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发出奇怪声音(孩子房间突然传出阵阵怪叫)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吴朝香

近日,杭州一位男孩半夜突然怪叫,一侧手脚抽搐,医生诊断为癫痫发作,认为这与其熬夜玩游戏有关。

暑假来临,“神兽”放飞,医生特别提醒,熬夜玩游戏或长时间刷剧看视频易诱发癫痫,6月28日是国际癫痫关爱日,家长们需特别引起重视。

孩子晚上发出奇怪声音(孩子房间突然传出阵阵怪叫)(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午夜惊魂

男孩突发怪叫并抽搐

“之前都好好的,熬了个夜,就突然这样了。”凌晨一点,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急诊室内,一位男孩依偎在母亲身旁,眉头紧锁的父母正急切地向接诊的神经内科癫痫专科副主任医师金搏讲述儿子的发病过程。

原来,这名男孩叫小晶(化名),今年14岁。故事要追溯到几小时前,小晶提出想玩会游戏,可到了11点,小晶仍没结束的样子,父母好说歹说,他这才依依不舍上了床,可没过多久,“可怕”的事发生了:

近零点时,小晶父母突然听到怪声,“呜呜地,像是哭泣,又好似在呼叫。”一身鸡皮疙瘩的夫妻俩四处寻觅,最终发现,声音竟是从自己儿子房间里传出来的。

夫妻俩推门进去一看,大吃一惊:躺在床上的小晶嘴巴歪向一边,一侧手脚抖动、抽搐,嘴里说不出话,一直含糊不清地发声,几分钟后,小晶闭上了眼睛。

“不会更严重了吧!”夫妻俩赶紧叫醒给孩子,急忙往医院赶。在去医院的路上,小晶父母脑海中不断回想曾看到过的新闻,担心出了大事,越想越害怕,小晶妈妈满脸是泪。

孩子晚上发出奇怪声音(孩子房间突然传出阵阵怪叫)(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搏主任仔细询问病史后,初步考虑该患儿为“癫痫性发作”,仍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小晶入院后,又完善了癫痫序列头颅磁共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

金搏主任仔细阅片及读取脑电图波形,小晶无颅脑结构性病变,但视频脑电图上却发现了可疑之处,即中央区、中央颞区有典型的高幅棘慢波,在夜间睡眠时更显著,真相显现——小晶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S)。

当听到“良性”二字,小晶父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熬夜玩游戏是此次癫痫性发作重要诱因。”金搏主任嘱咐,孩子出院后尽量避免摄入巧克力、咖啡等,也需避免过度疲劳及情绪大幅波动等。

暑假来临

要注意孩子“报复性”行为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耿昱介绍,当前我国约有900多万癫痫患者,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占三分之二。良性儿童癫痫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约占儿童癫痫的15%-25%,男女患病比例为3:2,多数患者为5~10岁起病。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面部和口咽部局灶运动性和感觉性发作,大部分病例仅在睡眠中发作,发作频率较低,脑电图特点表现为中央颞区棘波放电,尤其于睡眠期放电明显增多。

“首次发作,或每年只有l~2次发作且很轻微的,如只是睡眠中流口水,口角抽搐一下的患儿,可暂时观察,不急于药物治疗。但发作频繁或全身抽搐的患儿应服用抗癫痫药物。”

耿昱主任表示,部分患儿可能存在阅读、语言、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发作的频率较高(特别是全身抽搐)或者有脑电持续状态的患儿。如家长发现患者智力显著下降,需及时复诊。绝大多数BECTS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到16岁左右缓解,成年后极少复发。

孩子晚上发出奇怪声音(孩子房间突然传出阵阵怪叫)(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期末考已结束,暑假来临。学生们平时读书压力大,约束紧,欲望被抑制;一到长假,他们很可能“报复性”上网玩游戏看视频,作息极其不规律。

“声光刺激、长时间及熬夜过度疲劳等,使精神高度紧张,会导致大脑皮层异常兴奋,这往往易诱发癫痫发作。”耿昱主任建议,在暑期,青少年,尤其癫痫患者(按时服药)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熬夜看电视、玩游戏,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