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禅宗故事(这是一剂高僧留下的涉世良方)

缘 起

一个让人恍然大悟的禅宗故事(这是一剂高僧留下的涉世良方)(1)

随着复工复产

不少人再次开始了身心的奔忙

再此奔波之际,不妨抽3-5分钟

聆听这位高僧留下的涉世良方

一起人间清醒

憨山大师

《醒世歌》

01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为了达到目的,人们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这样的纷争像闹市飞扬的尘埃般起落无常,又像起伏不停的海浪般无边无际。而息灭斗争的妙方就是体谅忍让,柔顺和谐。

如《生经》云:“若常行柔和,众人所爱敬。”又如《中阿含经》云:“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

此外,世物皆有因缘,不可强求,宜随顺因缘,以坦然、知足的心态过平静的生活。

02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不要将自己的善良埋没,也不要把别人的过失在众人面前宣扬。

六祖曾在《坛经》中劝诫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如果修道之人还常常看见世间的种种过失,则不是众生有过失,而是自己的烦恼心与身心之外的外在境界相应,也即是自己的过失。

此外,与人交往时要谨慎应酬,切忌出口伤人,或因言语冲突而起烦恼;在日常行事时也不宜动气,应耐心解决,或找机会好好沟通、商量。

03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刚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硬弩的弦线往往先断,锋利的刀口也极易损伤,这是由于它们过于刚强而缺乏韧性。

涉世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言行粗暴刚强,违缘就会纷纷而至。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保持柔和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

如《辩意长者子经》云:“心调能柔和,谦让而敬顺,学问诵习经,乃为人中尊。”

04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我们并非圣人,世间也从来就没有无暇的事物,都可能有过失,也都有成长、改善的空间,没必要整天争论是非,辩论长短。

况且我们的身体和世间的事物一样都免不了无常,又何必整日用这些争斗来浪费自己短暂而宝贵的人生?

05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在生活中吃一些亏没什么大不了的,试看春天的绿柳也很快就被秋天的黄菊所替代。因果轮转下,眼前的吃亏也可能是在为未来培福。

因为“吃亏”不是要人丝毫不顾及自身,一昧去“吃亏”,更不是面对任何事都毫无底线地软弱和退让,而是更云淡风轻地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并在其中将自己对世俗得失的贪欲、执著慢慢净化,积善因、结善缘,终会获得善果。

06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生老病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世间没有不衰败的圆满,人们向来所希求的功名利禄也不过如夜中梦、秋日霜,转瞬即逝,唯有老病死生才会恒时相随。

因此,我们没必要为了暂时的荣华富贵造作恶业、自尝恶果,而应积极地行善修行,为自己积累解脱离苦的资粮。

07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有些人自恃聪明而巧计营谋,但如果怀着谄曲心、贪心、嗔心,通过阿谀奉承、挑拨离间等恶行来实现目的,必然会招感苦果;相反如能以无贪、无嗔之心行持善法,则必有善报。

后三段与前文所述类似,有无常是常,早日放下,惜时行善之意。在此不作赘述,恭录于下,以便阅览。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与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