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1)

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何安平

摘要:语料库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数据驱动学习、语料库教学加工到语料库素养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运用语料库辅助语言教学,英语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料库素养。教师可从语料库辅助课堂教学的案例创编入手提升语料库素养,具体路径如下:一是瞄准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二是选择合适的教学语料;三是呈现语料库检索技术;四是设置教学指引和分析参考;五是融入日常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课堂教学;案例创编

语料库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外已历经近半个世纪,其显著标记是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DDL)到21世纪初的“语料库教学加工”(pedagogic processing of corpus,PPC),如今又发展到“语料库素养”(corpus literacy,CL)这一阶段。21世纪初叶,德国吉深大学教授穆克吉(Mukherjee)最先提出语料库素养的概念,其内涵包括:(1)对语料库有基本的理解;(2)知道语料库可以(或不可以)用来做什么;(3)会做语料库索引行分析;(4)能从语料库数据中推断语言使用的一般趋势[1]。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希瑟(Heather)和海特(Helt)将语料库素养界定为“使用语料库语言学技术探讨语言并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能力”,其内涵包括:(1)能选择适当的语料库;(2)能理解基本频率信息;(3)能用语料库的输出生成合适的教材[2]。2017—2019年,德国不来梅大学教授卡利斯(Callies)进一步廓清语料库素养的四大构成:(1)能理解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概念;(2)能用语料库软件搜索语料库和分析语料库数据;(3)能解释语料库数据;(4)能用语料库的检索结果生成教材和活动[3]。2020年,美国堪萨斯大学学者尼娜(Nina)从更上位的视角将语料库素养作为“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的构成之一,将它与“互联网在线能力”一同纳入信息时代的“现代多维素养”(multiliteracy),称之为“能够使用语料库资源进行自主语言学习”的素养[4]。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2)

一、教师语料库素养的核心能力:用语料库辅助教学

从语料库素养内涵的发展沿革,我们可清晰看到“用语料库辅助教学”这一素养能力日趋明确和凸显,乃至成为教师语料库素养的核心能力,因为它“是与教学最相关的组成部分;将语料库作为有价值教学工具之一,通过语料库的检索结果生成教材和活动,是作为语言教师的先决条件”[5]。已有学者将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教学能力(corpus-based pedagogical skills)细化为“技术操作技能 语料库语言学能力 教学技能”[6],也有学者[7]将这三者的整合纳入当代教师必备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力框架”(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倡“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8];《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更是要求教师“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由此可见,社会发展已经促使教师开始从语料库学习者角色向着语料库教学者转变,正在形成语料库应用于课堂教学“下沉”到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从国内外出版的《服务下一代的数据驱动学习:为基础教育学习者的语料库和DDL》(Data-Driven Learning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Corpora and DDL for Pre-tertiary Learners)[9]和《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教学案例选编》[10]中可见一斑。然而,教师如何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并在转变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料库素养呢?这是以下探讨的重点内容。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3)

二、通过教学案例创编提升教师语料库素养

谈及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教学应用能力时,国内众多学者认为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媒体选用、教学观察和反思以及信息道德等维度[11],而将信息技术操作渗透于各项应用能力的首选就是进行教学设计与活动规划[12],尤其是“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13]。国外也有学者[14]认为,教学作品(包括教案设计和学生的作品)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知识和能力迁移证据,它展现了教师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策划能力,表明教师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责任。所以,本文通过引述国内外对培养教师语料库辅助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和实例,阐述如何通过创编语料库教学案例来提升教师语料库素养。具体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

(一)着眼教学的语言难点,尝试用语料库辅助化解

瞄准日常教学中的语言难点并用语料库手段辅助化解,是让语料库走进主流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培养教师使用语料库辅助教学意愿和动力的出发点。它要求教师寻找到那些既有分析意义又与教学相关的语言点[15];或者是先测试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知识以找到短板、差错,再设计提高学生对这些语言点敏感意识的教学活动[16];又或者在创编案例伊始做好学情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17]。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4)

图1显示案例的编写要以教学中的语言实际问题为导向,图2的学情分析则阐明案例标题指向的问题确实是学生使用英语时的典型失误,从而引出用语料库辅助化解问题的途径。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5)

(二)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语料资源

选择合适的语料库资源辅助教学,这是教师语料库素养的重要构成。基础教育学段的教师常遇到的问题是:从网络大型语料库检索到的语例批量太大且生词很多,师生难以驾驭。所以,“量身定做的本地语料可能比大型公共语料库更为有效”[18],而本地语料不同于那些从大型语料库中检索的大量的、学生不熟悉的语例,它们很可能是学生已经熟悉的文本或内容主题[19]。教师自己构建的语料库(DIY corpus)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完全满足特定学习群体的话语需求。教师/课程开发人员可完全控制语料库的内容,并随时调整语料库,添加或删除文本以符合学生的持续需求[20]。目前,较常用于课堂教学的是语料微本(minifile),即从线上或线下收集汇编关于某个词语的一批语例并以txt格式保存。例如,图1所示的微本work on & work out.txt就包含从编者自建的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字语料中提取的84例含有work on和work out的索引行,教师可在课堂上使用AntConc等语料库检索工具做二次检索展示。此外,这类教学语料还可以是自行建设的各个学段的教材语料库,或者是汇集多套教材中同属某个话题的专题阅读语篇微型库,又或者是从微本探索得出结论后再延伸至线上检索验证的大型语料库,等等。当然,使用他人的语料或工具,尤其是公开发表的论文时,要明示资源的出处并致谢原创者。

(三)呈现可视化的语料库技术

能否使用适切的语料库技术或工具提取并有效呈现有助于化解难题的语料,是教师语料库素养中技术运用能力的表现,也是有语料库辅助和没有语料库辅助教学的根本区别。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是教学语料索引行(如图3)、关键词云图(如图4)和词表(如图5)等检索技术[21][22]。其中,图3是通过索引行技术对目标词animal(s)的左边语境用不同颜色按字母顺序凸显其相伴词,助力观察凸显词的语义、词性及词序;图4是通过词云图自动将330余字关于中国书法史的高中教材语篇浓缩为16个关键词,助力语篇主要内容的抓取和复述;图5则通过使用通配符“?a?e”提取一批含“/ei/”发音的单音节词表,助力学生体验英语的发音与拼写规律。它们在技术操作上简单快捷,却能为教学提供语料库独特的、聚焦的、可视化的语言学习界面。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6)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7)

另外,网上还有很多免费使用的语料库辅助学习智能平台,如可即时自动批改学生作文语言差错的iWrite 2.0,可自行上传文本做即时语篇自动分析的VersaText,以及自行上传语篇即可呈现文中搭配程度不同的各类短语的IDIOM Search。当然,对不同语料库工具或智能平台的选用还要考虑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8)

(四)设置可操作的教学步骤、教学指引和参考答案

指引学生从批量语料实例中找到能化解难点的答案,这是教师语料库素养中诠释语料数据和学科知识的能力体现,也是目前语料库教案编写亟待加强和改进的环节。它要求教师学会通过设置问题来指引学生阅读语料,并且提出确实能让学生从语料库索引行或数据中找到答案的问题[25];包括利用索引行识别词汇语法模式,而非仅仅关注单个词的形式和含义,保证索引行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能清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6];也包括提出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索引行进行归类分组,归纳出语言的使用模式[27];还包括在评估学生的阅读结论时是否确有实料证据支持,是偶尔有,还是总是有,抑或是既有实料又有量化的统计数据支持[28]。例如,针对图1的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教师可列出若干教学步骤作为化解问题的“脚手架”,如图6所示。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9)

针对图3的animal(s)前置定语语例图,教师设计以下教学指引(如图7)。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10)

引导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还可将自己事前分析的结果提供给学生参考,如图8所示。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11)

(五)与日常教学的其他活动融为一体

将语料库辅助的教学活动与其他日常教学活动连贯地融为一体,这是教师TPACK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让语料库融入日常教学的关键。因为任何教学方法,无论其潜力如何,都不能成为重要的创新,除非教师和学生可以让它融入正常的课堂,成为日常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且没有带来太多的额外麻烦[32]。为了全面展示教师的TPACK知识和技能,案例创编既可以演示一堂整课,包括语言使用、教学步骤、教学/互动模式、设计活动时使用的语料库以及学生的目标水平[33],又可以在案例中简单提示语料库辅助活动之前和之后的其他教学活动,使之嵌入连贯的教学计划。例如,在笔者等人的案例选编书中,每个案例都有几个必备的环节,包括导入板块(内含教学目标、对象学段、使用时间等)→学情分析→教学步骤(内含教学指引、参考分析)→巩固练习(内含参考答案)。这样,教师拿到该教案就能直接运用到课堂上,使之成为整节课教学流程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阐述创编语料库辅助教学案例的五大要素,展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的落地路径,包括:瞄准教学中的语言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语料;呈现语料库检索技术;设置教学指引和分析参考;融入日常教学。它们都指向语料库素养的核心构成,即能理解和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能选择适当的语料库,能展示和诠释语料检索结果并用之生成教学材料和活动。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一线教师运用语料库知识和技术编写教学辅助案例并实践于课堂教学。笔者等人的案例选编书就汇集了国内多地10余所中学和高校数十名教师合作创编的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教学的案例,其内容涵盖词汇短语、语法句型以及依托语篇的视、听、说、读、写教学活动,语料包括线下自建的微本库、教材库和专题阅读库以及线上免费提供的多个大型语料库,技术上包括索引行、多种词表、词云图乃至网络视频截取等。这些活动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已显示一线教师对提升语料库素养的热切需求、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充满创意的教学智慧,再做进一步提升、拓展和传播,未来可期。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语料库智能学习平台的读写能力培养研究——以英语学科为例”(批准号:DHA1703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12)

参考文献

[1] MUKHERJEE J.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Pedagogy: The State of the Art-and Beyond [A]. S. BRAUN, K. KOHN & J. MUKHERJEE (eds.), Corpus Technology and Language Pedagogy: New Resources, New Tools, New Methods. Frankfurt am Main: PeterLang, 2006: 5-23.

[2][26]HEATHER, JULIAN & HELT, MARIE. Evaluating Corpus Literacy Training for Pre-Service Language Teachers: Six Case Studies [J].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20(4): 415-440.

[3][5]CALLIES M. Integrating Corpus Literacy into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A]. S, GÖTZ & J, MUKHERJEE (eds), Learner Corpora and Language Teach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9: 246-263.

[4] NINA V. Corpus-Informed Pedagogy in a Language Cours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 Mariusz Kruk and Mark Peterson (eds), New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for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USA: IGI Global, 2020: 306-335.

[6][15][28] LE Ń KO-SZYMA Ń SKA A. Training Teachers in Data-Driven Learning: Tackling the Challenge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7, 21(3): 217-241.

[7] MEUNIER F. A Case for Constructive Alignment in DDL-Rethinking Outcomes, Practices, and Assessment in (Data-Driven) Language Learning [A]. CROSTHWAITE, P. (ed), Data-Driven Learning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Corpora and DDL for Pre-tertiary Learners, London: Routledge, 2020:1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3.

[9] CROSTHWAITE P. Data-driven Learning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Corpora and DDL for Pre-tertiary Learners [C]. London: Routledge, 2020.

[10][17][21][23][24][29][30][31] 何安平, 许家金, 张春青. 语料库辅助中学英语教学案例选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2-6, 44-45, 258.

[11] 吴砥, 周驰, 陈敏.“互联网 ”时代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1): 56-63,108. 

[12] 魏非, 李树培. 微认证之认证规范开发:理念、框架与要领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12): 24-30. 

[13] 黄慕雄, 张秀梅, 陆春萍, 等. 学用脱节还是学以致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学用转化质性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 2021(2): 68-74.

[14] DANIELSON C. Handbook for Enhancing Teaching Practice [DB/OL]. http: www.ascd.org/publications/books/106035/chapters/Evidence of-Teaching.aspx,2019-02-12.

[16][33] MA Q, J TANG J, LIN S. The Development of Corpus Based Language Pedagogy for TESOL Teachers: A Two-Step Training Approach Facilitated by Online Collaboration [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21: 8, 13.

[18] BOULTON A, COBB, T. Corpus Use in Languag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J]. Language Learning, 2017, 67(2): 348–393.

[19][25] THOMAS J. Two Web-Based Tools for Learning Language from Language [DB/OL]. http: www.versatile.pub/uploads/8/1/6/3/81634112/two_web-based_tools_for_learning language_from_language._Thomas 2020_v2.pdf.

[20] CHARLES M. Using Do-it-yourself Corpora in Eap: A Tailor-made Resour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J]. The Journal of Teaching English for Specific and Academic Purpose, 2018, 6(2): 217-224.

[22] 何安平. 何安平谈语料库与语言教学 [J]. 语料库语言学, 2019(1): 13-22.

[27] REPPEN R. Using Corpora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32]MAURANEN A. Spoken Corpus for an Ordinary Learner [A]. SINCLAIR, J. (ed) How to Use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99.

(本文首次发表在《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年第6期)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困境(中小学英语教师语料库素养提升路径研究)(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