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

成渝中线铁路项目2021年8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当前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有许多市民纷纷信访反映成渝中线铁路环评相关问题,对此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于7月28日将群众关心的成渝中线铁路环评相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具体内容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2年7月28日至8月3日。具体信息如下:

1、成渝中线铁路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铁路;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明确指出,要强化成渝双城间直联直通,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打造成渝间直达客流主通道。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1)

成渝中线铁路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项目,是沿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主轴,是成都和重庆之间最快捷的直达容运通道。建成后,成渝两地旅行时间可缩短至1小时以内,将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提升强化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发展,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2)

2、接入成都站(火车北站)的原因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高旅客出行质量效率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 〔2016) 952号)“原则上,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应在城市中心城区设站,或者充分利用城区内既有车站进行改扩建”的规定,对成渝中线铁路引入枢纽的车站进行研究。

根据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成都铁路枢纽规划的批复》(铁总发改函(2017) 806 号),成都铁路枢纽规划形成成都站、成都东站、十陵站以及天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 “三主三辅” 容运站布局(据《成都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发展规划》最新文件显示将建成“4 主 3 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分别为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简州新城站为主,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十陵南站为辅)。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3)

成都东站已有成渝、西成、成贵、成遂渝、成自等多条高铁引入,车站接发列车能力已饱和,且不具备改扩建工程条件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4)

十陵站规划为普速铁路客运站,与成渝中线铁路定位不符。

天府站为规划辅助客运站,已有通过成自泸渝高铁往重庆方向始发动车的功能。

成都南站为辅助客运站,目前已有通过成渝高铁往重庆方向接发动车的功能,在区位上与成都东站重叠,不具备改扩建工程条件,同时周边无配套动车检修设施建设用地。

成都西站为辅助客运站,主要办理拉萨、昆明方向普速铁路客运业务,以及雅安方向部分动车客运业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成渝中线铁路的线路走向为,自成都站引出,经四川资阳、重庆大足接入重庆北站。引入成都站是落实该规划打造1型客运枢纽要求的具体举措。成都站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换乘便利、车站能力充足,具备改扩建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站的工程条件。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5)

成渝中线铁路接入成都站后,将大幅度提高成渝双城间的通勤效率,直接惠及成都北部片区,极大带动城市发展。

综合比选后,成都站是成渝中线铁路接入成都枢纽的科学合理的站点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6)

3、沿既有成渝铁路廊道选线的原因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 号)“新建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国家铁路局《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铁路宜与其他交通方式共用走廊,减少土地分割〞 等规定,成渝中线沿既有成渝铁路廊道接入成都站(火车北站),可以避免对城市的二次分割,是综合最优的选线方案。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7)

4、 隧道方案

长下穿隧道沿既有成渝铁路廊道通过龙潭片区接入成都站,起自绕城高速外侧,止于驷马桥成都铁路局客机整备所附近,全长约 10 公里。隧道下穿地铁8 号线,龙潭片区铁路轨面埋深约 39 至53 米,不下穿居民小区。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8)

四川成渝铁路改造(成渝中线铁路最新环评问题答复意见来啦)(9)

【更多资讯请关注同名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