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自律方法和时间管理(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

教育孩子的自律方法和时间管理(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1)

育邻梦

网友提问:中小学教育惩戒权必须回归吗?

回复: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防微杜渐。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遵纪有利、违规受罚,法律的强制性是人类社会分工协作的坚强后盾;内部质检、行政抽验、友商复检、顾客终验......人类社会市场经济对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设置了层层监督矫正岗。人类社会是以相对文明契约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利益互助共同体,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为规矩,比如教育的规矩就是老师认真为教、学生认真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或者实践。

人们常说小孩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的小孩子就已经开始展示TA长大后的心性特质,个人一生的心性特质在孩子七岁左右就会尽显无疑。因为,人类各躯体器官发育有快、有慢,大脑便是在3岁左右进入迅猛发育期、7岁则基本轮廓发育完毕【最直接的临界点就是孩子开始换长恒牙,换长恒牙说明孩子的大脑骨骼基本定型】。然而,任何婴幼儿都如同宇宙中的完全自由物质,TM不存在任何被设定的行为轨迹、没有将要抵达的目标、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教育孩子的自律方法和时间管理(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2)

教育就是为童年成长指引方向

出生在中国的孩子讲汉语 写方块字 使用筷子、出生在英国的孩子讲英语 写ABC 使用刀叉、商人家孩子从小就研习经营 农牧家孩子从小就练习种植&养殖......教育就是家长和老师将自己储备社会生存技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孩子则是家长和老师教什么TM就能有机会学到什么。但是,正如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另一个人吃饭、喝水一样,也没有任何家长或老师能够替孩子学习人类社会文明生活方式。

水分 阳光是促进自然生命茁壮成长的最佳搭档、草料 皮鞭是驱赶牛养进圈的最佳搭档、赏赐 惩罚是人类市场经济分工协作的最佳搭档......同样,教育工作也形成了自己的最佳搭档——精神文明养料成长行为鞭策引导。《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就是要用礼教剪除孩子成长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戾气”、就是要用人类社会约定俗成法律准绳约束每个人的群体生活行为。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幼苗是参天大树的心、地基是万丈高楼的根、沉沙是巍峨高山之本......同样,童年养成的人生性格亦与个人生命相伴终身,并且个人心性完全没法儿逆生长,比如缺乏童年群体社交的孩子长大后多会内向&孤僻&难合群、一直追求独立自主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同伴相容并包、被王子/公主般养大的孩子成年后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因此,如果童年时期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性未能被及时矫正,那么他们很可能重演“儿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悲剧。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生养儿女却不加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教育,现代人类引导、辅助子女长大成年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分工协作体制得以世代传承的核心抓手,是每个人出生之后习得基本生存技能的根本保障,是纾困现代家庭解决生育“后顾之忧”的坚强后盾。但是,如果教育不能严格管束孩子们不符合道德礼法的言行,那最终等待TM的很可能就是“铁窗”。

被修剪过枝叶的乔木长得更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驾龄更长、遵纪守法的公民更容易实现长久幸福生活......然而,任何人类社会规章都源于集小成多,如果今天教育回避管束孩子的不良行为。那么,成年后孩子干出违反社会法纪的可能性就越高、危害就越大。因此,最好的防水治未漏、最好的医生治未病、最好的法律治未犯。所以,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就是:防微杜渐。

教育孩子的自律方法和时间管理(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3)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 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教育孩子的自律方法和时间管理(教育对孩子们成长行为最好的引导)(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