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静的词语有哪些四字词语(通过带静的词理解静)

很多人知道内功修炼关键在一个静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形容静的词语有哪些四字词语?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形容静的词语有哪些四字词语(通过带静的词理解静)

形容静的词语有哪些四字词语

很多人知道内功修炼关键在一个静字。

无论是儒家、道家、兵家、武术家,还是佛教,都讲究一个静。

儒家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道家也要求静,并把静当作根本,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兵家要求有定力,定力还是需要冷静,不动如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武术家需要沉着不慌,也要求心平气和,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佛教要寂定。定当然要静。

因此,静是修炼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要领,是一个手段,也就是说静在修炼中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一般人都思想比较浅,以为自己明白什么是静,其实它是有大学问的,并非朦胧的印象,而是深刻的认知和觉悟。

语言对人的修炼有重要的作用,如佛教的参禅,打机锋,偈语。儒家的座右铭,言传。

内家拳的心法。这个心法我看网上都是一些动作要领,而不是真正的心法。心法是一个词语,或者一句简短的话,或者一个形象,它们要在心脑中形成念头,成为心境才行。比如陈式太极拳的“敬”是它的内功心法,但若敬不起来,产生不了敬的情,当然也就无法出现敬的景,感染不了自己,那样就不起作用。必须要能让这个心法起作用才行。

语言能感染人,能教育人,很多名人都是伟大的演讲家,他们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反过来,有些骗子也用话术行骗,给别人洗脑。这些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语言的作用很大。正如诗人所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在就从带静的词语谈一下我对静的理解。

我找了一下,有如下一些:平静、恬静、冷静、幽静、沉静、寂静、安静、宁静、动静、镇静、清静、肃静、娴静、闲静、雅静、僻静、心静等。

平静可以形容事物,也可以形容人。它的感情色彩比较少,算是修炼的最高级水平,有点达到了自然的意味。

恬静有自然的,也有后天努力修来的。接近最高水平。人极静时会有娱悦感。

冷静,可以表达情态,也可以自我暗示,还可以告诫别人。冷而静,虽然也能静,但有碍观瞻,别人也不舒服。它反过来可以启发我们,静一定不能热,“心静自然凉”,有道理。

幽静,可以形容环境,也可以形容心境。幽毕竟有点冷清,但却静得深,比冷静要好一些。

沉静,启发我们静不能往上,要放下,要下去,不要浮,不要起。这是一种很深的修为。

寂静,多描写环境,但启发我们寂能生静,“寂寂人定初”,定而生寂,寂而生定,定而生静,互相影响。环境的静能影响人,人静也会对环境的喧嚣无感。

安静,这与平静差不多。从儒学讲,定是静以后才能出现的结果,它是比静更高级的阶段,所以安静是高级修为。

宁静,“宁静致远”。它比安静还要好一点。安后才宁,宁静是非常高级的阶段。

动静,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并列式的偏义词,如兄弟、窗户,实际上指的是弟、窗。动静指的是动。但只有动是观察不明事情的,必须有动有静才能观察明白。“常有欲以观其皦,常无欲以观其妙”有与无也可以理解为动与静。警察破案看监控,有时要放,有时要停,有动有静才能弄明白事实真相,动静结合才能弄明白事实真相。练拳也是如此,一味动不行,一味静也不行,要动静结合才行。“动时省察,静时涵养”,实际上动静都可省察和涵养,关键是如何动,如何静。

镇静,与冷静差不多,需要克制,有勉强的意味。还是修炼的过程,不是修炼的结果,结果是平静、恬静、安静、宁静、雅静、娴静。

清静与幽静、寂静等差不多,多指环境,也可表示心境,可以启发我们静不能浊,不能乱,不能浑。混沌不是浑浊,是似醒非醒,若即若离,若明若暗。

肃静与冷静最相近。虽然也是静,但严肃并不受周围人的欢迎,有据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不是最好的静,无论环境还是人,都有压抑感。

娴静多指女性。中国古代规矩多,这些规矩实际上就是修炼的要领,比如要求女性笑不露齿,转头要慢,首饰和耳环不晃为准,这都要求她们动作慢、匀、轻,不能放纵,一直保持理性。这与打太极拳的要求何其相似?长期这样的修炼,会心平气和,外表娴淑,身心健康。多情善感为什么不好?因为身心不健康,没有定力。不快乐的女人为什么不好?因为身心有不健康的地方。

雅静,这是一种高修为的外现。雅是非常高的修炼标准。尔雅就是近雅,自谦没达到雅。雅多有艺术感,与平、安、宁还不同,它是另一种静,还带点匠心痕迹。

僻静,与幽静相近,比幽静差,与寂静相仿。真正的静是“大隐隐于市”的。僻静只不过是“小隐隐于野”。

心静,这指出了静的根源。静,表面上身体、气、神都不动,都安而宁,但最根本的所在在心。所以修炼的是心。心好才能静,这个好,包括它的质量,也包括做善事,有善念。

要修炼,平时多思静,少思欲,去掉躁、热、浮、轻、危、浊。善良是心好,善良心才好,此好有健康之义,也有善良之义。

心安才是真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