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

毛孩不是艺名,货真价实的本名。

都说歹名好养活,毛孩叫着叫着,还真有了出彩的地方。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

1977年,毛孩出生在河南平顶山。

父亲是报社里的记者,母亲在市里的话剧团当演员。

小的时候,毛孩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

他无忧无虑,窜上跳下,确实像个猴子。

一直到7岁那年,父母才把他从老家接到市里。

孩子要上学了,接到身边也能更好地看着他成长。

不过这小子生来就一副活泼好动的个性,板凳上坐不住,喜欢唱歌跳舞。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2)

他上学的时候,正值上世纪八十年代。

从流行歌曲到香港电影,各种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

毛孩看得眼花缭乱,他渐渐爱上了当时最流行的霹雳舞。

摇头晃脑的动作,别看他个头不高,动作倒是学得有模有样。

他迷上了跳霹雳舞,只要是父母不在跟前,他就会偷偷练一会儿。

父母觉得他年纪还小,希望他能够把精力先放在学习上。

不过彼时的毛孩却不这么想,有这么好玩的事物,自己又非常的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兴致来了,他还会在同学面前露一手。

就这样,他从一窍不通,到跳得非常纯熟。

中间经历了多长时间,就连他的父母都不太清楚。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3)

一直到儿子决定参加市里的霹雳舞大赛的时候,

父母才知道,这毛小子在学校里的注意力早就跑偏了。

然而事已至此,那就不说什么,想参赛就参赛吧。

成百上千人的盛大场面,是平顶山市举办的第一届霹雳舞大赛。

13岁的毛孩,或许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个。

虽然小,但是他的舞功不是盖的。

他居然在其后的比赛中,拿到了平顶山市的第一名。

这成绩连毛孩的父母都颇感意外。

他们原本以为孩子就是单纯的喜欢,过了这阵风就过去了。

然而从孩子取得的成绩来看,做父母的觉得,必须要审视一下孩子将来的路了。

没准,文艺还真是毛孩的一条路。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4)

得了市里第一名,一下子招来了很多媒体记者。

小小的毛孩成了电视台和报纸热捧的对象。

彼时,市里的比赛并不是终点,全省的比赛选拔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他作为平顶山地区的第一名,自然有资格到郑州去参加全省的比赛了。

毛孩的发挥非常稳定,在接下来的全省比赛中,

他获得了青少年组的冠军,综合组亚军两项最好的成绩。

彼时的毛孩,一下子成了全省的名人。

人们纷纷议论着他的身世和名字,对他的一举一动颇为关注。

多年以后,毛孩曾经获得东方卫视舞林大会第七名的成绩。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5)

而他的获奖之旅,正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毛孩的父母了。

母亲是演员出身,知道孩子有这么方面的天赋和能力,就应该着手培养了。

于是,在参加完全省的比赛不久,毛孩便走进了河南省歌舞团。

家里人希望他能学习舞蹈和声乐。

等到进了歌舞团,小小的毛孩才发现舞蹈的世界真是别有洞天。

以前他只知道有霹雳舞,到了歌舞团还看到了芭蕾舞。

之前只是跟着电视机里的歌星哼唱流行歌曲,

如今他发现唱歌还分什么美声与通俗。

毛孩从基础开始学起,美声和芭蕾舞,一点点开始练习。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6)

但很快毛孩就发现,这种节奏很不适合自己。

之前他学跳霹雳舞,完全是野路子。

如今他到了正统的学院里,很多过去的想法在这里根本转变不过来。

所以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团里的老师也觉得他不行。

“你现在还小,还是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应该去学点其他的。”

老师的话虽然说得很直接,但是毛孩心里那时却不服气。

他觉得自己要是能调整好节奏,肯定能学好。

就这样,毛孩依旧没日没夜地练习着。

很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团里要通过正式的考核决定他们的去留。

毛孩虽然不服气,但最终还是被刷了下来。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7)

个子不高,形象也不突出,再加上他的学习中规中矩。

走出歌舞团的大门,毛孩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这种滋味也让毛孩明白,原来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他从郑州回到了平顶山,一时间不知道该去做点什么。

工作没法干,毕竟还未成年;文化课也学不了,荒废了这么久早跟不上了。

就在毛孩消沉的时候,姨妈觉得,孩子应该去北京学表演。

姨妈就在北京,她告诉毛孩的父母,孩子如果努努力,或许能进中央戏剧学院。

于是父母合计一番后,又把毛孩送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家里人在中央戏剧学院附近给他租了一间房子,毛孩每天去学校里旁听。

房子是六个人合租的,每个月光是房租就90块钱。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8)

那年月,90块钱赶得上一个普通上班族的工资了。

就这样,毛孩在北京学了大半年。

家里人对毛孩都是非常看好的,尤其是毛孩的母亲,逢人就夸孩子有出息。

不过有一天,毛孩却突然出现在父母面前。

他一个人一张票,从北京跑回来了。

看着父母一脸错愕的表情,毛孩也是什么都不想说。

后来在追问下孩子才表示,自己不想再去北京了。

母亲的脸上有些挂不住,毕竟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都知道儿子去北京了。

如今又回来了,这算怎么回事嘛。

于是母亲决定亲自陪着儿子上京。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9)

毛孩15岁那年的夏天,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在北京度过的。

母亲不但全程陪着儿子,之后还为他请了老师专门辅导。

之后的考试还算顺利,一系列的科目考完之后,母亲就带着儿子回家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父母比毛孩自己还要忐忑。

而离开了紧张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毛孩反倒很快放松了下来。

在家里的那段时间,他天天晚上在矿务局歌舞团组织的晚会上演出。

看起来一副“没心没肺”的状态,让毛孩的身心得以放松。

炎热的暑天过去后,他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件。

父母高兴,毛孩自己也高兴,从那时候起,他正式成为中戏的一名学生了。

刚刚到了新学校,毛孩就体验了一把什么叫豁然开朗。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0)

以前的学习,他总是跟舞蹈和声乐死磕。

来到新的学校,他才明白自己真正擅长的原来是表演。

而且,幸运的事一来就是一串儿。

刚到学校没多久,毛孩就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

当时,兰州军区政治部和大连电视台,合作筹拍电视剧《一个姑娘三个兵》。

毛孩因为外在形象契合,进入剧组饰演了一名新兵。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1)

正是这第一次饰演,让毛孩和军队产生了不解之缘。

空政话剧团,彼时也正在筹拍新的话剧《甘巴拉》。

这是一部反映青藏高原空军雷达兵的感人故事,因此话剧的排演在团里非常受重视。

其中,有一个小战士的人选,迟迟定不下来。

这个角色是全剧的引子,如果人选不好,就会让整部剧的节奏大打折扣。

可因为角色设定的年纪并不大,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员就很困难。

起码团里的多数演员都不适合这个角色,这可把具体负责此剧的张守义急坏了。

他是空政话剧团的副团长,对于人选,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2)

就在没着没落的时候,有一天他无意间在电视里看到了正在播出的《一个姑娘三个兵》。

其中的毛孩,让张守义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嘛。

他看了一段电视剧,越看越觉得这个演员和自己剧本的人物形象契合。

得赶紧把这个演员找到啊。

得知这部电视剧是兰州军区政治部拍摄的,他赶忙打电话询问演员的情况。

谁知那边告诉他,当初演员的挑选,具体是大连电视台负责的。

张守义又赶紧给大连电视台打电话。

演员确实是大连电视台挑选的,但是剧组早散了,而且当时是在北京找的,

具体的联系方式也没有啊。

张守义又陷入到了苦闷之中,一个大活人在北京,一时从哪儿找起呢?

好巧不巧的是,张守义一个朋友的女儿,那时候也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3)

而朋友女儿的班里,有个同学就叫毛孩。

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张守义赶紧让她联系一下。

就这样,当毛孩和张守义见面的时候,

后者内心生出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话剧《甘巴拉》在之后排演得很成功。

结束之后,张守义对毛孩开门见山:“怎么样,以后想不想当兵?”

“啊?有这种好事,我可喜欢穿制服了。”

“那正好啊,就来我们团里吧。”张守义单刀直入。

“可我还没有毕业呢。”毛孩面露难色。

“你只要说愿不愿意就行。”

“愿意。”

张守义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这样,还没有毕业的毛孩,就有将来的单位了。

批准下来的那天,拿到军装的毛孩,迫不及待地穿上在同学面前显摆。

毕业之后,毛孩顺利走进了部队。

有了部队这个良好的平台,毛孩的才华得以发挥。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4)

除了下基层演出,参加各种晚会之外,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参演了很多影视剧作品。

有一年,毛孩和洪剑涛到广西金鸡山雷达站慰问演出。

出发之前他们排演好的小品是《我爱祖国的蓝天》。

不过到了连队里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场地太小根本演不了。

于是,两个人就在现场,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排演了一个新的小品《加急电报》。

虽然是临时排演的节目,不过当时的表演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5)

这一站演出完毕,他们又要紧接着赶往下一站。

可以说下连队演出,应该是最辛苦的。

往往是一圈演下来,本来就瘦的跟猴子似的毛孩,又会掉一些肉。

但即便如此,毛孩还是觉得非常快乐。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6)

那时候,毛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观众回信。

彼时还没有网络等联系方式,一些热情的观众会给他写很多信。

毛孩不但每封信都看,而且还会认真地回复。

他觉得观众的真诚,对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是非常有帮助的。

25岁那年,团里开始筹拍《炊事班的故事》。

导演告诉毛孩,在镜头前他的脸有些胖,必须得减肥。

但事实上那时候的毛孩才四十多公斤。

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他每天只喝水不吃饭,

饿着肚子,还要在温度很高的摄影棚里拍戏,这种减肥效果确实很不错。

不过毛孩却撑不住了,有一次正在工作的时候,因为低血糖,他就晕倒在了现场。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7)

即便如此,接下来的拍摄进度他还是没有落下。

就这样,凭借《炊事班的故事》,毛孩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8)

毛孩凭借《炊事班的故事》走红后,片约不断。

但就在此时,母亲患上了抑郁症,

时不时就会哭,边哭边抽自己耳光,甚至还有自杀的倾向。

母亲被病魔折磨成这样,毛孩也会死命的抽自己嘴巴,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救助妈妈。

为此,毛孩推掉不少片约,把母亲接到了北京生活。

妈妈曾写过一封信给他:“如果不是当年你,用10年的时间救治妈妈,给了妈妈一条命,也许今天就没有妈妈了,你愣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妈妈,撑起了这个家。每当我愧疚,觉得拖累你的时候,你总是淡淡一笑。”

毛孩对妈妈说:“拍戏失去的机会还会有,可是妈妈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好在,在他的照顾下,母亲终于康复了。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19)

很多人,都不认识毛孩的母亲苇青,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老戏骨。

曾出演过《我不是药神》、《河神》、《红高粱》等影视剧。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20)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毛孩也是一个最能“折腾”的演员。

有一部戏,是描写在茫茫戈壁深处,单独执勤的战士。

拿到剧本的毛孩,把手机、电话所有能联系外界的工具全部关了。

他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看电视,甚至连书都不看。

除了一天三顿饭在食堂能见到他,其余时间都见不到人。

团里的人后来才知道,他是在家里预先体验孤独。

等到正式去新疆拍摄的时候,毛孩又跟导演提出来,要在搭建的哨所里一个人住一晚上。

导演和领导都不答应,毕竟这个临时的哨所距离人烟处有四十多里地,

把他一个人扔在茫茫的戈壁里,要是晚上有狼怎么办。

不过,毛孩还是要坚持,他说只有体验了那种感觉,才能演出那种感觉来。

尤其是到了晚上,听着外面的狂风呼啸,他根本听不清是风的声音还是狼嚎。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21)

那种感觉,更让他感到害怕。

既然睡不着觉,他就拿出纸笔和剧本,一边看一边写。

事后在拍摄中,他那一晚的孤独感受,都应用到剧中了。

他也凭借着出色的演出,获得了全军金星奖最佳男演员。

生活中的毛孩,外界并不知道他的情感历程。

据说已经44岁的他,至今还是单身的状态。

他饰演的小战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而坚持诠释好每个角色,毛孩依旧还在“折腾”。

把一生的心血都给了毛孩(孝顺的毛孩为了救母亲)(22)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