或给我们留言。

  5. 新媒体合作微信LX19910727.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19)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20)

博爱县安顺居小区(博爱家园在贵州)(21)

点击更多原文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