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刚开始跑步一直跑不动(跑步时很快就跑不动了)

有些跑友看别人跑步轻松又自然,可以跑很长时间。自己跑起来没跑多少距离就累得不行,感觉体能损耗很快。

除了本身体能差异,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跑步中的腾空没做好

有些跑友拥有过人的弹跳力,因此每一步都跳得很高。但其实这样高高跳起的奔跑方式,对于水平方向位移的帮助微乎其微,还会白白损耗大量体能,导致很快就跑不动。

为什么刚开始跑步一直跑不动(跑步时很快就跑不动了)(1)

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之为“过度腾空”,跑步中,尤其是长跑一定要防止过度腾空。

跑步过程中身体重心垂直运动的高度,称为垂直振幅(Vertical Oscilation),这个数值是越小越好,数值越大,这意味着跑步效率越低,会有更多的能量浪费在上下移动身体上。

一般来说,精英跑者的垂直幅度会控制在6厘米以内,普通跑者平均则在10厘米左右

防止过度腾空的方法很简单:

在跑步的时候,你在脑中想象和自己平行的身边有一堵墙。在墙的另外一侧,有个人拿着狙击步枪想打你的头,为了不让他一击毙命,你跑的时候要时刻小心脑袋不要超过这堵墙。如下图:

为什么刚开始跑步一直跑不动(跑步时很快就跑不动了)(2)

可能又有人要说,我腾空高虽然对于水平距离没有帮助,但是腾空过程我也消耗能量,从减肥角度来说也不亏啊?

一方面,体能损耗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燃脂,想要高效燃脂,还是需要持续的有氧运动,时间达不到,一切都是白搭,跳得再高也没用。有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垂直方向的位移越小,来自地面的阻力就越小,跑步的效率就越高

为什么刚开始跑步一直跑不动(跑步时很快就跑不动了)(3)

另一方面,减小腾空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防止受伤。过高的腾空,会导致双脚落地的冲击力增大,对于膝盖和肌腱造成更大的损伤。这也是很多人跑步受伤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追求大步幅的跑者,他们的垂直幅度数值一般都会很大,因为大步幅会自然而然增加蹬踏地面的力量。

所以,老王建议:不要盲目追求像大神一样的大步幅。多采用小步幅、高步频的跑法,会更容易控制垂直振幅。

为什么刚开始跑步一直跑不动(跑步时很快就跑不动了)(4)

这是很细节方面的技巧,只要你在平时的跑步中稍微注意下,就能节省下不少体力。原本只能跑1公里的,现在可以多跑几百米。试试看吧,一点也不难。

你会严格要求自己的跑姿吗?欢迎留言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