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郭宝昌关系好吗(郭宝昌再拍宅门戏东四牌楼东)

“像他这样的演员全中国没几个,我觉得能排到前十名吧。”导演郭宝昌在电视剧《东四牌楼东》中给富大龙这样的评价。这部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电视剧讲述乱世之中小人物的聚散离合与人生悲喜的“国宝守护”故事,以前清贝勒哈岚为核心,以其颠沛流离的一生为主线,深度复现了一段参透人生的不朽传奇,谱写了一段带有史诗气质的京华往事。在这个“末代贵族”身上,既有落魄王爷真实的“怯弱蔫怂”,也有小人物内心坚守的“家国本位”,而富大龙的演绎,将哈岚一角多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戏剧的悲剧感、苍凉感、幽默感、使命感扑面而来。日前,富大龙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自己对“落魄王爷”哈岚一生颠沛流离的理解与感悟。

陈宝国郭宝昌关系好吗(郭宝昌再拍宅门戏东四牌楼东)(1)

“王爷”不简单:“铁杆庄稼”也能“艺能满点”

“哈岚是末代王朝的贵族,通过他坎坷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腐朽旧时代落幕和一个崭新时代兴起时的文化与思想的碰撞,看到在大时代裹挟下,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面对外敌侵犯,对家国情怀的大仁大义、对内心信念的坚守。”富大龙说。从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到历经沧桑的普通公民,这是富大龙对哈岚一生的真情概括,如同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末代皇帝》中对溥仪的诠释,哈岚的身上同样拥有着的浑然天成的高贵与历史碾压下的悲剧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时代的更替中有怎样的悲喜,面对乱世中各方势力的纷争,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富大龙通过哈岚一角一一给出了答案。“今天的观众可能对贵族的理解是西方那种的,在中国也存在这样一类人。有个词叫‘铁杆庄稼’,指的就是清末哈岚这样的衣食无忧的王公贵族。这些人在得势的时候是不事生产的,他一辈子可能都不用考虑今天说的为理想生活而奋斗,他的时间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是这群人最大的特点。”

也正因此,戏曲成了《东四牌楼东》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是哈岚前半生作为王公贵族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老北京城风华气韵、京腔京味的生动再现。“在过去是没有今天这些电子设备的,他们最高级的享受就是去剧场听戏,这些王公贵族能得到最好的戏曲本子,也能够请到最棒的名角来指导他们,所以这些票友往往能达到专业水准,哈岚就是这样。”为此,富大龙在和导演及编剧经过充分的探讨后,特意放大了哈岚身上骨灰级“名票”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艺能值满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别样王爷”,充分突显其贵族的身份特质。

陈宝国郭宝昌关系好吗(郭宝昌再拍宅门戏东四牌楼东)(2)

“王爷”有无奈:家国心中藏 “哈岚很无力”

从“游手好闲”的王公贵族到有担当有使命的“国宝守护者”,“为什么会转变”既是观众心中的疑问,也是富大龙在拍摄之初便开始思考的角色立足点。“我们的创作都尽量让它符合生活事实。东四牌楼上写着“履仁”“行义”,东四牌楼对应着朝阳门代表着迎接光明。密疏这个国宝在哈岚眼中是他同族同宗的东西,包括经常在台词里特意强调,这是我祖宗坟里的东西,其实是微言大义的,就是家国天下。从他传统的贵族观念出发,虽然具有一些局限性,但他认为的国就是家,和我们现在把国认为是自己的家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很巧妙的结合。”

从保护密疏到焚烧密疏,其实也是自身的涅槃,当他最终发现中国的希望只能是共产党人,他把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兄弟和孩子身上,送他们走向了投奔革命的最终道路,自己一把火诠释了与腐朽的旧时代绝离,在灰飞烟灭中让历史埋葬。

陈宝国郭宝昌关系好吗(郭宝昌再拍宅门戏东四牌楼东)(3)

首次合作赞郝蕾有“贵气”

自幼学习武术、京剧、古琴、书法等各项才艺,又以总成绩第一毕业于北影表演系的富大龙,在《东四牌楼东》合作的演员眼中,他是“个人魅力、琴棋书画、古今中外都懂的令人尊敬的前辈”。面对赞誉,富大龙以一贯谦和的态度给予了搭档们同样认真的评价。“比如郝蕾,我是第一次合作,非常顺畅,她对这个角色做出的努力和最终的呈现让我相信这就是佟丽华,她展现出了那种贵族气以及格格的局限性,但又有特别果敢的地方,她既是在演人物,又在反映一个时代大背景。”而面对电视剧拍摄经验稍显不足的京剧演员窦晓璇,富大龙也在磨合与碰撞中,与对方不断产生着戏剧火花。“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青年艺术家,在舞台上已经有那么高的成就了,这次是她第一次拍电视剧,开始来的时候她说自己有点摸不着,但我感觉她几天就适应了,好演员到哪都是好演员,包括对人物的诠释。”

在富大龙眼里,好的戏剧在于能够具有高度的提炼、凝练,无论是人物还是戏剧,越是高超,越是在剧作的高阶之处充满比喻、隐喻甚至达到“诗性”的境界。“生活是一个悲喜剧,哪怕最严肃的题材、最辛酸的人,也是有甘有苦,戏剧一直在重复这个主题。它通过不断地提炼去让整个故事具备高度的特征性。就像我们给一个人画漫画,一笔把这鼻子一勾你就知道是这个人,我觉得《东四牌楼东》就具备这一点。它把老北京那个时代的众生百态,不光是一个末代王族,而是那个时代的大模样勾勒了出来,就像中国画技法中的兼工带写,有小写意也有大写意,勾勒的色彩非常到位。”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杨文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